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胜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关键,随着年级的增长,数学难度逐渐增大,高中数学中许多知识较为抽象,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教师想要创设高效高中数学课堂有一定难度,需要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完成教学活动。在本文中,笔者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进行阐述,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师不再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叮嘱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和不断练习掌握基础知识,而是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策略,其中情境教学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此法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实现高效教学目的。
一、创设问题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提出的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注意力吸引道课堂活动中,提高课堂参与度。高中数学教师在讲授具体数学知识时,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使其在思考如何回答问题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目的。
例如,教师在讲授“指数函数”一节时问道:“同学们假如每人手中有一个长约10米的纸条,大家想将其折叠成和铅笔长度一样,需要折叠几次呢?”学生立即来了兴致,在纸上开始作图,分别记录了折叠1、2、3、4、5......后,纸条长度为10/2、10/(2×2)、10/(2×2×2)、10/(2×2×2×2)、10/(2×2×2×2×2)......,教师道:“大家在计算纸条长度时,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能不能直接说出折叠10次后纸条长度?”学生展开推理,得出纸条长度y与折叠次数x的关系为“y=10×(1/2)x”。教师继续问道:“从枝条长度和折叠次数的关系式中你能发现一个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道:“随着折叠次数x的增加,纸条长度y逐渐缩短。”教师随之引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和规律。高中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思考折叠纸条长度和次数的关系得出相应结论,有效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学习热情,并且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所有数学知识都源于生活与实践。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讲授新知时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只有熟练掌握了数学知识才能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供帮助和理论支持,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热情,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说道:“同学们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爸爸妈妈在我们表现好的时候会给我们一定的奖励,一位小学生在六年级时发现他已经很富有了,因为他一次满分,家长给他1元钱;取得两次满分,家长给他2元钱;取得三次满分,家长给他4元钱,以此类推,大家帮他计算一下假设他取得了第五次和第十次时小金库里会存有多少钱?”学生一听,立即拿起纸和笔计算起来,并得出“1+2+4+8+16”和“1+2+4+8+16+32+64+128+256+512”两个式子,并惊叹道:“原来可以得到这么多奖金啊!”教师道:“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吗,如何使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出最终结果呢?”学生立即展开讨论,有人说道:“后面一个数字都是前面的两倍,也就是我们前面所学的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教师道:“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如何求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并且快速计算出第10、15、20次后这个小朋友所拥有的财富。”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热情,为课堂增添了无限快乐。
三、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锻炼学生合作意识
学生在高中时期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和分析能力,能够自主探索出一些问题的答案,因此数学教师在讲授新知过程中为了提高其课堂主体意识,可以通过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展开教学活动,使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问题的答案,有效提高課堂教学效率。学生在探究性教学情境中积极性较高,打破了传统教学“教师一人堂”模式,在与他人交流与共同探索中提高知识掌握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节时,说道:“同学们都知道圆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具有中心对称的特性。三角函数的定义是通过圆导入的,今天我们还是使用圆来研究一下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大家以之前分好的小组为单位,利用圆画出三角形中∠A、∠π-A、∠π+A、∠-A和∠π/2-A的终边,并讨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函数的关系。”学生立即展开小组讨论,场面十分热闹,有人画图,有人计算,最终得出“cos(π+α)=-cosα、sin(π+α)=-sinα、tan(π+α)=tanα”等结论。高中数学教师在讲授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时通过创设探究式教学活动,有效锻炼了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其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言以蔽之,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想要创设一堂高效课,需要通过创设问题化、生活化、探究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成为课堂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麦康玲.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2):85-85.
[2]侯丽琴.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思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