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以来,鹤壁市深入落实全省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河南工作部署,快速推进“全域植绿、绿满鹤壁”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人工造林15.5万亩,是任务量的149%。
“早”字当头 扎实推进全域植绿
谋划布局早,廊道绿化进展快。该市将廊道绿化放在实施森林河南十年规划第一年去突破,把京港澳高速公路、石武高铁、107国道、新老区快速通道、大白线大海线等两侧绿化建设和完善提升工程作为重点。目前,已完成廊道绿化1345公里、绿化面积5.96万亩,占年度任务3.47万亩的172%,占三年总任务的57%,是去年廊道绿化面积的5倍。
土地流转早,绿化用地破难题。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提前预留绿化用地。淇县出台优惠政策,按每亩1200元标准,集中流转廊道绿化用地,免费提供给有实力的专业绿化公司或育苗企业进行廊道绿化,土地使用期限长达25年。其他县、区分别施策,破解了廊道绿化用地难题,受到林农、林企的积极响应,群众让地绿化积极性空前高涨,去年秋播前顺利完成土地流转任务。
兑付资金早,良性互动促成效。市政府将国土绿化专项投资列入财政预算,比去年提高1.5倍,用来奖励先进县区。各县(区)不等不靠筹集资金,支付土地流转费用,确保企业顺利进地施工,吸引20余家林业企业在鹤壁市投资3亿多元开展廊道绿化,沿线村民通过参与施工管护获得劳务报酬,实现了农民受益、企业得利、政府得绿的“三赢”目标。
“快”字当先 加快绿化进度
方案制订快,明确重点工作。市县两级快速谋划冬春国土绿化工作方案,全力推进重要廊道绿化、荒山造林、特色经济林等重点工程,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共计打造精品工程、景观节点1000余处,增加园林小品500多个,栽植常绿植物100余万株。
苗木组织快,保障施工进度。简化招投标程序,组建由纪检、财政、林业等部门参与的苗木产地询价订购小组,在确保同等质量价格最低的前提下,就地签订苗木采购合同,确保苗木随挖随运,及时到位。
抗旱应急快,确保苗木成活率。为了巩固绿化成果,市、县、乡、村、造林企业五级联动,关注天气预报、发布旱情预测,加强现场勘察,督导抗旱浇水,有的工程浇水10次以上。由于抗旱浇水及时到位,苗木成活率均达90%以上。
“高”字挂帅 勇打植树上山硬仗
不畏荒山坡地高,誓叫秃岭披绿装。全市国土总面积327万亩,其中,太行山山地、丘陵及火龙岗坡地带占总面积60%。20多年来,以淇县云梦山为代表的西部山区,克服土层瘠薄、山势陡峭、交通不便、水源缺乏等困难,向荒山要绿,为山川增绿。制定了困难地造林模式,本着“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原则,首选大户承包或村集体(简称权益人)经营管理的荒山坡地开展工程造林,严把整地、苗木、栽植、浇水等质量关,造一片、成一片,管护期满后交給权益人负责管护经营,发展林下种养殖、休闲采摘等项目,所得收益归权益人所有,提高了荒山造林积极性,由“要他植树”变为“他要植树”。
道路水源修的高,造林基础夯得实。为了确保绿化苗木栽得下、保得住、能成活、快成林,要求中标单位必须首先修筑施工道路,确保施工机械、送水车辆、绿化苗木尽快到达造林现场,施工道路兼顾防火隔离带和消防通道的功能。以鹤山区五岩山2500亩山区绿化精品工程为例,架设输水管线5公里,挖砌蓄水池5个,投放水泵、柴油机各4台,从一级水源经三级提升达500多米高的山顶,再分流至各个造林片区。今年连续干旱,该工程循环浇水10次以上,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为太行山造林树立了典范。
造林工程质量高,石山也能成森林。在山区困难地造林工程施工中,严把整地、苗木等质量关。整地全部采用钩机挖坑、挑沟、人工垒堰或设置鱼鳞板,就近取土或客土回填树坑。苗木选择鹤壁乡土树种五角枫、黄栌等3年生以上苗木造混交林,植苗前用生根剂、保水剂蘸根,植苗后,10日内浇2~3次透水,用石片或薄膜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同时,搞好浇水抚育、防火防羊等后期管护,确保困难地造林造一片、成一片、增绿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