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萍萍
摘 要:中考复习过程中往往会强调回归教材,然而如何回归教材呢?是将教材再过一遍,带领学生阅读教材,还是深度理解教材的本质呢?本文拟就此谈一些看法:我们要“勿让教材成为学生最熟悉的‘陌生人’”。
关键词:中考物理复习 教材 电流磁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2-0019-01
中考试题作为中考改革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试题的引领,学生答题效果的统计,既能反映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又能指导今后的学习和教学,甚至能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之向着彰显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发展。
1.学生错误与成因
(1)基于数据的理论分析
2018年该题南京市中考得分率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没有达到考查目标的要求。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选择A、B选项的考生中,达到了38.98%。这个现象反映了考生对运用奥斯特实验来验证电流周围有磁场的理解,并由此实验反过来论证若某导线周围有磁场就可以说明,导体中有电流通过。同理,选择A选项的考生可能也是运用这种反证思想来作出判断的。仔细分析后发现,这两种方法虽然实验现象以及反映的物理规律各不相同,然而对于判断题中甲图中导线内是否存在电流的都是基于证据的判断而展开的,其论证方法是相同的,即都是运用反证法。因此,基于这种思考,选择A、B选项的考生也还是具备一定的思维素养,只是思考问题时欠周密与严谨。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考生猜的因素存在。选择D选项的考生就说明了他们没有能够理解试题的意思,亦或对图(a)、(b)情境与图甲的关联是什么不甚了解;也有可能这部分考生中有些都没有做过类似实验,实验要表达的什么目的都不清楚。
(2)基于学生访谈的实证分析
中考结束后,对一些丢分的学生与教师我们进行了相关访谈。从访谈中发现:学生对《电流的磁场》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探究和学习不够,实验复习理解是处于对现象的机械记忆和解题思路方面出现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学生用固化的思维模式解题,认为给出的选项一般不会都正确,认为两种方法只可能有一种方法是满足要求,因而不敢选择C选项。这显然是一种投机心理,当然也反映了某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恰当的解题指导,使学生形成解题负面的定势。二是没有看懂图(a),学生对不完整电路的分析能力差。同时,也反映了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能只是提一提这个实验,而这个实验目的以及实验过程没有深入学习。三是教师脱离教材教学,用类似实验代替教材中的实验;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和学习不到位。教师没有“真”的带领学生“做”实验,对实验器材不熟悉。学生没有“真”的“懂”实验,知识迁移能力差。
2.教学启示与改进
中考命题以教材素材作为命题载体是正确引导初中物理教学的方向。通过上述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对物理教材的研究与使用、如何深入解读教材,并将其与课程标准要求实现匹配是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从中考复习的角度来看,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材中的现象给出图像的分析、实验的演示、理论的推导、插图的含义等内容进行深度教学与深度研究,不要让教材成为学生最熟悉的陌生人。由此,我们觉得在中考复习教学和复习备考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度教学。
(1)认真阅读教材,深度理解物理概念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物理教材的文本阅读不能像文科教材诵读,阅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到:首先字斟句酌,读懂教材重点。要求学生找出关键字、词、句,理清句子引导学生把握概念内涵与外延。
避免学生对一些重要的概念、规律和法则,只是将文字和公式背得烂熟,却不能领会其物理学意义,不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能体会学习物理的有用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给足学生阅读教材的时间,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
(2)扣紧考纲,回归教材
《物理课程标准》规定内容是中考试题的范围,中考试题的命题标准,教材是中考命题最好的素材库,无论什么样的考试,题目如何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考题都是基于学过的原理、规律、研究方法等。因此,教师在复习时要细研考纲,回归教材,深挖教材(包括教材中的插图和实验等),充分发挥教材生成的作用。勿讓教材成为学生最熟悉的“陌生人“。
(3)重视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思维
“磨刀不误砍柴工”,很多教师认为初三要上新课还要将两年的内容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很多时候都只是播放PPT讲实验,或是通过仿真实验室软件在电脑上完成,根本不做实验。学生没有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如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体现物理实验的最原始特征及其真正价值所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如何得以提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的使用,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注重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善思考、会变通,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继勇.立足基础 回归课本 探究创新 提升能力——2017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卷Ⅲ第23题赏析与启示[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15)
[2]唐绍波,蒲祖英,杨和宝.根植教材沃土 彰显学科素养——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测试新课标卷Ⅲ第34题评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