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动”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9-09-10 02:46杨月桂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13期
关键词:狐狸儿童课文

杨月桂

语文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放在首位。热爱是发自内心的爱,首先应当建立在愉悦感之上,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挑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动”中成长,切身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是语文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小学阶段的儿童往往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形象化的教学,可以将课文中所写的景、物、人的形象真切地再现出来。教学时如果让学生通过动手尝试,亲身实践的方式来学习,那么学生一定会非常乐意接受新知识。如果课文中描写的物体是儿童陌生的,那么只要实物一出现,学生则会豁然开朗。如教学“梧桐树叶像手掌”,就可以出示一张梧桐树叶,让学生张开小手掌比一比,学生一看就明白。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我就请学生带来一颗颗、一串串不同颜色的葡萄,学生在学习时看到这些葡萄,头脑中立刻呈现出“到处挂满葡萄”的景象,下了课还能亲口尝一尝,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在教学一些有关自然景物的课文时,我就尽量多的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比如教学《春天的小雨沙沙沙》这篇课文时,我就领着学生到教室的阳台上观察雨的样子,到操场上尝尝雨的味道,感受下雨的情景,使学生融入了自然界,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掌握了课文的内容,激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再如教学《种子》这课后,我让学生在周末与家长一起去收集种子,接触大自然,做个有心人,然后把收集到的种子分类并配上文字说明(收集时间、地点、种子名称、颜色、形状等),在課堂中展示。学生自然而然就对种子产生了兴趣,加深了印象。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坐在课堂里单纯的讲、听、记所难以企及的。

表演也是形象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喜欢表演,如果让学生担任课文中的角色,做一些动作,可以加深学生对角色的理解,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老虎和狐狸,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老虎的凶残、狐狸的狡猾,都被学生表演得淋漓尽致,在表演中学生不仅能轻松地理解课文中的语言,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也得到了训练。

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学生做一些爬树的动作学习“攀”,两个人背靠背学习“坐”,用手摘花学习“采”。这样既便于记忆字形,又便于理解字义,还能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 学习情感化,让学生在动中怡情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促进儿童心理品质、智能及个性和谐发展,一旦儿童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主动深刻。

语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是催化剂,以教师的热情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引入所要学习的情景之中,从情感上扣住学生的心弦。在教学过程中,更要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创设情境,让他们通过亲身的感受来发现美,领略美。如教学《火烧云》,我带领学生观察天空中各种形态的云,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后,学生在读课文中更能体会到火烧云之美,还能感受到天空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三、 实践生活化,让学生在动中感悟

陈旧的教法使语文课内外始终有一层无法攻破的壁垒,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严重脱节,而我们的新大纲则比较注重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归大自然中,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认识世界,学习语言,丰富知识,在活动中感悟生活。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名篇都取材于自然,所以让学生去大自然中学习,更能使学习贴近生活。在教学《爬山》一课时,征得家长的同意后, 在周末我带着学生去爬山,那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飘落的树叶……无一不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也真正体验到文中“父亲”说的话:“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更好的交际,通过语文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宽了创造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在教学完古诗后,学生也想当诗人。当他们看到清洁工人打扫卫生时,有个学生想到了“讲卫生,爱环境,我们共同来创卫。垃圾堆,苍蝇飞,清完垃圾就OK。一口痰,细菌多,吐痰包纸扔纸箩。香蕉皮,滑又脏,乱扔蕉皮不应当。小宠物,随地拉,粪便装袋笑哈哈。创卫你我一起来,共建佛冈好家园。”的句子,虽显稚嫩,但我们可以看出这正是学生从生活中得来的灵感,感悟到的东西远比死记硬背的要多得多。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他们也会感到无限的快乐。

四、 思维创造化,让学生在动中求异

我们的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造资源,只有重视创造思维的发展,儿童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多角色考虑问题,在课堂上敢想、敢问、敢说。

小学生思维活跃,在学习中运用创造性思维,能使语文教学情趣横生,引人入胜。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我就问: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儿子,你又会怎么做?学生思路开阔,犹如感同身受。这样更能体会到文中的思想感情。

如果遇到问题,我还经常鼓励学生要敢于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以后,我请学生续编故事。学生都说最后狐狸成功欺骗了老虎,在森林里耀武扬威,而只有一个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老虎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对于狐狸的花言巧语,不会完全相信,很快就会明白过来的,最后狐狸还是难逃一劫。他的这番与众不同的见解,正是他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结果。在逐渐学会理性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只有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动起来,才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才能真正地喜爱语文,当学生感受到了“动”的乐趣,也就是我们语文改革成功之时。

猜你喜欢
狐狸儿童课文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狐狸和猫
狐狸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狐狸便当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