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中段语文汉字教学

2019-09-10 12:00王洋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9期
关键词:汉字教学措施问题

王洋

摘要:汉字教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笔者结合自己教學经历,针对小学中段汉字学习的重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更好地针对中段学生进行汉字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汉字教学  问题  措施

根据《教育学原理》中的解释: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活动。“汉字教学”也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生字学习的过程。汉字是音义结合体,所以汉字教学应该包括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如何在具体语境中使用。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学生学习汉字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基本环节,而且识字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和任务之一。”

小学中段指的是小学的三、四年级,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学习内容难度大幅度提升,文字数量加大。以语文为例,开始进行篇幅较长的去拼音阅读和写作训练。这个阶段的汉字教学更是不容忽视。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重视汉字学习。

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识,而且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设备的进步和普及,学生们看到大人们生活里书写逐步被电子设备替代,从而在意识上萌发汉字学习意义不大的念头,这种意识导致在汉字学习时态度不认真。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传统的小学语文汉字教学模式是:教师在黑板上范写、给学生讲解读音字义、学生课上完成练习,回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种模式将汉字教学等同于汉字字形与读音的机械化识记,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学会反复进行训练 ,甚至将把字写多少遍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丧失汉字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反感心理。

3.小学中段生字数量大幅度增加。

小学中段对应课程标准中的第二学段。课标中指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800个会写。”这个阶段对比第一学段认识1600字、会写800字,数量上有大幅度的提升。

4.小学中段生字难度增大。

以语文版四年级下册22课为例,会写字为:“魅 黎 丐 牌 绅 衷 辰 酸”。本课的八个生字的平均笔画10.4画,生字结构涵盖了独体字、左右结构、半包围、上下结构四种。除此之外,字形容易混淆。例如:“练”“冻”两个字右半部分非常相似却又不同,稍不细心就容易书写错误。

与第一学段相比,此学段数量和难度的骤增加大了学习难度,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不利于汉字的学习。

二、教学建议

1.转变学生思想,感受汉字之美。

首先,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汉字教学,在三、四年级每堂课至少要拿出15分钟用在汉字教学。其实,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明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从出现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古老文字,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融于汉字之中,可以说汉字是我国灿烂文明的体现。所以汉字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为了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的过程 ,更是体会和认同民族文化的过程。

2.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提高教学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型教学模式。 ”它打破了传统汉字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生字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小学语文(语文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的生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扑”这个生字,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结合课文内容准备好动画视频——老虎扑了过去。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接着教师可以提问:“什么样算作是扑?”这样直接的视觉冲击会让学生理解更准确、记忆更牢固,也可以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更好地使用“扑”这个字。

这种借助多媒体进行汉字教学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针对这种情况,在汉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汉字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让学生的汉字学习不再只是识记字音字形,也要注重体味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在给学生讲解“眉”这个汉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下“孤”字的演变历史: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到楷书,并且和学生分析不同时期的“眉”字的由来和这个汉字的演变。例如:甲骨文:,即在眼睛上方画一道折皱线,表示眼睛上方可伸展可皱缩的毛发。在这种展示,学生不仅直观清楚地理解了“眉”字的含义,还掌握了这个字的演变。

再比如说,我国自古以来推崇“民以食为天”,知道了这个思想一些生字的理解也变得更加容易。例如“富裕”,“富”即有田地,可以耕种粮食。“裕”的右半部分是谷。有田地、衣食无忧便是人们向往的“富裕”。

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字义,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4.借助造字法教学。

以沈阳地区使用的语文版教材为例,三四年级的汉字大多都是形声字。教师可以对形声造字法进行简单地介绍,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样可以简化学生汉字学习难度,提高学生汉字学习效率。

例如,在语文版三年级下册第七课《蚂蚁的救助》中会写字出现了“蚂、蚁”二字,这两个字是典型的形声字,如果学生了解了形声造字法,字音、字义掌握起来就变得容易。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造字法区分形近字和同声字。例如“澡、燥、躁、噪”,形声字中偏旁表字义,右边表字音。这四个字读音相似,可以通过偏旁进行区分:“澡”与水有关,如洗澡;“燥”与火有关,如干燥;“躁”与脚有关,如暴躁;“噪”与嘴有关,如噪音。

5.增强教学趣味性。

中段的学生依然属于孩子,教师在汉字教学中要注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可以适当采取猜谜语、编歌曲、做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汉字学习不是单纯的读、写,反而是充满乐趣的过程。

6.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中段孩子与低段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开始有自我意识。课堂上如果一味“填鸭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教师教授方法后,可以放手让学生树立归类意识,自主学习。例如,老师讲解了古时候人们用贝壳等表示钱财,进行商业交易。学生在日后汉字学习中就会知道今天用“贝”作偏旁的汉字与钱财有关的。

学生在自主归纳的过程中,发现不需要老师讲解就认识和掌握了这么多汉字,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日后也可以系统地学习汉字。

【参考文献】

[1]郭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文化渗透研究[D]. 山师范大学,2016.

[2]马冬雪.小学语文汉字文化教育现状及应用策略分析{J}.职业技术.2017,10.

[3]王晓雯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D].东师范大学,2011.

[4]刘新英.当前小学识字教学和误区及对策[J].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06.

[5]洪珊珊.基于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汉字教育探究 [J].课程与教学.2019.06.

[6]易爱香.小学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5.

猜你喜欢
汉字教学措施问题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论汉字偏旁部首在改善留学生汉字畏难心理中的作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试论怎样利用汉字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