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
导语:民间文化形态介入新诗创作后,新诗在格律和语言上愈加自由,与此同时,新诗也出现了一种可怕的粗鄙化、粗俗化与过分口语化倾向。但评判新诗品质,标准不应是题材或格律。“诗意”是诗之为诗的最重要因素,而决定“诗意”的,依旧是诗的内容。以是否合平仄、是否讲韵律区分新诗是“诗”还是“句”,是陷入了一种片面化且颠倒主次矛盾的认知里,是有失偏颇且极为危险的。
上世纪二十年代,闻一多提出新诗需要音乐、绘画、建筑三美,并主张新诗格律化。在此之前,中国新诗经历了自白话文诞生以来相对不成熟的散漫探索。
早期白话新诗的发展过程中,胡适、刘半农、康白情等人做出了积极的尝试。1919年10月,胡适发表《谈新诗》一文,回答了当时被质疑的用白话到底能不能写出好诗的问题。从诗体的解放到诗题的拓宽,再到“自然音节”理论,胡适阐释了使精神自由发展、使良好内容充分展现的观点,指出“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白话诗体亦能表达复杂的情感与高深的思想。
应当说,胡适的新诗理论对近现代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使白话新诗及打破格律禁锢的观念进一步在新诗创作者心中扎根。1920年前后的几年里,诗人们以尝试和发展的姿态创作了一批白话新诗,其中不乏有艺术特色的作品,像胡适的《老鸦》,刘半农的《叫我如何不想她》,郭沫若的《天狗》等。
老鸦
【胡适】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
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
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小米!
叫我如何不想她(节选)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
在新诗创作的最初阶段里,由于白话文普及与旧文化表达形式间必然的历史冲突,白话新诗的创作急于求成,存在不够成熟且泥沙俱下的状况。在新的艺术形式与美学原则的迫切需要下,同时期的新月派诗人(前新月派)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提出了“新诗规范化”的主张。闻一多认为即使是白话新诗,也应当遵循美学原则与一定格律。以《太阳吟》为代表,闻一多的新诗自觉在行数、字数、节奏、押韵等方面铺建和形成独特的审美。
太阳吟(节选)
【闻一多】
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
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
又加他十二个时辰的九曲回肠!
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
烘干了小草尖头底露水,
可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
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
省得我受这一天天的缓刑,
就把五年当一天跑完那又何妨?
……
新诗从最初的注重白话形式,到韵律的过分开放,再到前期新月派提出的规范化,走过了发展初期的摸索阶段。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文化形态随之发生变化,文学表达形式也相应有了转变。但在百年的演变历程中,新诗发展一直存在着关于格律与呈现形式的争论。
是否需要讲究格律,是否能用纯粹的民间语言,是否需要特别的排列形式;韵律需要讲究到何种程度,民间白话介入的比例又如何。这些问题曾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有过繁复的争论。
就格律而言,百年后的今天,新诗无疑是确定过自由的。
不论是所谓的“知识分子写作”还是“民间写作”,也不论是第几代的诗人,对格律,似乎都没有严格到必须遵循某种样板的意识。这并不意味着诗这种文体形式变得随意和混乱,而是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形态介入诗的创作后的必然结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左右,“非非主义”诗人西川的《暮色》一诗曾被广泛传播。被归入“知识分子写作”的西川,在口语与书面语言的写作中自觉选择了后者。秉持纯诗理想的西川认为,“如果中国诗歌被12亿大众庸俗无聊的日常生活所吞没,那将是件极其可怕的事”。而在后来关于新诗的“盘峰论争”中,所谓“民间写作”代表的伊沙,口语化的表达似乎也在标榜一种姿态,一种从自我出发,归于烟火与杂芜生活的姿态。
暮色(节选)
【西川】
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暮色也同样辽阔
灯一盏一盏地亮了
暮色像秋天一样蔓延
所有的人都闭上嘴
亡者呵,出现吧
因为暮色是一场梦——
沉默获得了纯洁
……
一路走来的新诗,在终于略微远离战争与政治施加的影响后,正在以更猛烈的姿态融入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民间生活形态与文化形态,对新诗的影响日渐深入。
我们承认,在新诗作品,尤其是近些年的新诗作品中,存在着可怕的粗鄙化、粗俗化与过分口语化倾向,但也同样要承认,归于烟火生活的诗的写作,也能呈现出一种的质朴与美感。譬如诗人海子,就一面“以梦为马”,一面在“麦地”里打滚。
生活化的介入使诗的格律愈加自由,也使诗的语言愈加隨意。而普遍性的感受是,去掉格律的束缚后,新诗在表达情感方面越发得心应手。
一个世纪里,无论胡适、康白情、冯至、戴望舒、何其芳,还是艾青、穆旦、王家新、北岛、顾城、张枣,诗人们都在没有既定格律的情况下写出了为众称道的诗作。
镜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涩。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这里无需例证,也几乎可以确定地说,诗的“诗意”,不由形式决定,而由内容决定。格律与题材,终归不是“诗意”是否存在的决定性要素,这也是一个世纪来新诗不断解放格律的本质所在。
新诗如此,往前追溯,唐诗宋词亦如此。要知道,无论旧体亦或新体,即使符合了平仄与押韵,如果缺乏“诗意”,诗也会平淡寡味,不成为诗。
所以说,即使民间文化介入,决定新诗“诗意”的,也依旧是诗的内容,而非格律。以是否合平仄、是否讲韵律区分新诗是“诗”还是“句”,是陷入了一种片面化且颠倒主次矛盾的认知里,是有失偏颇且极为危险的。
也应该承认,在特殊的语意与诗境下,一些新诗采用特别的排列方式是必要的。
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句话,因为不同的断句,也可能生发出不一样的感情与意思。古人之“明句读”,意在掌握行文者的语气停顿与文辞休止、转换。新诗之“句读”,则不止在标点符号,也在停顿、转化。这种转化的完成,有时需要依赖的,正是诗句的排列方式。
1926年,商务印书馆刊印的早期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的诗集《为幸福而歌》中,《有感》一诗的排列形式,是相对特别的。
有感
李金发
如残叶溅
血在我们
脚上,
生命便是
死神唇边
的笑。
半死的月下,
载饮载歌曲,
裂喉的音
随北风飘散。
吁!
抚慰你所爱的去。
开你户牖
使其羞怯,
征尘蒙其
可爱之眼了。
此是生命
之羞怯
与愤怒么?
如残叶溅
血在我们
脚上。
生命便是
死神唇边
的笑。
——选自《为幸福而歌》,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有感》的起始与结束虽然采用了相同的诗句,但与一般新诗不同的“阶梯式”错落的句式,无疑强调了诗人所运用的错位词的特殊意义,也因此让诗有了更强的意境冲击力。如以常规性的句式排版,《有感》便很难达到这种错落的语意冲击。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大地正处于兵燹战火,诗人田间于此写出了《中国底春天在鼓舞着全人类》一诗。此诗也并非按惯常排列,而采取了一种类似“要素”的排列方式。这种排列使诗的表达节奏出现了不同的可能性。
中国底春天在鼓舞着全人类
——又是“一·二八”了!
田间
中国底春天
走过——
无花的
山谷,
走过——
无小的
平原,
望着它底
曾经活过来五千年的人民,
人民底
肩膀,
在倚着
壕沟,
人民底
手,
在抚着
枪口,
向法西斯军阀
人民底公敌
坚决戰斗。
而在五十年代,以政治抒情诗闻名的诗人郭小川,在诗的排列上,也同样有所考量。如这首《在社会主义高潮中》,长短相错间,语气的轻重便有了差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高潮!
仿佛是豪迈的昆仑山
拍着硬朗的胸脯
为我们担保:
中国人前所未有的
黄金的日子
真是来到了!
……
滚吧
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
什么不可逾越的高山险阻……
都是些
荒诞无稽的神话
不值一笑!
我们早就以
做个真正的中国人
而感到自豪,
那末
社会主义的新的一代
更是多么光辉的称号!
我们的祖国
为了抚育我们
从来没有吝啬过辛劳,
现在我们长大成人了
该怎样奋不顾身地
把祖国答报!
都说
年青人的两腿
能够跟千里驹的四蹄赛跑,
那就让我们
近些年的新诗,在诗句的排列上更为自由、活泛,更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