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理查德·洛夫的《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是世界上首部探讨儿童自然缺失症问题的著作。在细读英文原版的基础上,评述洛夫富有开创性的自然缺失症观,及其值得商榷的狩猎观和钓鱼观,以期引起国内学界对该书的关注,为促进自然缺失症研究做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理查德·洛夫 儿童 自然 自然缺失症
一.引言
2005年问世的《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Last Child in the Woods: Saving Our Children from Nature-Deficit Disorder,以下简称《林间最后的小孩》),如同1962年问世的《寂静的春天》惊醒人类的环保意识一般,向人类发出了强大的警告之音:儿童与自然之间已经出现了令人惊异的断裂,并将给人类社会以及自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1]至今国内有关该书及自然缺失症的研究还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在细读英文原版的基础上,评述理查德·洛夫富有开创性的自然缺失症观,及其值得商榷的狩猎观和钓鱼观,以期引起国内学界对该书的关注,为促进自然缺失症研究做出些许贡献。
二.理查德·洛夫值得称赞的自然缺失症观
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洛夫用“自然缺失症”概述了疏远自然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后果。洛夫首创的“自然缺失症”并不是医学上的一个诊断结果,而是用来描述人类脱离自然所付出的代价,诸如,对各种感官的使用减少,注意力很难集中,患上忧郁症和其它身心疾病的机率高,犯罪事件的频繁发生。[2]缺失自然也会削弱我们的创造力、灵性和自信心,乃至阻碍我们热爱自然、敬畏万物的天然动机和需求。由于儿童时代与自然关系的疏远,现在很多的成年人很难对环境保护产生深刻的认识,更不会去履行环保职责。
洛夫指出,致使儿童脱离自然的原因各种各样。首要原因是电子科技的诱惑。在强调科技的副作用时,洛夫突出了“看”(诸如,看电脑、电视、手机和电影)和“做”(诸如,在芬芳的草地上徜徉,在小溪上筑堤坝,在田间捕捉或仔细地观察一只蟾蜍)的差异,认为当今儿童在科技产品的诱惑下“看”的太多,而在自然中“做”的太少。为了证明这一点,作者列举了一位母亲为了女儿的健康而坚决不买后座带电视显示器的汽车的例子,洛夫接着评论说,汽车后座及其它嵌入式的多媒体娱乐产品正在成为最热门的附加组件,同时它们也成为了阻碍孩子走进自然的一个重要因素。洛夫尤其为人们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所以哪儿是最危险的地方呢?是在户外、林间、田野里,还是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呢?”[3]
导致当今孩子远离自然的第二个原因是自然环境面积的大幅度缩减。原来大面积的荒野土地已经被平整,其上盖起了一座座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建筑物。公园和其它空地的面积也在锐减,其大部分的空间已被修整过的结构化娱乐运动场占据。第三个因素在于父母的过度担心和畏惧。父母对于能够在户外活动但却没有成年人监管的儿童有了太多的担忧。即使孩子们确实找到了户外探险的地方,但是父母却因自身的担心而对孩子进行严加控制,极大地剥夺了他们走出户内的自由。一位堪萨斯州的父亲说:“我有一个规定。我想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地知道我的孩子在什么地方。”[4]第四个因素是那些限制孩子游玩地点和方式的诸多环境保护规制和公园规定。它们给孩子们传递了一个令其寒心的信息:“户外的自由活动是不受人欢迎的,在被修整过的运动场上举行的有组织的运动才是唯一得到官方认可的户外娱乐形式。”[5]当今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他们通常都是参加有组织的体育运动。当他们在仅仅装有一些秋千的混凝土筑成的操场上活动时,自然仅仅充作一个机械式的背景,而非需要体验的对象。这些脱离自然的运动远没有在自然中的自由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好处多。一位从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父亲说,“我们让孩子们出去玩。但是去哪儿玩?怎么玩?参加另一项有组织的运动?一些孩子不想一直参加有组织的活动。他们想要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他們想要看一条涓流能把他们带向何处。”[5]综合以上因素,洛夫宣称当今儿童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更借用《华盛顿邮报》中的一则惊人的报道指出婴儿潮时代出生的人,即“在1946至1964年间出生的美国人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代享有过与土地和水形成亲密关系的人。”[6]
洛夫认为人类疏远自然很可能会危及自然科学未来的发展。许多声名显赫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都是在经历了孩提时代的户外探险之后才萌发浓厚的自然兴趣并选择了现有的职业。伴随着人类在自然中发现自我机会的减少,喜欢植物、昆虫、鱼儿和鸟儿的儿童人数也在大幅度下降。当今社会大力鼓励对科技的学习和使用,孩子们也因精通鼠标和键盘而受到赞扬。生物专业的学生对自然生物学冷眼相看,但却热衷于微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这里,洛夫并不是在贬低电脑技能的重要性,而是在暗示未来的世界可能会极度缺乏一些喜欢接触自然和研究生命世界的人。
为了治疗自然缺失症,洛夫呼吁“儿童与自然的再结合”。[7]儿童与自然的再结合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各方的同心协力。例如,父母不要再依赖有组织的运动团队来为孩子们提供户外活动,相反,应该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些没有任何规划的户外时间,多花些时间陪孩子一起到当地公园散步,让他有机会收集飘落的树叶,聆听小河的声音,观察昆虫的行为,“让孩子坐在泥土中,这样他才能亲眼看到其中包含的大宇宙。”[8]学校应意识到户外探险的重要性,把它融入课程设计和学校场地中。洛夫也提及欧美国家在把自然环境融入城市社区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洛夫认为,“附近的自然”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关键,一个当地的公园,一片空地或一个庭院里的花园都能为孩子带来户外体验的场地。
三.理查德·洛夫值得商榷的狩猎观和钓鱼观
尽管洛夫在探讨儿童与自然相互影响关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其主张通过狩猎和钓鱼来实现儿童与自然再结合的观点却值得商榷。洛夫之所以提倡儿童狩猎和钓鱼,是因为这些活动能让儿童亲身接触自然,增加他们关于自然的第一手知识。在这一点上,洛夫的观点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狩猎和钓鱼能与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保护相容吗?笔者认为在一些特殊环境中生存的人们虽然十分敬畏生命,但是为了自身基本的生存不得不杀害动物。北极海岸的土著人就是一个恰当的例子。但这样的例子在当代生活中仅是一个个例。现今,越发明显的是大部分人根本不用吃肉就能生活的很好。另外,洛夫通常拿仅仅为了运动来作为捍卫狩猎和钓鱼的理由,笔者真的不明白血腥的运动怎能与对自然生命的深深敬畏相容。
洛夫也提供了其它一些支持狩猎和钓鱼的论据。他注意到狩猎团体和钓鱼团体在捍卫空地和荒野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认为那些反对狩猎和钓鱼的环保主义者实际上在冒险失去这些重要的盟友。从这一点上看,洛夫的观点似乎是合理的。但是,在另外一些深层环保主义者的眼里,每一动物都具有内在价值和生存权利,他们根本不愿意为了增加空地、保护荒野而剥夺动物的生命。依照深层环保者的观点推断,虽然我们失去了狩猎者和钓鱼者这些所谓的环保盟友,但我们却为捍卫空地上其它动物的生存权利作出了贡献。要想真正地保护荒野和空地,我们人类所须做的也仅仅是加倍努力,但千万不要拿杀戮作为环保的幌子。
洛夫甚至辩解到,狩猎和捕鱼能让孩子直接面对和亲身体验自然道德困惑。但是,难道仅仅为了这一目就必须剥夺一个动物的宝贵生命吗?我们不会通过剥夺人类的生命来训练和提高儿童的道德思维和素养,孩子们也根本没有必要通过杀戮动物来学会该如何应对杀戮行为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
在谈到钓鱼时,洛夫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鱼儿是否感觉到疼痛。然而,洛夫并没有对这一争议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仅仅提到答案“取决于你对痛苦与难受的定义”,“并不是像它看上去的那样清楚。”[9]在此,作者把人类的感觉作为裁定鱼儿是否痛苦的准绳,这是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典型体现。任何一个人在目睹一条搁浅的鱼的时,尤其在看到它为了生存而挣扎以至于喘不过气的时候,都应该很容易地辨别出它的痛苦和难受吧。鱼儿的痛苦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类的意志、好恶和兴趣为转移的。
四.结语
尽管洛夫的钓鱼观和狩猎观值得商榷,但这却远没能阻碍人们对《林间最后的小孩》关注热潮的到来。该书广受好評的最大原因在于洛夫为了坚守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自然的观点所给出的缜密、有力和有理的论证,还在于他在书中所彰显的不畏艰险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在预测儿童与自然关系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时,洛夫给出了积极的态度:“修复孩子与自然之间已经断裂的纽带看似是一项巨大乃至于不可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必须坚信这种趋势能够得到改变或者至少会放慢速度。”[10]重塑儿童与自然相互和谐的新型关系的工作虽然繁重,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不敢接受挑战的理由。在此,笔者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关注洛夫这一划时代的著作,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和力量去支持、宣传书中的积极观点,引导、鼓励孩子走出户内、融入自然并向自然学习。
参考文献
[1]付文中.《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书评[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18.
[2]付文中.儿童自然缺失症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11):164.
[3][4][5][6][7][9][10]Louv, Richard. Last Child in the Woods: Saving Our Children from Nature-Deficit Disorder[M]. Chapel Hill, NC: Algonquin Books, 2005:131,124,31,19,35,192,303.
[8]Louv, Richard. Why Kids Need Nature[J]. Scholastic Parent & Child, 2005(3):71.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项目编号:〔2015〕-JKGHYB-0642):河南省城市儿童自然缺失症的现状审视与对策研究
(作者介绍:张娜,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生态文学及生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