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兆宇
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双重任务”。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由此,“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在方向性和思想性上体现“核心素养”的精神和本质,同时又具备英语学科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对比“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素养”的内涵,可知“英语学科素养”中把“必备品格”具体到“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两个要素;把“关键能力”具体到“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两个要素。同时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这四个要素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功能和作用给予了明确的解读与定位:
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学习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
这四个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凸显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我们在平日教学中要将这四要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断促进心智发展,从而全面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思考
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课程中?如何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节英语课中?是我们需要长期思索,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谈谈自己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教师角度,提炼单元主题,有序规划教材 课标指出:“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余文森教授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中解读“教材的意义与作用”时也明确提出“教材毕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正确地认识教材和对待教材,是保证教学改革质量的绝对前提”。这提示教师解读教材是落实核心素养的第一步,在设计教学前一定要做好教材分析,挖掘文本信息和非文本信息。而如何有序地规划、整合教材,需要从“单元”入手,做好“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教材为基础,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教材中‘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并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在教学整体观的指导下将教学诸要素有序规划,以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由此,单元整体教学要以教材为依托,有序规划以优化教学。比如,在分析北京版英语六年级上第3单元内容时发现第9、10两篇课文对话都是围绕Mike(迈克)的杭州之行展开的,并且这两课时内容具有时间前后逻辑关系。由此可以整合两课内容,以课堂教学内容重组绘本,把教材语言转换为绘本文本,使语言更精炼,具有故事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也要明确教材的短板,结合学情适当补充丰富资源:如京版教材中呈现的部分课文存在阅读文本缺失,语言形式单一等不足,若学生只汲取教材中的内容,止步于此,那么在知识拓展和思维提升上都受到限制,补充适合的课外阅读材料来拓展,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丰富的信息,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即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学习能力”的培养。
此外,如何有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最重要的一步是提炼单元主题。“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对于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提炼出一个单元三课时教学内容的主题,是制定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学生角度,优化活动设计,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课堂不再是只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提升,而且要拓展语境,优化活动设计,落实核心素养,关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具体来说,就是要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中的活动设计。
读前,要基于学生角度出發,做好学情分析,以学生原来的起点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在学生的已知上去建构课堂。读中,要通过问题引领、目录索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读后,要以语言的实际运用为目的,拓展课堂教学,综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以上就是我从英语学科角度出发,对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在课堂上的思考和建议,主要来源于自己课中的实践,参加教研活动中听课学习的反思,以及对“课程标准”“学业标准”等理论知识的研读。所谈的内容存在不足,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教学经验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何更好地将“核心素养”融合到课程中,落实到课堂中,是每一位教师需要长期思考和实践的,也是我继续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北京市崇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