刘颖琪
看书时,我时常在想,毛姆为什么给这部小说起名为《刀锋》。直到啃完整本书,翻回到首页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它出自于《迦托·奥义书》,刚开始我确实不太明白,但当我找到另一种翻译——“剃刀锋利,度之不易 ;古者有云,得道者稀”时,我才明白了书中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得救之道,但在其过程中,人人都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就像在刀锋上如履薄冰地前行。
小说描绘了几位性格、身份不同,但却紧密相关的人。他们的人生追求虽大相径庭,但却为得救之道煞費苦心,最终都如愿以偿。先是艾略特,他是一个虚荣的老头,毕生追求名利,终日流连于上层社会的舞会中。他不吝啬,对于自己的亲人十分大方,在他们有困难时给予他们优越的生活。艾略特的一生令人可笑,他希望通过忙碌让上流社会永远记住他,但等到他垂垂老矣时,却发现自己连尊重都没有获得。他是千千万万个向往上层社会人的缩影,最终,也找到了得救之道,因为他凭借在刀刃上的努力前行,终究成了社交界名流,拥有着自己追求的生活。
再是伊莎贝儿,她是艾略特的侄女,虽拥有美貌与金钱,但却深爱着被亲人不认可的拉里。她一直以为拉里是她毕生所求,而实际上优越的生活才是她的得救之道。最终,她与拉里分手,不是为了让爱人追寻自己想要的旅途,而是为了方形钻石和貂皮大衣。虽然她拥有了奢侈生活和完美家庭,但她失去了拉里,放弃了纯真美好的爱情。伊莎贝儿抉择过,在刀刃旁犹豫徘徊,但优越的生活却太令她向往,导致她忍痛割爱。虽然她失去毕生所爱,但她最终也获得了得救之道,在一个活跃而有文化的圈子里取得巩固地位,并且拥有一大笔财富。
然后是索菲,她是一个令人惋惜的女人,在自己心爱的未婚夫死后悲痛万分,自甘堕落,混迹在酒吧中,吸食鸦片,约会各种男人。而拉里希望通过与她结婚,把她从痛苦的牢笼中解救出来,但是索菲最后拒绝了他。索菲早已深陷其中,她需要通过自我放逐来麻痹自己,她的得救之道并不是重新开始。索菲的灵魂早已消散,剩下的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所以死亡对她来说,才是最好的归宿,她最终获得了死亡。
最后是拉里,他虽然贫穷,但却令人敬佩。在他看来,金钱并不代表一切,心灵的旅程才是他的得救之道。于是他与伊莎贝儿分别,孤身一人环游世界,与不同的人接触,过不一样的生活,最终他找到了心中所想。于他而言,人并不是单一的个体,需要通过自我奉献,守护世间的真、善、美,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索菲走出困境。虽然最终结果不尽人意,但他还是在索菲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拉里不同于其他人,他仿佛是误入红尘中的仙子,又像是淤泥里的一朵白莲,他永远那么纯洁,那么神秘,让人捉摸不透。虽然旅途一路艰辛,但他却获得了心灵的满足,拥有了得救之道。
一开始我在想何为“得救之道”,现在我明白了:得救之道不过是心中所想,是自己欲望深处的执念,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与本质。寻找得救之道,便是追寻幸福,只是这一路艰辛,需要人坚持不懈地穿越锋刃,但最终的结果定会不负所望。
作者系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学生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