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03:16蒋薇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课自主学习高中

摘 要:高中阶段是一个培养逻辑性、注重动脑及实践、积累知识量的关键时期。高中数学重在多维思考、多角度理解问题,这种学习数学的习惯会在课堂上伴随学生自己的理解,跟随老师的讲解钻研数学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让孩子们从高中就学会做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是一个受益终身的好习惯,这也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本文重点提出对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及学生自身的要求,强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思维创新能力、数学应用能力等;同时,学生应依据个人不同学习习惯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自主学习

1.高中数学老师的课堂预习任务

1.1指导高中生正确的自主预习

针对高中生而言,课前自主预习是培养学生自护学习能力的基础。在预习方面上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数学老师应当传教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预习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例如布置一道下节课要学的数学题目,把科学的步骤过程和遇到问题时的简单思路告诉学生,公式用到了哪些,应该从哪里预习开始等等,学生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有一个基本的解题方向,从而不仅让同学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也提高了课堂的整体效率[1]。

1.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预习

在这种高中生数学预习的情况下,老师应该深知高中生的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有自己的一套逻辑理论系统,所以老师应该在布置作业同时给孩子们留下能开发学生想象里的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不但给学生预习提供了动力,同时也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相互交换彼此的解题思路,不仅课堂会很有气氛,还巧妙的培养学生们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避免了过于形式化的预习,让同学们充分体会不受限制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同学们主动学习。

2.预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2.1自主独立思考

高中本身就是一个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过渡期。所以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是保障听懂一节数学课的关键,也是保障学习过程中不被大家的思维固化的基本条件。在课下,同学们有一套独立思考问题的自我逻辑系统,带着自己的问题听课,如此,不仅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实现了在课堂上让同学们独立思考的目的[2]。

2.2培养多维思考的习惯

数学教学坚持让学生独立思考是为了达到让每一个学学生都有自己的解题思路,掌握自己对数学题的理解程度,这对今后的学习会产生很深邃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使得外界的诱惑无处不在充斥着今天的教育,唯有培养好自己的学习习惯才不会被外界因素所干扰。数学课是一门抽象理解的科目,单纯老师的讲解不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记忆,唯有引导学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结合老师的引导才能充分的数学题目中的精髓和重点,所以培养多维思考能力是自主学习环节的重中之重[3]。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与创新能力

3.1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应用和实践对高中生而言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高中生对自主学习能力差,控制力不强,更有甚者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样一来,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还会讨厌学习。所以数学老师前期应该引导高中生从细节入手,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点呵基本逻辑能力外,培养自我创新能力,学会举一反三,带领学生一起从生活中的实例发现问题,比如带领大家在课堂上学习一章新课时,引发大家的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大家用数学知识应用于专业技能实践中,从而培养高中生在解决生活实践问题中的应变能力。这样一来,学习数学不仅是在课堂解题时能发挥作用,在生活中也能让同学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对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有极大帮助[4]。

3.2提高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被碎片化信息充斥的数据时代,传统数学观念和思考方法已经存在很大局限性,尤其现代高中生的思维方式更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例如多媒体教学、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在局限于写写画画,他们可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思维不受限制,從而在课堂上碰撞出更多可能性。当然,这少不了老师的引导。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也有助于高中生观察能力,在课堂讨论中创造性的解决问题[5]。

3.3学生家长教师相互配合

高中阶段的数学,大部分家长都急于求成,只在意孩子的成绩,不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这反而会让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所以,对高中生最好的家庭教育是鼓励式学习:学生在学校有老师看管,在家高中阶段的海子一般不希望有人强迫着学习,所以家长们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及压力让孩子产生自主学习的意愿。老师在学校扮演的角色也应是良师益友,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进步,产生积极的体验感,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共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结语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习惯便是培养综合能力的第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起点,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老师应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目的,快乐的、有方法的自主接受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学习兴趣是不可或缺的。当然,除此之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会让更多高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求知态度,在今后的人生中找到人生乐趣、人生方向等,让更多适应未来社会形态的人才展现风采。

参考文献

[1]张天交.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1(35):24-25.

[2]许久敏.自主学习是学生打开数学大门的钥匙[J].学周刊,2011(4):31.

[3]方军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4(10):22.

[4]李波.高中数学预习的重要性与有效指导策略[J].学科实践,2018(2):220.

[5]许梅芳.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55-56.

作者简介:蒋薇(1990—),女,甘肃定西人,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课自主学习高中
有趣的数学课
讨厌的理由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