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丹
【摘要】 近两年,参与孙传读同志主持的省级规划课题《提升中职学生情商方法研究》,研究成果:大脑冥想、情商提升口号、等待6秒钟、情商提升能量墙等,在笔者担任班主任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提升情商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5-109-01
结合本人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案例认为,中职学生情商教育缺失,部分学生情商低下,特别是男生居多的电子技术应用班级大部分学生自控力较弱,以往失败经验让他们失去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存在强烈的自卑感,自我约束力弱,纪律观念淡薄,甚至部分学生有过激行为,政治观念淡薄,心理素质偏低,人际交往失调,情绪焦躁,胸无大志,意志薄弱,缺乏恒心和毅力,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我将课题研究成果,情商提升的方法运用于班级管理,以情商教育为龙头,带动道德文明,学风建设,安全教育,行为习惯,职业素养,身心体魄等六个方面的发展。
1. 道德文明培养:以早、晚自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班级口号为抓手,以校园网、广播站、校报、班级黑板报、“我身边的雷锋”墙报等为宣传窗口,铸造阳光校园,阳光少年。以课间操组织学生背诵“三字经”、“光盘”行动为抓手,以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评比、校园之星评比等为激励,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
2. 学风建设:每月开展各年级的语、数、外及专业学科的考核评比;各班级对语文、英语必背科目的背书、默写登记并张贴,并进行评比;专业学科进行模块化教学,一模块一考核;学校对在国家、省、市各级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
3. 安全教育:每单周在周一的晨跑后集会上开展15分钟的安全教育;每单周的星期五第七节课利用班会的开展安全探讨学习;每学期第一周的周三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每半期开展一次安全法制教育;每学期开展一起安全为主题的学生征文活动;学校建立每班一个安全信息員的安全信息汇报网,对学校安全方面的信息及时掌握并化解。
4. 行为习惯培养:以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以爱护公物,养护花草,个人卫生,公共区卫生,垃圾分类管理,上课纪律,作业完成,早读,学习笔记,背诵等方面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
5. 职业素养培养:中职生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各种机会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多实践,多锻炼。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敬业和奉献精神等情商素质。例如,为了使学生了解明确与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相关的职业纪律、岗位规范和法律、法规,组织学生“走出去”,了解企事业优秀职工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启发学生在校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让学生明确方向,明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气质是将来职场的需要,让他们从被动服从转为主动遵守。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寻找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逐步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力。例如,利用节假日进入社区,提供服务,进行专业实践性联谊,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生存,学会感恩,同时也陶冶了学生情操、完善了品格、提升了技能。以确立人生理想,创立人生奋斗目标,牢牢树立报答父母、回报社会的意识。通过能量墙、文化宣传,校园文化艺术节,模拟企业化管理体系,学生会干部竞聘制度等方面,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信守实和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
6. 身心体魄培养:以晨跑,体能训练与测试,田径运动会,球类运动会,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抓手,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
通过的测试,学生的情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具体表现有:
1. 学生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提升很快。我所带的班级没有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同学间相处有时难免有摩擦,但是同学们都能冷静处理,不再用拳头说理了,也不再喊人摆平了,不能相互谅解的,也会主动报告老师,让学校来处理了。
2. 学生的情商水平提升迅速,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很快。学生遇到问题,都能够积极面对,主动应对。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如我班的李艺道同学在竹市街上捡到人民币1000元,送还给我失主,我班学生在校园内捡到就餐卡、水卡、银行卡和身份证的好事每天都有。
3. 学生的生存能力提升了。班级管理中实行班级干部公开竞聘上岗,并实行末位淘汰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抗挫能力。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率达到99%,认为自己的抗挫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达到100%,对自己的未来满怀信心的达到97.6%。
4. 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生懂得了在校学好知识、掌握本领的重要性,以及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基本的做人道理,提高了职业道德素质。
总之,课题研究成果,提升情商的方法在我班的具体应用学生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让学生了解自我、展现自我,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雷体翠,李文华.大学生情商教育内容的新思考.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