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张鹤 蔡家新
摘要:湾区是国际公认拥有高端科技创新要素、高能级城市服务水平的区域。湾区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区域发展的范本,更是国家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主阵地。浙江省从“大湾区”建设出发,协力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三门湾区是浙江省首个省级战略明确发展的重点湾区,随着甬台温高速复线等战略性交通项目的开通运营,三门湾区域有望成为长三角南翼地区重要交通节点,战略区位优势格外凸显。文章拟通過三门湾现有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城镇空间建设情况、存在问题等分析,从重点产业领域谋划,提出重点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海洋服务业、提质升级传统产业等方面,为三门湾区海洋产业与城镇空间布局研究提出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三门湾区;长三角南翼;发展现状;海洋产业;布局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F0621;P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9857(2019)11-0100-05
Research on the Marine Industry and Urban Space Layout in Sanmen Bay
WANG Qi1,ZHANG He2,CAI Jiaxin2
(1Zhejiang Academy of Marine Sciences,Hangzhou 310012,China;
2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MNR,Hangzhou 310012,China)
Abstract:Sanmen bay area is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as an area with highe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lements and highlevel city service level.The bay area is not only the core engine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model of regional development,but also the main front for national economy to integrate into global economy and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tart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big bay area”,Zhejiang Province has made concerted efforts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Sanmen bay area is the first key bay area in the provincial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With the opening and operation of strategic traffic projects such as NingboTaizhouWenzhou expressway double track,Sanmen bay area is expected to become an important traffic node in the south wing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and its strategic location advantage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urban spac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anmen bay,some reference to the study of Sanmen bay marine industry and urban space layout were put forward in the paper,depending on programming the key industry,prioritizing new industries,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services and quality upgrading traditional industries.
Key words:Sanmen bay area,South wing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Present situation,Ocean industry,R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
0引言
海湾是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1]。2016年8月,浙江省政协十一届十八次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加强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瓯江口等保护和开发”,重点研究了六大湾区的规划体系、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开发监管等多方面内容,这是浙江首次系统提出开展六大湾区的保护和开发研究。2017年浙江省省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支持台州湾区经济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强全省重点湾区互联互通,推进沿海大平台深度开发,大力发展湾区经济。2018年《浙江省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三门湾是一个NW—SE向的半封闭海湾,湾口宽度约为22 km,从湾口到湾顶纵深45 km,大陆海岸线总长405 km,其中深水岸线约10 km[2],海域总面积约为799 km2,核心区包括宁海、象山和三门3个县。湾区潮间带面积2587 km2,占三门湾海域面积的324%,是浙江省海涂资源集中区之一。湾内有海岛254个,其中500 m2以上的海岛222个。湾内鱼、虾、贝、藻类繁多,有各类渔业养殖区15个,是浙江省养殖资源最丰富的三大港湾之一。湾内具有较丰富的潮汐能、潮流能、风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三门湾位于长三角南翼环杭州湾经济区和甬台温临港产业带的节点,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和长江黄金水道“T”型交汇处,紧临国际主航道,海相、陆相腹地广阔,是浙江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随着甬台温高速复线等战略性交通项目的开通运营,三门湾区域有望成为长三角南翼地区重要交通节点,战略区位优势格外凸显。早在2014年《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就发布实施,这是浙江省第一个出台区域统筹发展规划的湾区,三门湾的开发正式上升成为省级战略。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海洋局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浙江三门东部海洋经济示范区(拟)以较高的排名入围,协同省内4家海洋经济示范区(拟)正式上报国家。虽然因国家关于核电布局政策尚未明晰暂未入选,但也应看到三门湾的开发已开始进入国家关注的战略层面,未来潜能可期。
1三门湾区海洋产业现状与城镇布局
11三门湾区海洋产业现状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三门湾区域产业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2017年区域GDP总值为1 2481亿元,工业总产值2 00353亿元。其中已确权用海项目520宗,用海面积3 251682 9 km2,用海类型涵盖渔业用海、工业用海、交通运输用海、旅游娱乐用海、海底工程用海、造地工程用海、特殊用海和其他用海。湾内主要产业特点如下。
111产业基础良好,结构持续优化
通过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增值服务,三门湾区域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临港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海洋旅游、港航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7年三门湾区域第一产业产值14917亿元,第二产业5768亿元,第三产业52212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19∶462∶418。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占比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产业发展的结构和质量不断提升。
112现代化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三门湾区域以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生物医药、清洁能源为代表的临港先进制造业表现亮眼,逐步形成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和重要支撑。宁海知豆汽车城市微行纯电动车项目、宁海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项目、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筹建、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宁波国际生物医药研发培训中心、三门湾核电站一期工程等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航空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海洋旅游、休闲渔业、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快速发展,传统渔业、船舶制造业加快转型,一批现代化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为三门湾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113产业空间载体逐步完善
三门湾加快产业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已初步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区域。三门滨海新城、沿海工业城、健跳临港型工业园区等平台加快建设,三门工业园上升为省级开发区,集聚了汽车、机械机电、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象山已有6个小镇被列入省市特色产业小镇,重点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文化旅游等产业,其中星光影视小镇获列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航天科技小镇被列为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临港装备小镇纳入宁波新装备制造基地“一基地四园区”;宁海滨海航空小镇加快建设,为湾区航空产业发展搭建高水平平台,智能汽车小镇获评省示范小镇,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年产值即将突破百亿。这些产业平台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载体和加速器。
12三门湾城镇空间建设情况
三门湾坐落在浙江东南沿海的中部,陆域面积约2 204 km2,是联结环杭州湾产业带与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三门湾区城市化率不断提升,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
121城镇建设发展步伐加快
三门湾区城市化率加快提升,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三门滨海新城、环石浦港新城、宁东新城等城市新区加快崛起,城市中心区域资源要素空间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重大产业平台,特色小镇加快建设布局,特色乡镇发展定位进一步明晰,涌现出一批产业强镇、旅游名镇,城镇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122城镇交通网络逐步形成
随着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相继建成,三门湾的交通区位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从区域交通末梢上升为东部沿海交通走廊的重要节点,未来几年三门湾区域的交通将进一步加快建设,沈海高速西改道、象山港高速第二通道、岳井洋大桥等重大项目正在积极谋划,区域内的“瓶颈路” “断头路”正在加速打通,区域交通网络框架逐步形成,对内对外交通联系都将更为便捷,三门湾地区正在加快融入“宁波半小时、杭州两小时,上海三小时”交通经济圈。
123城镇建设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三门湾地区土地资源丰富,用地条件好,拥有浙江乃至全国沿海为数不多的可连片开发土地,城镇建设后备土地资源充足。三门湾滩涂资源占全省滩涂总面积的13%,目前已围垦滩涂167 km2,在土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突出的浙江沿海地区,三门湾区域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城镇未来发展留下了重要的战略空间。
2存在问题
21海洋产业发展问题
(1)产业层次不高。目前三门湾区域海洋传统产业仍占据较大比重,生产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涉海企业在核心技术、核心品牌、核心生产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欠缺,产业和产品的总体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内部协同配套不强,规模效应和品牌带动效应较弱,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整体呈现“低小散”格局,发展质量和效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对外依存度高。三门湾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但由于出口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可替代性较高,导致行业受外部市场影响大,抵御风险能力弱。特别是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复苏疲软,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外在因素冲击,不少行业生产订单大幅萎缩,企业甚至因此面临生存危机,出现“倒闭潮”现象。例如,传统造船业是三门湾区域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是近年来受国际航运业务不景气的影响,传统船舶需求普遍下降,大量船舶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引发资金链断裂,企业接连破产等连鎖反应。
(3)创新能力较弱。受限于城市能级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三门湾区域内科技创新要素不足,缺乏高能级的创新平台,面向高端制造技术的研发机构和企业不多,高端科创人才匮乏。加之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科技研发投入不多,导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更多依靠模仿创新,难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科技创新是技术创新[3]的深化与发展[4],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不足,也使得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受限,与沿海同类地区相比,三门湾区域新兴产业规模普遍较小,增长速度较慢。
22城镇空间建设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三门湾城镇建设进程加快,但是总体上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目前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空间布局较散,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在城镇化推进方面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项目布局、产业布局、小城镇布局仍比较散乱,低效用地,闲置用海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集约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城市功能较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足,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城市整体风貌尚未形成,缺少聚拢人气的集中展示区,交通路网尚不完善,公路密度较低,对内外连通性不足;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紧缺,不能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
3政策建议
三门湾区开发是响应浙江大湾区建设的先行军,要在区域统筹、环境保护、资金支持、科教创新等领域勇于创新,加快推进湾区开发建设有效落地,在总体思路谋划上要充分依据区域内产业、平台、创新、城市等优势,进一步提升优化战略路径和战略目标,争取在湾区建设中取得示范效应,成为大湾区发展的示范湾区。结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根据三门湾的战略定位和现实基础,要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通用航空、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海洋文化旅游、港航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大力推动传统海洋渔业、船舶及海工制造产业提质升级,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产业集群。
(1)建立三门湾区统筹协调机制。三门湾区涉及宁波、台州两个地市,在湾区开发保护上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布局错位。建议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导,建立三门湾区域统筹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三门湾产业、城市、交通、环境布局。在产业布局方面要重点统筹三门湾区产业功能定位、规划与布局、结构调整与优化,以及实施制度合作;在城市建设方面要围绕三门湾区不同层级的中心城市和中心镇,协商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制度协调机制;在交通建设方面要加强三门湾区间交通线网、交通点网、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满足多式联运的集疏运网络规划协调;环境保护方面要强化共同保护三门湾区环境和各类要素资源的制度合作,重点对三门湾区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加强协调一致。
(2)加快推进三门湾区保护条例编制出台。三门湾区近海海水水质常年处于劣四类水平,与三门湾打造中国东部美丽海湾有较大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三门湾区域对人才、产业的吸引力。可借鉴青岛市胶州湾环境保护经验举措,加快研究出台三门湾区保护条例,明确湾区保护机构与职责、环境保护规划体系、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重点,以及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明确将三门湾区海域、沿岸陆域、入湾河流及其两侧控制区域纳入保护范围,实行统筹管控。实施区域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对三门湾区开展陆源入海污染物调查,摸清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和来源,确定海域水质管理目标、减排指标和减排方案。
(3)强化三门湾区开发保护资金保障。以宁波、台州相关产业基金为基础,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共同设立三门湾产业投资基金,重点解决三门湾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谋划,产业科技创新等资金支持[5]。以市属国有企业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发动社会资本参与,共同设立三门湾区投资建设集团和三门湾城市公共服务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综合运用银团贷款、企业债券、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有效增加资金获取规模,重点解决三门湾重大平台和交通开发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资金支持。
(4)优化三门湾区科教创新环境。充分利用三门湾区清洁能源特色优势,吸引国内能源研究领域的科研院所落户,推动涉海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三门湾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努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科研平台[6],承担共性产业技术研究、科技成果工程化、先进技术引进吸收、科技型企业孵化等功能。支持三门湾区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合作开发区块规划开辟专门科研区域,省、市、县合力搭建若干海洋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科技研发中心。深化政企合作,搭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区域内重点行业设计研发、工艺制造、检测检验、标准化等综合服务[7]。
参考文献
[1]黄勇.浙江沿海湾区开发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全球化,2017(5):104-112.
[2]杨士瑛,陈培雄.三门湾自然环境特征与资源可持续利用[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8:573-574.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2-55.
[4]陈红霞,赵振宇.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5):62-65.
[5]馬仁锋,许继琴,庄佩君.浙江海洋科技能力省际比较及提升路径[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27(3):108-112.
[6]徐进.国家三大海洋经济示范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 (16) :35-39.
[7]崔旺来,周达军,汪立,等.浙江省海洋科技支撑力分析与评价[J].中国软科学,2011( 2):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