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谷养形、固本培元,方为提升免疫力之道

2019-09-10 07:22付东文兰英易爱香刚军强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养生元气健康

付东文 兰英 易爱香 刚军强

摘 要: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健康理念也在发生着转变。不施农药化肥的天然有机植物,富含营养,含有《黄帝内经》所讲的五行之气,可以养人五脏六腑,固本培元,补充人体正气,方为健康之道。

关键词:五行;有机;健康;元气;养生

引 言

《华严经》有偈云:“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在浩瀚精深的古圣经典中,有千古一句,堪称国学养生智慧之神髓:“天德養神,地谷养形。”

宇宙大道有一种道光德能(天德能量),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滋养着世间万物的精神系统(灵魂系统);而苍茫大地则以自然的能量孕育出纷繁多样的草本植物,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芸芸众生的肉身形体。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笑一尘缘。万万不可小看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它们都具足了天地之间所有的能量与信息。这些草本植物的佼佼者,在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被命名为“五谷”。所谓地谷,即大地长出来的五谷杂粮。

一、先贤古典中医的食疗养生相关理论

何为“健康”?健康应依循怎样的不二法门?此原则与标准,即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宇宙规律,遵循则健康,违背则患病。从养生的角度讲,能引导人们走出身心健康的困境。我们可以找到指导生活的方法,也可以发现慰藉心灵的途径。

俗话叫“人活一口气”,此言隐藏健康的巨大秘密。后天之气,先天不足,后天可补。如何补?从米里补。米的繁体为“氣”,下面有“米”字。此“米”既非大米,也非小米,此为造字符号,“十”字加四点,即来自四面八方的五谷杂粮。所谓后天之气,人出生后摄入饮食营养,通过脾胃通道消化吸收,再转化成可被人体利用的精微物质,最后进入全身各处。精微物质乃西医称谓,中国古人则一字以蔽之:气。“气”有不同层面,不同含义。先天之精加以补充,也可成为后天之精,故称先天不足,后天可补。补充之道,在国学经典中有诸多详细记载。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此处讲到“草”:天有食物,通过“气”来提供;地有食物,通过“味”来提供。先看五气。五气入鼻,说明呼吸很重要。我们看不见五气,但可闻到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神乃自生”何意?《德道经》中“攘臂而乃之”的“乃”字,很多人认为是语气词,其实“乃”和“神”有关系。“神乃自生”,应指地谷五味滋养了五气,气和而生的道光神能得以补充,自闭者被蒙覆尘垢的灵性生命得以复活,自然可以正常言语,与人交谈了。五味入口,藏于肠胃,肠胃化之,以养五气。“五色修明,音声能彰”,这岂非揭示了治愈自闭症之秘?自闭症患者性格孤僻,不敢与人交流,但以五谷之五气五色五味注入身心,则五行能量充沛,“音声能彰”,自然痊愈。

再看“健康”与五味。健指有力气,康乃经络畅通。气从何来?力气力气,力源于气,有力者源于有气。气有两种,一种是来源于父母的先天元气,一种是通过摄入五谷杂粮而以脾胃消化吸收的后天之气。《黄帝内经》专门讲五气和五味:五气是天来的,五味是地来的。“气”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还可细分为四种气: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我们今天所说的后天之气包括宗气、营气和卫气。元气即先天之气。宗气即进入身体之新鲜空气。水谷精微所生化之气与空气结合,运行至血液中,则变成滋养形体肉身之营气。现代营养学是古人说的营气,故称营养。经络按摩疏通的是卫气。卫气仍与空气有关系,肺经一打开,就形成营气和卫气。此时人体宗气、营气和卫气就形成身体循环。卫气乃脉外之气,散布全身,即所谓免疫力。卫,保卫之意,脉外指经脉之外,甚至皮肤之表。教育孩子时,切不可动手打孩子,否则易伤卫气。而爱抚他,拥抱他,则可以滋养卫气。所以治病须因病与药,补气也应分别而论。再说五味。《神农本草经》中炎帝称:五味指麦、黍、稷、稻、豆五谷。泛指一切有形有相之营养物质,表现为酸、苦、甘、辛、咸之味。有形五谷入口后,其含有“气(炁)”之营养成分,进入消化系统,转化为营卫之气,滋养身体。

二、五行在国学养生智慧中的重要性

(一)五色五味与养生

为何要重视五色和五味?人体需五行能量,但五行看不见摸不着,故只可以视觉和味觉来辨别。五行对应如下:金对应肺、白色和辣味,木对应肝、青色和酸味,水对应肾、黑色和咸味,火对应心、红色和苦味,土对应脾、黄色和甜味。

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科技部、财政部、中央宣传部牵头,中央组织部等20个部门参与,经组织专家研究,在部分省(市)试点测评,并广泛征求部门、地方和社会各界意见,在形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在132个基准点中,第1条(9)指出:“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这是建国以来首次顶层设计、官方公布,将“阴阳五行”纳入公民基本科学素质,自上而下破迷开悟,可谓石破天惊,却也实至名归。

五味含五气,五气即五行。“气”从何来?《黄帝内经·素问》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为之,以补益精气。”“五”,非五种也,乃五行也。“五谷为养”,留在血液中之营气称为营养。何为营养?来自五谷、可滋养人体的营气。将外来词nutrition译为“营养”二字,想必凝聚了深谙国学养生文化的智者匠心。何为“五畜为益”?大多认为“益”即好,所以应多吃五畜,甚至各种肉类野味。果真如此吗?让我们来看看各种书法字体的“益”字,从古人造字的初心里,寻解国学文化的密码,触碰养生智慧的真相。

篆书、隶书和简体的“益”字,下面有“皿”,即盛物的器皿,下有两条腿,中间一块案板,上为三条水波。“益”原义为案板上放着祭祀之肉,鲜血直流,下有盆接,不致浪费。“益”在古文中属“溢”的本字,为“器皿中有水漫出”之象,有“过剩”之意。故“五畜为益”之“益”,当为贬义。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处体现的“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养生观念,与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中庸思想一脉相承。

(二)“五色” 有机食物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养生观念

“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此处彰显了《黄帝内经》对植物类食物的誉美与推崇:植物就是最好的食物。肉或可吃,但不可多吃。假若可吃草本植物,最好不食肉。以今日而言,如果能喝鲜果榨汁,就不该喝牛奶。

《黄帝内经·热论篇》还有一句极重要的话:“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发热后稍好一点,如果吃肉就容易再发。可见发烧不能吃肉,否则反复难愈。此时强行多进食,则会有余邪余热,难以根治。现代人如果孩子感冒发烧了,家长就大鱼大肉、香辣海鲜,美曰“补充营养”。平时不给吃的,得病了都给吃了。这正如现代人保健养生的金玉良言所言:无知的爱是害。而佛门文殊菩萨也开示过关于智慧的最重要的教授:无知就是痛苦。民间素有“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之说。平时是白菜豆腐,得病就大鱼大肉,其实如同雪上加霜。当你的病好了又犯,反反复复,久治不愈,则应当反思你的饮食。因为“地谷养形”,生理之病,源于食物。

《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执虚。”过食膏粱厚味,极易助湿生热,湿热毒邪蓄积,阻遏肌体阳气,逆于血脉肉理,从而发生疔疮之类病变。现代人今日饮食之精细、肉类之多食,不正是如此吗?现代营养学有一个标准:动物蛋白要少吃,植物蛋白要多吃。哪些是动物蛋白?鱼肉蛋奶。哪些是植物蛋白?大豆、小麦、薯类等五谷杂粮。肉与奶实质一样,古人如此认为,现代科学家也这么说。

(三)现代营养学揭示了植物性食物最有营养

《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可谓西方现代营养学权威巨著,值得人人一读。70年代,由于周恩来总理膀胱癌去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合作,进行了关于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死亡率的、有史以来最全面的营养学调查与规模最庞大的流行病学研究。20年精诚合作,诞生了这部“世界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纽约时报》评语)。作者T·柯林·坎贝尔,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40年来一直身处营养科学研究的最前沿。

1982年,他为美国国家科学院撰写并发表报告《膳食、营养与癌症》,震惊全美。几年前,他在康奈尔大学开设并亲自任教了一门选修课——素食营养学,这是美国大学中开设的第一门此类课程,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身为美国人,坎贝尔博士坚持给这本书命名《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他说,因为这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起并开展的调查,也是为中国人写的营养学著作。这本书2005在美国出版,销量超过百万册,在亚马逊网上书店健康类图书138周蝉联冠军。从大受追捧的火爆程度看,本书一定开启了无数生命与灵魂的健康成长与智慧觉醒,让世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疾病的痛苦走向健康的欢喜。所谓千载暗室,一灯即明。

坎贝尔博士调查的是到底什么食物对人体最有营养。本书对膳食和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动物蛋白有害健康”的结论,震惊世人。这个结论与《黄帝内经》的点睛之笔“天德养神,地谷养形”何其神似!博士还调查发现:听上去煌煌有理的所谓“一天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竟然是一个骗局。因为牛奶也属于动物蛋白。而中医也早就说过:母乳为“白色血液”。

老祖宗告诉我们:一口肉,四口菜。而坎贝尔博士调查发现:动物蛋白的摄入最多应占膳食中蛋白的20%,超过则易患病。悠悠数千年的国学养生智慧,竟然在这里与现代前沿的营养科学心领神会。这让人不由想起著名文化学者与文化史学家余秋雨先生所言:“中华文明是一上台就没有下过台的文明,将会成为21世纪文明图谱中的主角。”公认为对中国文化认识最透彻的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先生则认为:“21世纪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可以拯救世界。”

三、到底何为科学饮食?

养生千万条,科学第一条。日常饮食要膳食均衡,一口肉四口菜,建议尽量少吃甚至不吃动物蛋白,否则容易引起炎症。但是作为七大营养素之一的蛋白质,占所有营养的20%左右,极为重要。而其最佳食物来源,就是五谷杂粮等植物性食物。没有人会给孩子吃发霉的玉米,因为黄曲霉素毒性超过砒霜68倍。坎贝尔博士做实验,给小白鼠吃发霉食物和动物类食物,当吃到20%以下也没事。但是超过20%,小白鼠患癌几率急剧上升,所以他就得出了这个应该少吃甚至不吃动物蛋白的结论。

我们应当谨记这个膳食均衡的原则:没生病时“一口肉四口菜”,一有病则不应再吃动物蛋白,否则极易引起炎症。孩子生病后食欲下降,更需要摄入新鲜的五谷杂粮与蔬菜水果。如果大鱼大肉,那是雪上加霜。包括牛奶、奶酪、蛋类等,均不宜入口。遗憾的是,五味入口,人们一般不关注营养健康,只在乎甜咸口感,商家遂趋利迎合,食品越来越香甜可口,令你垂涎三尺,欲罷不能。但是食品添加大量的糖精、香精、甜蜜剂等,再加上色素防腐剂,应补之“气”早已是荡然无存。喜欢黄的,给你染成黄的;喜欢黑的,给你染成黑的。如此一来,虽然颜色鲜亮,味道香辣,但此色非彼色,此味非彼味。这与我们人体真正需要的五色五味貌合神离,实有天渊之别。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奉持“天然食物,方有五行之气”的根本原则。颜色可能不美,味道或许不佳,但是有“气”,也是上佳之选。要吃该吃的,而不是吃想吃的。食品如此,耕种亦然。中国人讲“五谷轮回”,过去都是用有机堆肥,而非化肥农药。化肥一施,五色五味无处寻踪,五气五行更消失殆尽。因此请君坚信自然的力量:只有真正的有机食品,才能达到“五谷为养”的目的。

坚信自然之力,坚信有机种植,坚信大地母亲孕育出来的天然食物最有五行,最有能量,最为地道,也最有爱心。一片净土在心中。当天下母亲之爱都能添上智慧之翼,都能养成真善美慧的兰质蕙心,相信所有的大地之子都将成为吉祥如意的阳光天使。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 [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10.

[2]《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

[3]《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猜你喜欢
养生元气健康
新年开局,元气出发
移动数字
献给猫主子的秋の珍味
扮嫩高手“元气裸妆”来袭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浅论庄子的养生之道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