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涛 王舒雅
【摘要】为了考察不同类型的祖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辽宁省沈阳市某小学一、二年级小学生20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部分儿童与祖父母有较长时间的接触且祖父母对儿童的养育行为多于管教行为;2.不同祖父母教养类型下儿童社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指导型教养方式下儿童的社会能力最好,专制型教养方式下儿童的社会能力最差。
【关键词】祖父母教养方式;社会能力;儿童发展
一、问题提出
当今社会,有越来越多的祖父母参与到孙子女的教养和陪伴中,更多的核心家庭出现了祖父母养育的教养模式。祖父母作为儿童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此,祖父母教养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领域。
根据中国老龄中心的调查,在被访的城乡20083名老人中,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的老年人比例高达66.47%,隔代抚养孙子女的女性老年人城乡分别高达71.95%和73.45%。在隔代抚养如此普遍的情况下,祖父母教养在儿童成长中起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祖父母养育影响儿童的生活习惯、社会能力、性格养成等重要方面。
以往研究中,对祖父母教养的关注更多地投向了留守儿童,而实际上,在城市非留守儿童的成长中,祖父母教养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以城市儿童为被试,探讨祖父母教养方式对其社会能力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随机选取辽宁省沈阳市某小学一二年级200名学生及其祖父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其中男生87人,女生113人。
(二)研究工具
祖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本研究使用裴丽颖和张文新修订的父母行为问卷(PBR),改变主谓称呼而来,改为祖父母报告版。问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儿童的年龄、性别、年级以及与祖父母相处的时间和频率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祖父母具体教养行为的调查,问卷包括养育和心理压力两个维度。采用3点记分,养育维度得分越高表示祖父母给予的温暖和关爱越多;心理压力维度得分越高表示祖父母给儿童的心理压力越大,对儿童的要求、管束越多。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养育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心理压力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
儿童在学校期间的社会行为,采用Hightown等人编制的教师-儿童评价量表(The Teacher-Child Rating Scale)测量儿童在学校中社会能力的表现,包括学校适应问题和学校适应能力两个方面。本研究采用了由Chen等人重新修订的版本,共16个项目,3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会能力越强,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1。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回收问卷,采用 SPSS17.0 录入和分析数据。
三、研究结果
(一)祖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特点
儿童与祖父母相处频率。对祖父母与儿童相处的频率进行描述统计发现:(1)祖父母与孙子女居住的频率:有37.2%的儿童每天都与祖父母住在一起,只有6%的儿童从不跟祖父母住在一起,也就是说有90%的儿童在一周中至少有一天与祖父母住在一起,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儿童都与祖父母有较长时间的接触。(2)祖父母接送孙子女上下学频率:30.6%的祖父母每天接送,41%的祖父母从不接送;(3)祖父母单独带孙子女户外玩耍频率:多数祖父母能够偶尔单独带孙子女户外玩耍,占40.4%。
虽然儿童与祖父母相处时间较长,但是只有21.8%的祖父母经常独自带儿童出去玩,这也可以说明目前我国祖父母养育的模式中,祖父母更多地承担了在生活起居方面照顾儿童的角色,很少负责儿童外出活动,儿童外出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更多还是由父母亲带领。
1.祖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对祖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养育和心理压力)得分进行分析,平均和标准差分别为25.18±3.85和14.25±3.34。进一步对这两个因子进行比较,发现祖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养育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心理压力因子得分(t=14.04,f=199,p<0.01)。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养育行为显著多于心理压力行为,也就是说祖父母对孙子女的温暖、关心和爱护多于对孙子女的要求、管束。
2.祖父母教养类型的特点。根据Schludermann教养方式分类方法,将养育量表得分和心理压力量表得分与中位数进行比较将祖父母教养类型分为四种,得到指导型教养方式30人,溺爱型教养方式73人,专制型教养方式64人,忽视型教养方式33人。由此可见,采用指导型教养方式的数量较少,占被试总数的15%,采用溺爱型教养方式的被试数目最多,占被试总数的36.5%,专制型教养方式被试占总数的32%。
(二)祖父母教养类型与儿童社会能力之间的方差分析
为了考察祖父母教养类型对儿童社会能力的影响,以祖父母教养类型为自变量,以儿童社会能力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祖父母教养下儿童社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F=8.70,p<0.001)。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指导型教养方式下儿童的社会能力最好,而专制型教养方式下儿童的社会能力显著低于指导型、溺爱型和忽视型教养类型。
四、讨论
(一)祖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首先,即便儿童不与祖父母在一起住,大部分的儿童都与祖父母有较长时间的接触,但是只有少数祖父母独自带儿童出去玩。这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祖父母的教养模式中,祖父母以辅助年轻父母为主,更多地承担起了在生活起居方面照顾儿童的角色,陪伴儿童外出活动等各种休闲娱乐更多还是由父母亲完成。其次,祖父母教养模式的养育维度得分高于心理压力维度得分,即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养育行为多于心理控制行为。这与国内已有的研究结论一致,裴丽颖研究发现祖父母在教养孙子女时表现出了更多的温暖和关爱,而不是要求、管束和控制。祖父母对孙子女更多的是“隔辈亲”的行为表现,即重养育轻教育。最后,祖父母教养方式中采用指导型教养方式的数量较少,采用溺爱型教养方式的被试数目最多。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在祖父母教养方式中,难以权衡爱与规则,祖父母对孙子女往往具有更多的爱,进而形成溺爱型教养方式。
(二)祖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能力的影响专制型祖父母教养方式下儿童社会能力显著低
于其他三种教养类型。专制型祖父母过多采用严厉批评等方式管教孙子女,却极少给予儿童关心与爱,儿童感受不到祖父母对自己的鼓励与支持,严重影响了其安全感、归属感、勇气等儿童积极性格特质的形成,进而影响儿童社会能力的表现。指导型祖父母教养方式下儿童社会能力最好。指导型祖父母在教育孙子女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平衡爱与规则,给予孙子女足够的爱与尊重,同时对儿童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则,有利于儿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及良好的社会能力表现。
五、结语
总而言之,第一,大部分儿童与祖父母有较长时间的接触且祖父母对儿童的养育行为多于管教行为;第二,指导型教养方式下儿童的社会能力最好,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社会能力最差。
注: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初入学儿童学校适应早期影响因素探索”(课题批准号:W201610)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晶晶.祖辈、父辈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情绪适应的关系:气质的调节作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汪萍,宋璞,等.隔代撫养对1-3岁婴幼儿智能发展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2).
[3]裴丽颖.祖父母参与教养特点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5.
[4]夏敏.父母养育行为与儿童意志控制在儿童社会能力中的作用:从4岁到7岁的追踪研究[D].东南大学,2017.
[5]孔屏.祖父母教养与孙子女情绪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