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我家那闺女》《女儿们的恋爱》《女儿们的男朋友》《妻子的浪漫旅行》等同类型综艺节目集中播出,并在收视成绩、话题度上都有不错的表现。这标志着新的节目类型——观察类综艺走红。
这些热播的观察类综艺都聚焦代际沟通、恋爱困境、婚姻焦虑等社会话题,也成为继户外竞技类真人秀、慢综艺、亲子综艺后,集中爆发的新综艺类型。节目走红的背后,究竟挑动哪些公众情绪?又面临怎样的问题?
“离有个女婿又远了一步”
演播室的屏幕上,播放着演员袁姗姗的生活片段。尝试煎鸡蛋,收拾房间,去超市采购,为朋友们的到来准备食材。与此同时,袁姗姗的父亲坐在演播室,指着屏幕上正在做家务的女儿,调侃道:“她煮饺子就不会,我那天听她跟她妈妈打电话,问怎么煮”“她拿菜刀就拿不好”“她第一次煎鸡蛋”。
这是在播综艺《我家那闺女》的片段。节目中,四位明星的父亲坐在演播室观察女儿的生活状态。这种形式之所以被称为观察类综艺,是因为节目分为演播室和户外两个空间,由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组成。
在电视评论人杨智帆看来,中国综艺一大特征是“扎堆”。“每个阶段都会有比较流行的节目出现,有一个试水成功的案例出来之后,市场就会认可,平台,商业客户会追着这个模式连续做,至少做个两年以上。”
观察类综艺试水成功的案例,要追溯到去年夏天湖南卫视的《我家那小子》。杨智帆认为,《我家那小子》是国内最早把演播室和户外的关系处理得最清楚的一档节目。当时,嘉宾朱雨辰母亲的教育观念,一度霸占微博热搜。去年秋季腾讯视频《心动的信号》热播,再次向市场证明了这种类型的可复制性。
事实上,“演播室观察”的元素,早在《我们相爱吧》《女人有话说》等节目中就出现过。这些节目大多邀请情感专家或心理学家,对明星或素人(日语音译,通常指非专业人士)的行为和心理进行点评。但杨智帆觉得,他们并没有把“观察”设计成节目的“模式点”。杨智帆认为,观察类综艺最重要的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演播室选择的嘉宾,跟户外部分的嘉宾,他们的人物关系是不是成立,或者说演播室本身有没有一套逻辑,这一点很关键。”
《女儿们的恋爱》《我家那闺女》《妻子的浪漫旅行》等观察类节目,都选用了艺人的亲人作为观察者。《女儿们的恋爱》制片人兼总导演晏吉告诉记者,进行节目设计时,主创一直在思考究竟以怎样的视角切入恋爱题材。经过推演,他们觉得年轻人恋爱时,父母一定是最关心的人,因此让艺人的父亲坐在演播室里观看女儿与异性约会的视频。“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是有欲望和权力,还有责任去关心和介入。在节目中,我们增加这个视角,让父母来监督把关,甚至来作为权威认证。”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画面:在《女儿们的恋爱》中,沈梦辰为男友杜海涛的父母准备丰盛的午餐时,沈梦辰的父亲在演播室一脸认真地说:“不管你会做(饭)还是不会做,不要太刻意了。但是老人家来了,你还是应该主动一点儿。”弹幕上出现“和我爸说的一样”的字样。
杨智帆认可这样的观察模式。他认为,亲情关系的加入,能够在演播室形成更加有效的信息延伸。“父母评价自己子女的时候,他们所放出来的任何一个信息点都是真实有趣的。从节目的顶层逻辑和任务关系的设计来说,是合理的。”
艾瑞咨询研究经理徐燕妮告诉记者,观察类综艺带来的最大改变是,让素人与节目有机地结合,使综艺更加生活化。“户外竞技类、慢综艺,观众经常质疑综艺剧本的痕迹过重,看着不够自然。情感观察类综艺比较大的改变是引进素人参加综艺的录制。素人的表现看起来更加自然,也容易让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为他们的举动、方式,和平常生活比较相似。”
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参与录制的素人父亲,反倒频频登上热搜。《我家那闺女》第一期播出后,袁姗姗的父亲问她,会因为自己在节目上拆台她不会干家务而生气吗?袁姗姗回应道:“不生气啊,但离你有个女婿又远了一步。”
观察的终极目的是人
那么,如何在节目中触发代际之间的矛盾和沟通?几档观察类综艺几乎都从观念分歧最为尖锐的婚恋问题下手。《女儿们的恋爱》《女儿们的男朋友》直接安排父亲观察女儿谈恋爱,《我家那闺女》则把话题聚焦在“婚恋焦虑”上。有人统计,《我家那闺女》前三期,四位女嘉宾共被催婚了二十三次。
而《女儿们的恋爱》选择的四位女嘉宾,对于感情的态度也具有代表性。任家萱是成熟女性的代表,经历过生活和情感的波折,对爱情既想靠近又有不安;任容萱的情感困惑与曾经的感情经历和父亲的态度有关;沈梦辰与杜海涛相恋多年,但一直承受外界的压力;傅园慧代表感情经历空白,不知道如何与异性接触的女性群体。
于是,想恋爱,却不会恋爱;不愿结婚,反遭逼婚;对生活迷茫,却无法和父母沟通……种种社会性话题,赤裸裸地冲击公众的情绪,让节目在舆论声中迅速走红。在杨智帆看来,这恰恰说明,综艺节目正在承载社会意义——过去,人们对于综艺的认知停留在娱乐层面。“好的节目要有时代背景,甚至有记录时代的功能和意义。不能脱离时代,作一些纯乌托邦的东西。好的节目要跟当下发生关系,要有点大事记的意思。”
“观点都是平等的,没有对错,只是分享出来,让社会形成讨论点。对于节目来说,有冲突和矛盾才可以引起适当的社会话题,形成所谓的讨论热度。”徐燕妮点评道。
但是,综观市场上火爆的观察类综艺,呈现出同质化的特征:几乎均以婚恋为切入口。杨智帆觉得,观察类节目里,婚恋话题完全可以由一位嘉宾来完成,其他的嘉宾则应该完成其他层面,比如职业属性的内容。“像《我家那闺女》,节目展示的闺女们的生活状态和职业身份应当是多个维度的。最开始出现的何雯娜,是退役的奥运冠军,面临着运动员的职业再转型,她应该走职业标签的路线和成长线。不同的嘉宾承担的功能不一样,丰富性会更好。”
徐燕妮也认为,观察类节目无需局限于情感关系。“还可以观察特定的职业人群,或者说特定的年龄段,因为生活观察类的主题是很宽泛的。”徐燕妮提到腾讯视频近期推出的网络综艺节目《我和我的经纪人》。节目以明星和经纪人的关系为观察对象,以职场为核心,满足了观众对娱乐圈运营规则和明星人设打造的猎奇心理。据猫眼专业版统计,该节目目前累计播放量超过4100万次。
放眼日韩,观察类综艺的类型五花八门。韩国JTBC的节目《网线生活》,记录美妆博主、吃播博主等网红在镜头之外的生活;日本东京电视台的《可以跟着去你家吗》,随机跟随素人去家中进行拍摄;日本TBS的综艺《人类观察》则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他的身邊人合谋,暗中记录人们在特殊情况下的反应,比如在沙滩上,当妻子离开时,有美女搭讪让帮忙涂防晒霜,你会怎么做?
杨智帆则联想到纪录片《我的时代和我》。该作品的第一期全程跟拍易烊千玺的工作行程,从商业活动到舞蹈排练、拍摄广告等。节目最后,当时尚未成年的易烊千玺坐在酒店的床上,拿着毛巾擦着下巴,一脸疲惫。当他畅想着能和朋友出来玩时,眼睛突然发亮,嘶哑的声音说:“一个星期就行。”
杨智帆觉得,这样的观察与记录才是观察类节目的终极目的,因为它成功地观察到生活中的人,“让大家知道标签之下的这个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但是很遗憾,现在好多节目好像都没有太往这个角度去切。”杨智帆说。
(摘自《看天下》王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