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好英语需要具备灵活的思维,如果教学不当,学生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了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而赏识教育的开展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赏识教育,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赞美与鼓励,减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厌烦情绪,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赏识教育;多元化;兴趣
【作者简介】胡立刚,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新城初级中学。
前言
赏识教育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方式,主要通过肯定和表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达到教育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一、明确赏识教育特点,发挥积极作用
1.赏识批评并举,进行适度的赏识教育。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能否快速掌握知识点,有一部分因素取决于他们的自信心.自信的学生能大胆、勇敢地去探索,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相反,缺乏自信的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时间长了就可能失去学习兴趣。例如,在初二年级学习“反义疑问句”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列举中文的反义疑问句句法,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表扬。
2.兼顾个体差异,进行合理的赏识教育。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创造能力是有差别的,在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教师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例如,曾经在初中班集体中有一位学生早恋,又爱逃课和打架,引起了很多老师的不满。这时,他的老师通过与他周围的学生谈心了解到,这位学生虽然不遵守纪律,但是为人很好,还乐于助人,乐于参与各种班级活动。因此,针对这种问题学生,班主任应该尽量在班会上表演他的优点,委婉的讲出他的缺点,让他能够真正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采用这样的管理方法。
二、开展多元化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1.在数学教学中,赏识的方式应趋向于多样化。在针对活动设立评比标准的过程中,并不仅仅只是评论固定的几个人,而是需要多设置一些进步奖、特殊贡献奖和特色奖颁发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有效激发初中学生前进的动力。例如,在初中学生开展军训的过程中,在班级中有62名学生都付出了辛勤和汗水,一些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很在乎自己个人形象的孩子都理着教官要求的小平头;一些身体单薄的小女生在站军姿的过程中脸色苍白,差点导致心肌炎复发也依然不愿意请假;一位在家里面非常娇气的女生在军训的过程中吃着冷馒头,自己洗厚军备,装叠“豆腐干”。老师通过充分利用军训的时间,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个班集体中孩子们进步的点点滴滴。
2.激励式教育,营造成功体验。激励式教育,提高了学生自信心与成功欲望,更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如在拓展越野训练中,大部分女生无法完成全程训练,教师可以给予精神鼓励,或是物质奖励诱惑等,并以保藏等趣味化教学方式落实,激发学生前进动力,提高其意志品质,更利于学生坚持不懈的品格养成。在团体游戏中,可引入激励式教育,让学生坚持完成比赛,从中感受到英语运动乐趣,继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学生从成功中能够感受到更多的英语魅力与价值。
3.注重培养教师的赏识意识。注重培养教师的赏识意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赏识教育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直接决定了赏识教育的成败。作为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善于赏识学生的优点,而且更要发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不断突破自我,向好发展。这就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赏识意识和综合素质。首先,要求教师以赏识为主,发掘学生的亮点。其次,它还要求学生认可教师的赏识,所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游刃有余的教学技能,而且还要有循循善诱的人格魅力。赏识教育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可,任课教师就不能单纯地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现状为主,而是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特长等进行全面、综合、细致的了解,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心理变化。
4.注重教学的适度性,促使教学良性发展。在实际课堂中,班主任也要重视赏识尺度的把握,使批评和赏识程度能够有效地整合,避免由于赏识教育过度,而使学生产生一些消极懈怠心理。此外赏识教学的关键并不是教師不批评学生,而是要以鼓励式教学方法指出学生现阶段所存在的种种不足,纠正其在学习中的缺陷,讲究批评的艺术,将批评和赞赏的程度有效进行划分,既不使学生产生膨胀心理,也能逐步提升其课堂自信心,从而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实际课堂中,教师也要贴合新课程理念的发展要求,根据学生反馈调整课程设计,并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准则。
三、结语
进行分等级的赏识教育亦可提升《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英语口语的全面发展。下一步,笔者将继续对赏识教育的方法、策略和实施步骤,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阶段性特征做详细的调查研究,对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以及同行院校运用赏识教育方法激励学生进步提供实践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
[1]杨秀芬.浅谈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 2015,13(29):000175-00176.
[2]黄顺英.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56(3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