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小学二部合唱教学中突破“音准把握”难点

2019-09-10 16:01杨智文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音高乐句音准

杨智文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但但小学二部合唱教学中,学生音准的把握普遍成为教学的难点,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学校对音乐等技能科不够重视,音乐老师教学较随意,音乐课经常被挪用,学生音乐基础较差,这个难点更突出,有的老师干脆只教歌曲的一个声部,学生无法从中感受声音的和谐美,不能完美表现歌曲,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审美能力和音乐创造表现能力得不到发展。

事实上,合唱教学中“音准把握”,与学生对音高的认知,对声音和谐美的感知,以及学生兼听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程度有关。多年来,我把这一难点分散在平时的教学中,收到较好的效果,现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平时加强相关知识的教学

1、加强音高概念教学

很多老师在进行二部合唱教学时会发现,虽然学生唱熟各部的旋律,可是一进行二部合唱,一个声部往往就跟着另一个声部的旋律走了,特别是低声部容易受高声部的影响。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音高的思维较差,合唱时无法把握音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音高思维能力,对学生在合唱时把握好音准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的音高思维的培养,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我把“音的高低”概念教学作为重要内容,把“听音训练”作为提高学生音高思维的重要手段,并列为课前基本训练环节。我每节音乐课都要坚持进行听音训练。如,老师弹奏标准音“do”,让学生逐个听辨:“mi 、so、 re、 la…”。每节课给出的标准音都不一样,这样更能使学生弄清哪个音比标准音高,哪个音比标准音低,以及与标准音之间的音程关系。高年级可以扩展到听音乐小节或简单的乐句。

2、通过视唱提高学生音高思维能力

学生在视唱简谱时,发出每个音之前,都要在大脑中先有每个音的音高概念,才能准确视唱出旋律,把握音准。所以培养学生视唱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高思维能力。

中低年级,进行一些简单的简谱视唱,也可以先让学生学会唱歌词后,再让学生视唱歌曲中比较简单乐句的简谱,帮助他们在大脑中建立唱名与音高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高年级则可以进行视唱简谱训练,或把歌曲中一些较简单的乐句,先让学生视唱简谱,熟悉旋律后再学唱歌词。

3、循序渐进地进行合唱训练

平时重视学生的二部合唱技能训练,把二部和声练习作为平时课堂前5分钟训练的常规内容之一,使合唱教学难点分散在平时的教学中。平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1)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分声部进行简单的和弦和声练习,也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简单的练习曲进行训练.如

选择二个声部节奏相同的练习曲,低年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师生在游戏中,以生动形象的动物叫声进行大三、小三和弦和声练习,让学生初步体验和声的美感,为后面学习合唱歌曲打基础。

(2)三、四年级的学生音高思维有一定的基础,则选择和声内容稍丰富的练习。如

采用先学习合唱简谱,再学习合唱歌词的方法,先由师生交换声部進行练习,再将学生分成二个声部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在训练时咬字清楚,轻声唱,注意倾听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体会相互融合的默契感,体验和声的美。

(3)高年级的学生基础更好,则可选择一些节奏稍复杂的练习曲进行训练。如,

采取先学习合唱简谱,再进行歌词的合唱会更容易些。练习时应注意二个声部之间的配合。练习②以第一声部一个四分音符,对应第二声部的二个八分音符,合唱时要求第一声部要保持稳定,第二声部要唱得连贯,二个声部交换练习。

二、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分散难点

在实际的合唱教学中,音准的把握始终是突出的难点,特别是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较差,这个难点更突出。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红蜻蜓》一课时,二部合唱时的音准的把握就是突出的难点。我把这个难点做了分解,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分析歌曲旋律。我让学生对简谱进行了分析,并画出了旋律线,分析知道了两个乐句的旋律都是先上后下,只是第二个乐句没有第一乐句那样的大跳,比较平稳,两个声部的节奏也基本相同。通过分析,学生对旋律走向,以及两个声部之间的音高差别有了初步印象。

(2)分声部学唱。我先让学生学习低声部的简谱,然后先由老师承担高声部,学生承担低声部进行旋律的合唱。学生熟悉低声部的旋律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学习高声部的旋律,师生交换声部进行旋律的合唱。唱旋律比唱歌词更容易把握音准。同学们熟悉旋律后,分声部学习歌词。

(3)练习合唱。此时如果直接分声部进行歌词的合唱,音准一定是难以把握的。我先由学生唱低声部的歌词,老师唱高声部的简谱进行合唱练习,然后交换声部进行练习。这样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唱简谱,可以降低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更容易把握音准,学习合唱的难度得到降低。在反复的练习中,慢慢允许唱歌水平较好的学生加入到老师同一个声部。

(4)合唱表现。学生对两个声部的歌词熟悉后,把学生分成高低声部进行二部合唱练习。这时要求学生能背唱歌词,以便学生的眼睛离开课本看老师的指挥,全身心地参与歌曲的表现。

总之,只要平时加强对学生音高思维的训练,课堂上注意把教学难点加以分解,教学效果一定能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音高乐句音准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为何有人唱歌总是跑调
学生的弱点,教学的难点
通过陶笛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音准有效性的探究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钢琴调律对钢琴音准稳定性的作用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
韩国留学生汉语陈述句语调的实验研究
浅析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与呼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