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
摘 要:教育是一种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活动,也承担着弘扬优秀民间文化的责任。泥塑是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有着无可替代的精神价值和独特的审美形态,泥塑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多种特点。做好泥塑课程的资源开发工作,设立泥塑特色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小学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正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时期,所以,探究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必要。本文对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泥塑;应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泥塑,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也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启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把学生的潜力发掘作为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和当地的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发泥塑课程。但目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对本土民间艺术的兴趣度很高,但大部分学生对泥塑只有表面的认识,缺乏激发他们进行创造的机会和平台。下面笔者就从三方面谈谈自己的建议。
一、创设多元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方法为学生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投入,引发学生多种感官的共鸣,促进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泥塑艺术来源于生活,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情境,能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充分感受生活的气息,在熟悉的氛围中更有利于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情境,以此增加学生学习泥塑的动力和自信心。小学美术教师要抓好兴趣这条重要的线索,摸着兴趣的线索进行教学,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将知识点放在教学目标中,把教学目标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例如,在人美版《捏泥巴》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进一步感受泥塑的趣味,可以在课堂为学生播放泥塑制作视频,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通过亲身操作,大家觉得泥制物品的感觉如何?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用泥土来进行艺术创作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较差,他们对于空间这一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为了能让学生全面地感受泥塑这种艺术形式,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创造多感官体验的机会,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将空间概念具体化,这种新奇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泥塑的感悟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从而促进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感受泥塑作品精髓,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民间泥塑艺人在实践中进行了辛勤的探索,凭借充足的经验,灵巧的双手,形成了泥塑独特的风格。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这些作品的时候,要精细地选择那些能够突出河南民间泥塑艺术的典型性、趣味性和文化性的作品进行分类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泥塑作品的精髓,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多鼓励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思考、判断、辨别、鉴赏过程中去,及时将学生正确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积极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美版《家乡的艺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就自己家乡的艺术形式进行意见的交流、探讨来获取和巩固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形成自己观点的同时,学会理性地分析其他同学的观点,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意识。然后引入泥塑的教学,告诉学生:艺术是无定论的、多元化的,任何一件美术作品的产生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具体条件,多为学生创造感悟泥塑作品的机会。就笔者所在的地区宜宾而言,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就“保护宜宾民间泥塑艺术的有效措施”、“观察实物来分析宜宾泥塑作品的色彩、造型特征”等方面来进行探讨。然后,教师协助学生在理论阶段完成对于宜宾民间泥塑艺术的题材、造型、色彩以及纹饰等内容的学习后,再进行实践阶段,在实践中去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效,给予学生亲自体会泥塑艺术的魅力的机会,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组建课堂兴趣小组,丰富学生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的小学美术泥塑课堂实践活动,是真正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促使学生实现由学习动力向学习能力的转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在课堂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还可以使学生打开思路,当学生获得丰厚的体验后,更会以成就感为动力,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迎接新的知识,就会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
在小学美术实践活动中,小学生的思维虽然活跃但很零碎,可能只顾着好玩而忽略了活动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多鼓励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根据學生自身能力和水平制定每个小组的目标,完成泥塑实践活动的训练。要找准小组合作的时机,有的教学环节适合小组合作进行探究,但有的环节又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同时,教师在对合作型学习小组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要多引导和鼓励学生,还可让学生之间互相点评。对于学生的泥塑作品,教师应该围绕颜色、造型以及想象力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评价,这样能够对学生一阶段的整体表现给出评判,能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兴趣,端正学生的心态,还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综上所述,将泥塑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精神水平。也希望小学美术教师能把附有地区特色的传统艺术进一步深入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去,让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能够在他们小学阶段学习接触这些内容。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开拓创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有个人和地域特色的泥塑教学方式,创设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结构的泥塑课程,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舒芳. 黄陂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王孟. 苍山小郭泥塑在当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D].鲁东大学,2015.
[3]陈洁. 河南民间泥塑艺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