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平 廖芮
摘 要:图书馆具备稳定的信息发布能力,并且具备高度可信性,非常适合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长期运营的开放式RIM分享渠道,由专业人士负责维护,为用户提供规范化的元数据并完成搜索、整合、分析和联想等高级功用。
关键词:科研信息管理;高校图书馆;数据服务
一、科研信息管理的背景介绍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各领域数据的收集、利用和存储提供了环境支持。我国各大高校中,随着数据监控分析的不断深入,一项崭新的数据服务正悄然崛起并受到图书馆机构的关注,即科研信息管理(Research Information Management),简称RIM。RIM是一项针对科研管理需求而展开的数据服务,凭借数据挖掘分析其背后价值,加强高等教育领域的科研管理水平和科学决议的效率。大部分科学研究者都认可RIM的重要性,但对其认识还很模糊,多数文献混淆了其与“大数据”的概念,部分图书馆结构对其也只是初步认识,总之,RIM虽然不算是什么新兴研究领域,但也依然具备继续深入探讨的价值。
二、高校图书馆RIM服务的优势
1.构建数字资源平台,保障RIM数据的可访问性。科研是一项综合活动,涉及到人力财力物力各种方面,因此导致了管理模式上的分散。有数据显示,某高校的IRM数据分别储存于不同的供应机构中,如投资商、经营商、物业和统计局等机构中,虽然都可以公开进电子查询和数据下载,但并不具备系统上的关联性,欠缺综合规划,只是一个个独立的数据库,并不利于科研探究。要进行科学系统的科学研究,必须将各个机构的数据库统一筹划,对其进行综合集成、深度分析。而图书馆机构的存在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图书馆馆藏丰富,包含丰厚的数字资源构建经验,能够借助自身信息攫取、核对、标注、集成化处理等优点,创设一个统一的公开化RIM数据服务系统,把大量离散的跨系统数据进行高速有效的整合,并经过视觉设计、功能分类等实现个性化服务,让所有访问图书馆的老师和学生都得到满意的数据探寻结果,进而以庞大的数据样本为基础提炼出客观的RIM报告,解放了高校管理人员在学科知识与知识出版研究的巨大时间和精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对科研项目成果进行公平、理性、的深度评价,最大限度地提高科研效率。
2.通过知识管理实现RIM数据的可用性。元数据的作用是建立数据文件、发布数据资料、浏览数据信息、分析数据结果等等,是进行一切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如果缺少了元数据,就很难获得原始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当下广泛应用的分管式科研体系和各类型数据库中的元数据记录格式存在极大差异,例如作者元数据的记录,存在语种(中英文)、缩写方法、拼写习惯等等多种不同描述模式。因此要实现RIM的合理利用,需要先给记录工作设置一个统一标准,将元数据进行线性连接,这个项目需要投入大量实践,而且十分依赖专业的知识管理能力。然而当前进行数据管理的工作人员多维行政人员或学院科研助手,在部分高校当中,该项工作岗位则由勤工助学的学生来担任。這些人的共同特征是普遍不具备知识组织基础和数据合成能力,图书馆作为专业的管理机构,可以借助文献标引工作来实现元数据规范化的延伸,只要设立专门的岗位进行定期统计,就可以保障元数据的资料连续性和长期维护。国外有部分高校已经开启了针对元数据管理的项目,图书馆工作者在填充专业数据库数据的同时,可以建立高质量的元数据,例如主题关键词等等。但它存在一个弊端就是无法长期保存,需要对元数据另外备份,以供科研者反复使用。
3.通过开放获取提升RIM数据的可信度。介于技术限制,科研进度和成果相关的RIM数据只发布在少量专业机构网站中,或者由研发者本人发布在个人空间,使得大量RIM数据欠缺统一的共享平台,导致相关数据缺少时效性,并逐渐丧失权威度和信服力,而图书馆的机构特殊性就可以满足这个平台需求。图书馆具备稳定的信息发布能力,并且具备高度可信性,非常适合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长期运营的开放式RIM分享渠道,由专业人士负责维护,为用户提供规范化的元数据并完成搜索、整合、分析和联想等高级功用。技术支持的条件下,平台可以结合Web2.0的概念和技术,搭建起互动式科研交流和知识分享的系统,加强科学研究者个体与互联网之前的交流和进步,过滤大数据的不客观信息,提升学术研究的真实性。
三、结束语
借助图书馆平台发展科研信息管理数据服务,不但可以实现全方位知识成果的历史统筹,还有助于现代知识分子协助科研审核和学识发现传播的社会职能,让图书馆融入科研工作,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最终得到决策者的认可和支持,保障图书馆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