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学习中的记忆技巧

2019-09-10 01:46李娜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极地记忆法口诀

李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特别是在新高考的“3+1+2”模式中,有地理的组合占相当大比例。该学科被称为是“文科中的理科”, 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都需要通过学生的记忆才能完成。地理知识点繁多,涉及面也相对较广,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各种方向、规律复杂,学生记忆过程中容易搞混,所以,此刻找到合适的记忆方法、记忆技巧对学生地理知识点的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

1 类比记忆法

南北极点上空观测地球,地球的自转方向:南极点上空看顺时针;北极点上空看逆时针。感觉很简单,总结出来就是:南顺北逆,但后面又学习很多洋流的,气旋反气旋的都有这个顺逆的记忆,学生容易搞混。南纬用“S”表示,则可利用“S”笔画的笔锋走向,则笔画顺势就是顺时针走半圈。同样的,北纬用“N”表示,也是把它包起来,则变为逆时针走半圈。这样既形象,也减轻了记忆负担。

三圈环流之间是高压低压相间分布,然后风向自然就是高压指向低压,再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就形成了每个风带的风。优秀的接受快的学生就自然可以画图推出来,但一到做题难免还会出错,理解较差的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同样类比的方式,借助小时候画的简笔画,按笔锋方向,画出来北半球的三个风带的风向,从北到南(闪电图则是从上到下)依次为:极低高压带到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的极地东风——东北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到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盛行西风带——西南风,副热带高气压带到赤道低气压带之间的信风带——东北信风南半球则与北半球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这样记忆又准确又快,考试也不慌张还节省时间。地转偏向力的记忆,前辈们也都总结了很多了,这里面我用了一个简单的类比口诀:“男左女右”——“南左北右”。

其实,像这样的类比记忆法还有很多,我也是在学生时期学习地理和教学这几年摸索出来的,善于和身边的事例对比,你会发现别样的天空。

2口诀记忆法

不得不说,顺口溜一直对我们的记忆有很大的帮助,像我们初中记省级行政区的口诀、前人总结出来的“九九歌”等都对我们地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里,我举几个高中必学的知识点的例子来说明。

(1)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四至五月南岭南,六月静止江淮间, 七八跳到华东北,长江中下是伏旱,九月又回江南岸,十月撤入南海间。(4-5 月我国雨季在华南,6月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此刻是长达一个月的“梅雨”,7-8月到达华北和东北,长江中下游确是受 “副高”控制,为“伏旱”天气。9月雨带南移,速度较快,又回到华南地区,10月从我国大陆撤出,我国雨季结束。)

(2)夏季索马里地区的洋流也是容易考察的内容,此时离岸风的影响,盛行上升补偿流,则为寒流,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记住, 直接让他们记“夏索寒”(夏季索马里沿岸为寒流)

(3)地质构造,背斜与向斜:背上拱,成山顶;向下凹,成谷盆。背斜顶,受张力,易侵蚀,成谷盆;向斜底,受挤压,质坚硬,成山地。(背斜岩层上拱,但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则是岩层向下弯曲,反而更坚固,不易北被侵蚀,最终两侧被侵蚀的岩石碎屑堆积在这里反而形成山地。)

3 规律总结记忆法

所有的等值线,比如:等温线、等高线、等压线、等深线……一旦发生弯曲,都会与一些自然、社会现象相关,这也体现了地理各要素间的整体性。当然,这也是高考最容易考察的内容,如果每种等值线都总结一种规律,无疑是加重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且使得地理学习难度增加,所以,找到他们之间的共同规律,一劳永逸。那么规律是什么呢?总结一句话就是“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就是说,等值线往高值区域凸,则本身的数值较两侧低;等值线往低值区域凸,则本身数值较两侧高。所有的等值线都适用,大家大可试一试,这一规律对我带过的几届学生都帮助很大。以等温线为例:

A 点往低值区域凸,B 往高值区域凸,直接看出来:TB<TA然后,我们可以作一辅助线,发现 B 温度在 9℃~10℃,而 A 为10℃~11℃,明显 TB<TA,这个图相对简单,优势不太明显,但当在复杂的图中,也没有明显的数值,等值线大小判断也能一目了然。

总之,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记忆,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更能事半功倍,希望以上方法和技巧能對你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极地记忆法口诀
可怕的极地雪融
“笨苹果”的单词记忆法
极地之星
巧记乘法口诀
三八等于多少
超级记忆法 等4则
口诀法解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