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区块链重塑全球金融生态

2019-09-10 07:22黄奇帆
全球化 2019年12期
关键词:科技金融区块链数字化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技术革新和数字化经济的全面兴起,让科技由最初的工具角色转变成驱动金融变革的中坚力量。数字化的五全基因与金融业不断碰撞融合,不仅改变了个人间、企业间、国家间的清结算方式及主权货币发行机制,还大幅提升了产业链运营效率,带来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展望未来,量化投资和智能投顾、人工智能定价和理赔核算、金融云服务、区块链存证等新金融业态正不断进化,将引领金融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关键词:数字化 区块链 科技金融 贸易清结算 货币发行

作者简介:黄奇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政府原市长。

一、数字化的构成与颠覆性作用

数字化主要包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技术。而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将数字化平台用人来类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就像人类的神经系统,大数据就像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皮肤以及器官,云计算相当于人体的脊梁。没有网络,五脏六腑与脊梁就无法相互协同;没有云计算,五脏六腑无法挂架;而没有大数据,云计算就是行尸走肉、空心骷髅。有了神经系统、脊梁、五脏六腑、皮肤和器官之后,加上相当于灵魂的人工智能——人的大脑和神经末梢系统,基础的数字化平台就已经成型了。而区块链技术,可以从脱氧核糖核酸(DNA)层面提升人的大脑反应速度、骨骼健壮程度、四肢操控灵活性。数字化平台在区块链技术的改造之下,基础功能和应用将得到大幅度扩展。

数字化之所以能够颠覆传统,就在于它所拥有的五全基因:全空域、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和全价值。所谓“全空域”是指:打破区域和空间障碍,从天到地,从地上到水下、从国内到国际可以泛在的连成一体。所谓“全流程”是指:关系到人类所有生产、生活流程中每一个点,每天24小时不停地信息积累。所谓“全场景”是指:跨越行业界别,把人类所有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场景全部打通。所谓“全解析”是指:通过人工智能(AI)的收集、分析和判断,预测人类所有行为信息,产生异于传统的全新认知、全新行为和全新价值。而所谓“全价值”是指:打破单个价值体系的封闭性,穿透所有价值体系,并整合与创建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价值链。

数字化具有的五全基因与任何一个传统产业链结合起来,就会形成新的经济组织方式,从而对传统产业产生颠覆性的冲击。与工业制造相结合,就形成工业制造4.0;与物流行业相结合,就形成智能物流体系;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就形成智慧城市;与金融结合,就形成金融科技或科技金融。在与金融相结合的过程中,数字化拥有的海量信息、计算能力、共识机制,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安全性,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坏账率和风险。

二、区块链技术的功能意义

(一)区块链技术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0 月24 日中央政治局第1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党中央对区块链技术及其集成应用的前瞻性部署,彰显了区块链技术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如果说云计算、人工智能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大数据让生产资料分发更高效,那么区块链将可能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从更大视野来看,人类能够发展出现代文明,是因为实现了大规模人群之间的有效合作。在此基础上,区块链技术也可能通過新的信任机制大幅拓展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

(二)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

区块链技术主要运用了密码学原理、共识机制、数据存储原理。实现四大功能:一是分布存储。传统的信息存储尤其是金融信息存储是中心化的,比如账本存在银行服务器上,资金的转移只要在服务器上做记录就可以。为了安全,银行可以设立多个灾备服务器进行分布式存储,但总体上仍能被改变,不够安全。区块链基于去中心化思路,账本记在每一个人的账本上,在电脑或是手机里建立一个钱包,每一笔资金转移,都要在参与这个服务的每一个人的钱包上记录一笔,安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二是点对点传输。以前信息传输是终端对服务器,服务器是中心,终端是多点,终端间不相互传递信息,信息是终端向服务器多点对一点。在区块链技术中,信息传输是点对点,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它们都不是中心,而都是平等的节点。三是共识机制。通过算法实现共识,比如工作量是用挖矿的模式来进行衡量。四是文件加密。原来计算机处理的信息都是明文的,而通过加密算法,使之成为加密文件,保护数据不被非法窃取、阅读。

(三)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从应用视角来看,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理论上说,可以应用到支付清算、票据、保险等金融领域以及供应链管理、工业互联网、产品溯源、能源、版权等实体经济领域。例如,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解决方案,为实现社会征信提供全新思路;利用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可以打通监管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

但是,区块链技术毕竟尚处于早期萌发阶段,其理论基础、应用场景、技术安全、标准监管等还需大量完善,还不能大规模广泛使用。区块链核心原理之一是去中心化、安全,但这在相当长时期内是不可能实现。比如,有一项服务有1000万人在使用,理论上区块链应该建立1000万个节点,如果A给B转了100元钱,以前服务器只改变一个或几个服务器信息,现在需要1000万次的信息修改和存储,存储空间、存储时间、能源消费提升了1000万倍,耗费了巨大的社会资源和时间。地球资源是短缺的,时间是不可逆的,因此这个缺陷在短期内看是灾难性的。目前,比特币的钱包已经需要占用几百G的存储空间,一般的手机都无法使用,普通台式机的硬盘也不行。进行一次比特币转账,根本无法实时到账,必须长时间对大量节点进行存储才能完成。因此,无论是改变世界的能力,还是区块链本身的能力,作为存储方式和信息传递模式的一种,区块链在短期内与互联网的发明、存储材料硅的发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明相比都还有较大的距离,都不足以同这些划时代意义的技术相抗衡。

在短期内,区块链技术只适合少数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对时效没有任何要求的行业来进行低频度使用。比如,文物的数字身份证,将所有收藏品建立一个区块链的系统。尤其要注意的是,区块链不能和虚拟货币划等号,虽然区块链技术和虚拟货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目前的技术机制来看,采用区块链技术不可能实现实时转账,将耗费大量存储资源。数字货币为了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其核心技术不会只是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一定会作为国家主权货币,由国家背书才会有信用,才能得到广泛承认。它也应该是多种技术整合形成,做到既安全、稳定,又可以规范化管理,同时还可以实现实时到账,方便支付。

国家认真研究区块链技术,并不会推动全民炒币,更不会鼓励发行“空气币”搞诈骗,而是通过把区块链技术研究透,用于社会管理和能力提升。一旦作为国家主权货币的数字货币出台,这些破坏数字货币的信用和声誉的虚拟货币一定会被清理殆尽。因此,国家重视区块链技术,重视数字货币,恰恰不是币圈的大好机会,而是币圈的末日就要到来了。

三、数字化、区块链与金融结合可能带来的变革

区块链虽然有其短期内不能回避的劣势,但展示的前景是美好的,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可以逐步探索实践,可以作为技术组件参与到变革之中。比如,结合数字化拥有的五全基因,区块链技术与数字化金融碰撞以后,将可能重塑全球的金融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颠覆全球个人支付方式

在数字化浪潮来临之前,我国个人支付主要通过纸币、储蓄卡、信用卡来完成。2002年,在合并了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和18家城市(区域)银行卡网络服务分中心的基础上,我国组建了银联公司。银联创立之后,自主建成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推广了统一的人民币银行卡标准,在传统支付领域发展迅速,促进了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但在创新支付领域如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二维码支付等方面进展缓慢。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应用普及,基于手机的支付方式走进了生活的每个角落,新的支付方式已经占据主流地位。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方式已经覆盖14亿人。从线上到线下,从家庭日常水电气话费支付到交通、旅游、酒店、餐饮,移动支付凭借其高效便捷的支付体验,打破了传统支付方式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性。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约39万亿美元,而美国则是1800亿美元,差距達到数百倍。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逐步渗透,个人跨境转账的底层技术实现方式也开始被改写。过去,个人跨境转账需要跨越支付机构、银行和国际间结算网络,整个过程由于串行处理而效率低下。而现在,区块链技术可以作为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接口技术。跨境汇款中的多方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汇款报文传递给各参与方,从而实现多方协同信息处理,将原本机构间的串行处理并行化,提高信息传递及处理效率。目前已有部分企业运用区块链技术开展个人跨境支付服务,实现了任意两种货币间的无缝兑换,并且安全透明、全程可追溯。

(二)重塑贸易清结算体系

在数字化时代,不仅需要改变个人支付方式,企业间、国家间的支付结算方式也需要进行重塑。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外汇结算时,会面临是两国货币直接支付结算,还是以美元为中间价结算的问题。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之前,人民币跨境清算高度依赖美国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系统和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SWIFT成立于1973年,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报文交换服务与接口软件,覆盖200余个国家,拥有7500家直接与间接会员。目前SWIFT系统每日结算额达到5万亿至6万亿美元,全年结算额约2000万亿美元。CHIPS是全球最大的私营支付清算系统之一,于1970年建立,由纽约清算所协会经营,主要进行跨国美元交易的清算,处理全球90%以上的国际美元交易。SWIFT和CHIPS汇集了全球大部分银行,以其高效、可靠、低廉和完善的服务,在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加速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流通和国际金融结算、促进国际金融业务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高度依赖SWIFT和CHIPS系统存在一定风险。首先,SWIFT和CHIPS正逐渐沦为美国行使全球霸权、进行长臂管辖的金融工具。从历史上看,美国借助SWIFT和CHIPS系统发动了数次金融战争。2006年,美国财政部通过对SWIFT和CHIPS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欧洲商业银行与伊朗存在资金往来,美国随即以资助恐怖主义为借口,要求欧洲100多家银行冻结伊朗客户的资金,并威胁将为伊朗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列入黑名单。随后全球绝大部分银行断绝了和伊朗金融机构的所有业务往来,伊朗的对外金融渠道几乎被彻底切断。2014年乌克兰危机中,美国除了联合沙特将石油价格腰斩外,更威胁将俄罗斯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随后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经济受到严重负面影响。其次,SWIFT是过时的、效率低下的、成本极高的支付系统。SWIFT成立46年以来,技术更新缓慢,效率已经极为低下,国际电汇通常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到账,大额汇款通常需要纸质单据,难以有效处理大规模交易。同时SWIFT通常按结算量的万分之一收取费用,凭借垄断平台获得了巨额利润。

所以,在当前数字化浪潮的大趋势下,依托技术更新缓慢、安全性难以保证的SWIFT和CHIPS系统是没有前途的。在大数据平台、区块链技术的驱动之下,构建形成一个新的清结算网络已经成为当前许多国家的共识。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集体维护、可靠数据库、公开透明五大特征,在清结算方面有着透明、安全、可信的天然优势。目前全球已有24个国家政府投入并建设分布式记账系统,超过90个跨国企业加入到不同的区块链联盟中。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正在研究建设类似SWIFT的国际加密货币支付网络来取代SWIFT,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区块链平台正在通过区块链试水跨境支付,用实际行动绕开SWIFT和CHIPS全球支付体系。

未来,建立全球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清算系统势在必行。一方面可以摆脱单一中心化的金融霸权行为,促进各国的金融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国际间资金结算的效率,提升世界普惠金融水平。

(三)改革全球货币发行机制

货币是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交换关系所必不可少的媒介。原始社会没有货币,通过皮毛、贝壳等稀缺的物质来进行交换,但交换的媒介始终无法统一,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社会开始以黄金、白银或铜币等贵金属作为货币中介。工业社会后,商品价值量越来越大,用黄金等贵金属作为货币难以承载巨大的交易规模,纸币随之出现。20世纪80年代,货币的电子化越来越发达,电子钱包、信用卡、储记卡、手机支付迅猛发展。时至今日,以比特币、Libra、央行数字货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开始出现,货币迎来了数字化时代。

那么货币发行的基础是什么呢?以前货币依靠金、银等贵金属作为锚定物。20世纪70年代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货币发行的基础变成了与国家主权、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收入相挂钩的国家信用。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通过美元垄断了全球石油美元结算和大部分国际贸易结算,美元成为了事实上的“全球货币”。

然而依赖主权信用发放的货币也面临货币超发等问题。1970年,全球基础货币总量(央行总资产)不到1000亿美元;198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3500亿美元;1990年,大约是7000亿美元;2000年,大约是1.5万亿美元;2008年,变成了4万亿美元;到2017年底,达到21万亿美元。尤其是近10年来,美国为了摆脱金融危机,通过国债投放货币来刺激经济发展,导致政府债务总量从2007年的9万亿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22万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的GDP。如果美国债务持续攀升,到期债务和利息消耗掉所有的财政收入,美国沒有信用再发国债,融资能力将会减弱,一次新的全球金融危机将不可避免。

如何改变货币超发的局面?在金本位崩溃之后,世界各国一直没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虽然有学者呼吁回归金本位,但受限于黄金储量,回归金本位显然不太现实。在数字时代,有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发行比特币、Libra挑战主权货币。这种基于区块链的货币脱离了主权信用,其实质并没有去中心化,发行基础无法保证,币值无法稳定,难以真正形成社会财富。对主权国家来讲,最好的践行货币国家发行权的办法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在全球央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过程中,除了要提高便捷性、安全性之外,还要制定一种新的规则,使得数字货币能够与主权的信用相挂钩,与国家GDP、财政收入、黄金建立适当的比例关系,通过某种机制,遏制滥发货币的局面。

目前,我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DCEP)是基于多种技术推出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区块链技术是其中一种。DCEP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DCEP兑换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DCEP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流通中现金(M0)的替代。它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DCEP可以实现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四)提高产业链运营效率

5G时代,除了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之外,智能家居、汽车乃至工业制造设备等各类终端都能够智能化并接入到互联网中。数字平台将进一步进化为万物互联平台,带动人类的互联网产业从to C型的消费类互联网发展为to B型的产业类互联网。其中,科技金融可以连接数据平台、金融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帮助各方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运行效率以及降低运行成本。科技金融的发展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互联网+金融”,有条件的数字化平台公司,围绕自身产业链筹建非银金融机构,独立发展金融业务。另一种是“金融+互联网”,金融企业根据产业链发展需要构建数字化平台。前几年经济有些脱实向虚,许多工商业企业、非金融企业热衷于跨界运作,以至于金融业杠杆叠加、风险累积、乱象丛生。未来,数字化平台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最合理、最有前途的模式是数字化平台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有机结合,形成数字金融体系。各类机构在其中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数字化平台链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掌握真实的交易信息,可以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解决供应链上存在的信息孤岛、数据可信传递、隐私保护等问题,提升全链条融资效率,降低业务成本。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数字化平台把控好资金来源、杠杆比率,就能大幅度降低风险,获得合理的利润,还能有效发挥普惠金融功能。

责任编辑:谷 岳

猜你喜欢
科技金融区块链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科技金融实践中的经验、误区与路径导向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科技金融内含机理与体系界定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