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财务分析是现代商业银行重要的财务管理方法之一,在商业银行日常的计划、控制、考核、评价等管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财务分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水平。从实践上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工作仍有不足之处,现就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以期逐步提升财务分析工作质效,更好的服务于商业银行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财务分析 问题 对策
一、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概述
(一)财务分析的定义和作用
财务分析是对资金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反映,是站在财务管理的角度发现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的重要环节。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实质在于利用财务会计、财务预算和综合经营计划执行情况的信息,对自身的经营状况进行的总结与评价。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推进,财务分析日益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它不仅可用于评价过去和反映现状,更重要的是可以估价未来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和工作实绩作出全面的衡量与评价。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有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模拟分析法以及敏感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宏观经济背景分析法等等,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商业银行开展财务分析,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与程序,总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业务经营活动与财务成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二是從年度预算的角度,对业务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并对其经营指标进行计算;三是以实际的经营成果为基础,对各项主要指标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为下阶段决策提供借鉴。
二、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问题及现状
将财务分析应用于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动了商业银行的发展进步,但是,实际工作中我国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还较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财务分析决策实用性的缺失。
(一)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不够,分析主体素质不高
少数管理者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财务分析只是事后评价,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不大,且上级部门又不作考核,故而降低对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对分析中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解决办法也不重视,管理者主观上的不重视使财务分析流于形式,继而也就影响着分析质量的提高。此外,还存在部分基层机构不按照制度规定,定期开展分析工作的现象,或即使开展了分析,质量也不容乐观。
作为财务分析的主体,财务人员的素质是保证分析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关键,将直接影响着财务分析的深度和揭示问题的准确程度。由于财务分析涉及的内容广泛,因而要求分析人员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即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观察判断问题的能力,也要能熟练掌握财务政策及财务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目前商业银行财务人员普遍存在分析能力不高,缺乏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情况,尤其是基层的财务人员往往长于记账核算,短于分析预测;长于会计操作,短于控制管理。
(二)财务分析的操作欠规范化,缺乏趋势研判和多维度的比较分析
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与其业务经营活动紧紧相联,但是部分财务人员对财务分析的理解仍停留在琐碎的、模式化的数字运算层次上,分析的内容仍停留在对会计报表的简单解释和文字说明上,就数据论数据的现象普遍,对引起数据变化的实质性、深层次原因了解不透,且侧重于对报表的静态分析,缺乏对财务运作状况深入透彻的动态剖析,这就可能会造成财务分析不痛不痒,不能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给决策带来困难。
与此同时,实务中把财务分析作为一项单独的、临时性工作突击完成的多,长期、连续、跟踪性的分析少;浅层次说明的多,深层次揭露问题的少;分析客观原因的多,分析主观因素的少,这些都会使分析缺乏针对性,导致对应的改进措施过于笼统,无法提出有效控制的方法加以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和调控自如。
现行财务报表只能提供过去的、某一特定时期内的货币化信息,这就容易忽视对未来财务状况发展趋势的预测。随着金融竞争的不断加剧,市场、同业和客户的情况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但部分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机构因数据来源的局限或信息交流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往往只侧重对自己的分析,对市场、同业和客户的分析则显得不足。
(三)财务分析方法单一低效,对表外业务的风险分析欠缺
原始数据并不能提供财务分析所必需的财务信息,而是要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对数据进行合成、加工,将之转化为可用信息,因此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是做好财务分析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财务分析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分析指标也不是众多指标的简单加总,而是一系列存在内部有机联系的指标体系,在具体开展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对财务分析方法及分析指标运用的不够成熟,不能很好的规避其不足之处,做到游刃有余导致的。
三、 商业银行现行财务分析的对策及改进建议
(一)在思想上重视财务分析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开发,提升专业能力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逐步建立并完善财务分析活动的组织框架,各级领导及分析人员都应予以足够重视,相互配合。管理层要把财务分析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财务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是充分履行财务管理职能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分析质量,为改善经营效益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能否及时准确提供有价值的财务分析报告,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精业务、懂经营、善管理、能写作,并有较高分析能力的复合型财务管理队伍。商业银行应着手加强对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对于优秀的人员,及时给予鼓励,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相关理论水平。财务分析人员自身也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财务分析实践理论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建立健全财务分析制度,加强分析与业务的粘性,提高前瞻性
健全财务分析制度,是提升分析质量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全面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相结合的财务分析制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商业银行可以按月开展次简要分析,按季开展详细分析,按年开展全面分析,同时,结合经营重点和管理难点不定期的开展专题分析。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基层行的财务分析会直接影响到总分行财务分析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因而,各分行的财务分析应在基层行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行又基于分行财务分析的结果进行全行分析,如此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财务分析制度,并贯彻落实,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财务分析报表往往都是数字,然而,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数字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收入增减、费用发生及负债偿还等经济事项。开展分析时,财务人员若不了解实际业务,则往往闭门造车,得出的结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也不强。因而,财务人员应注重对宏观形势及本行经营重点的把握,在复杂多变的因素中,对影响财务状况的各项因素进行开放式的分析。同时,保持对财务数据的较高敏感度,强化数据挖掘,及时把原始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业务学习,将分析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辨识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切实揭示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找出合理解决办法,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三)结合资产负债综合平衡管理要求,强化风险收益分析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风险的日益显现,银行业普遍推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核心就是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与时俱进,加强以盈利为出发点、以风险分析为核心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綜合分析,真正体现其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目标。首先,要加强资产负债结构分析,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结构、资产质量和资本杠杆等来揭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和资本风险;其次,要加强利率风险分析,利率市场化的大幕开启后,商业银行应把利率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作为重点,积极应对利率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此外,针对商业银行现有财务分析侧重于对表内业务的分析,未能充分揭示表外业务风险的情况,还应在分析指标体系中加入评价表外业务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系列指标,从而逐步完善对表外业务的风险收益分析,推动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文俊.浅议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框架与方法[J].中国证券期货 2017/04
[2]崔斌.人民银行财务分析工作探讨[J].财经界 2017/11
[3]付霞.如何做好邮政储蓄银行财务分析[J].财经界 2016/07
作者简介:
祝文辉(1990-)男,学历:本科,籍贯:江苏 靖江,研究方向:金融学。单位:江苏银行苏州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