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导向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2019-09-10 09:46宋辉刘印房
高教学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大学英语

宋辉 刘印房

摘  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民族情怀的国际化人才是地方本科高校适应新时代国家全面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行动的重要选择。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要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作用,规划设计国际化人才的成果和目标,整合课程设置,反向设计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师资队伍,完善评价机制,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不断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4-0161-03

Abstract: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talents with world vision and national sentiment is an important choice for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 adapt to the country's comprehensive opening strategy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the new era.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for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Outcomes-based Education. Meanwhile, these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delicately design the achievements and goals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integrate curriculum design, reverse design teaching process, innovate teaching models, cultivate the faculty, prefect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system.

Keywords: outcomes-based education;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college English

国际化人才一般是指具有较强的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够掌握本专业国际化知识,具有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能力的人才。地方高校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既是适应新时代国家全面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行动的需要,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成果导向教育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它以学生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该理念最早由美国学者Spady等人1981年提出,后被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全面接受[1]。2016年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客观上要求将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去。德州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将成果导向理念引入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规划设计国际化人才在语言能力训练、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方面的成果和目标,整合课程设置,反向设计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师资队伍,完善评价机制,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取得了积极效果。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指向

德州学院以成果导向理念引领国际化人才培养,从国家战略、企业需求、学校定位以及学生个性等多维度探究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导向。

(一)国家战略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高校要“适应国家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是对国际化人才的标准和要求进行了界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需要一大批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这是对培养新时代国际化人才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中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深化国际合作育人,培養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指明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路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规定,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为迎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这是提出了大学英语在培养国际化人才中的任务和作用。德州学院把握国家的战略需求,注重培养大批既懂专业又具备良好的外语语言技能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一是从认知和行为两个维度来讲,实现“知识的传授和获取”向“可迁移能力的提升”的方向转变,培养应对未来职场的外语沟通能力;二是从能力和素养两个方面来说,实现从单一的语言训练向多维的能力、素养和思维提升转变,既锻炼学生的思维明辨能力,又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二)社会需求与企业需求

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在能力知识结构上更适合社会的需求。地方高校大部分毕业生的出口直接面对企业,因此企业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引导。德州学院通过对德州德仁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德州重要的企业的深度调研,重点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1. 专业能力,单项精专的技术型能力,包括运用行业外语术语的能力以及把握行业国际规则的水平;2. 适应能力,能够不断适应不同岗位的变化;3. 复合能力,可以满足多方位需求的多元化技能人才;4. 发展能力,能跟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脚步保持持续发展的状态;5. 创新能力,能够在公司的业务或管理方面提出新颖的建议。

(三)学校需求

地方高校大多根据地方需求和学校传统确定自己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德州学院立足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定位,把“实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宽视野、高素养、重责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这里的“实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宽视野、高素养、重责任”的人才目标体系,既有本土化的要求,也需要国际化的路径,这也对大学英语课程提出了要求。

考量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一是不断改革教学体系,强化课程模块和课程群建设,实行“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实践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把大学英语主要作为通识教育模块进行建设;二是注重构建“实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宽视野、高素养、重责任”六大培养平台,把大学英语作为重要媒介进行设计,实施师资、教材、课程、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努力为区域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能力的国际人才。

(四)学生需求

作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有强烈的学好英语的愿望,但是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或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认知程度较低,因此缺乏对大学阶段英语学习有效的规划。德州学院努力扩充国际化的实践教学资源,开设相关国际问题课程,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语言与国际接轨,努力培养熟悉国际法则以及对外贸易规则的国际化人才。

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地方高校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现实审视

德州学院对照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多方考察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地方高校办学经费普遍较为紧张,国际化投入不足,国际化理念不到位。有些地方高校尽管确立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但缺乏对学校办学定位的可行性论证和前瞻性探索,只停留在对研究型大学的盲目效仿”[2]。此外,即便有些地方高校确立了较为切实可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但受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因素影响,国际人才引进、课程平台建设、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工作不能得到有效实施,也使这些先进理念成为空中楼阁。

(二)培养体系不力

地方高校一般缺乏科学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分析和以及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导致这类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内容不聚焦,培养模式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掌握、语言技能的提高,缺乏对国际化人才国际视野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另外,地方高校缺乏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效评价机制,从而导致不能科学评测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及时性与有效性,造成大量物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

(三)队伍素质不强

地方高校的一些外语教师教学工作量过于繁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教学研究和知识更新,出国进修的机会少,较难与当今先进前沿的教育理念接轨,无法开拓国际视野,也谈不上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素质及能力。另外国家也没有制定外语教师的入门资格,好像“会说外语”就能“教外语”,一些外语教师也缺少拓展国际视野的外部动力。

三、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地方高校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德州学院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需求,立足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学习成果是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核心,科学设定培养成果和教学目标是地方高校实施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定义和特性,德州学院将大学英语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多方诉求和未来期许,清楚聚焦大学英语“强实践、宽视野、高素养、善思辨”的课程目标。一是适应“一带一路”行动,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二是立足“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目标进行人才培养的宏观设计和具体实施;三是帮助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加强人文积淀,提升科学精神,强化社会责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四是注重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对西方文化的反思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国际比较和中国特色,抵制语言背后的价值观渗透。多年来,德州学院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引领,拓展与外方在双语授课、科学研究、青年教师流动、留学生双向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引进国外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管理方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化接轨,先后培养了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外语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3]

(二)整合课程设置

德州学院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大学英语教学充分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构建包括语言基础类、文化文学类、专业基础类、国际教育类、实习实训类等在内的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的课内资源、课外资源,既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又能够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其中,语言基础类课程主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如通过开设《大学英语》、《新聞英语听力与阅读》、《英语演讲》等课程夯实学生的日常英语基础,提高其听、说、读、写能力;文化文学类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内涵;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以英语为语言载体建构相关专业知识,完善和扩展知识体系;国际教育类课程,如《国际理解教育》等双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国际规则、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以及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能力;实习实训类课程强调“做中学”,在各类实习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三)重构教学内容

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要求结合学生的个人以及普遍需求,以及其成长规律选择适当的主题,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德州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一是充分整合第一课堂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单元教学的进度安排,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应对职场基本能力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储备,以备将来所需。二是在选修课,如针对国际人才培养所开设的选修课《语言交际》)中的教学中融入职场所需的内容,如自我介绍、个人简历、用户调研、名人访谈、会议讨论等,系统讲解并实践国际化外语人才的能力需求。三是在第二课堂教学中,通过演讲、角色扮演、面试模拟等形式加大学生的真实语境下的语言实践能力表达,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四是通过举办国际文化节、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国际教育项目,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四)丰富教学方法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德州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通过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产出导向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法,让学生在“做中学”,真正夯实语言基础,提高表达能力,根据任务进行信息的搜集、整合、加工、思考、提炼、创新等,在语言习得的同时,达到能力的锻炼和思维的开拓。另外,根据外语学习的特点和专业学习的需要,教师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灵活设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行动学习、体验学習等学习环节,保证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大学英语课程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从重教轻学向教主于学转变。

(五)提升师资水平

在国际化背景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下,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师资的国际化水平,发挥优秀人才的引领作用。德州学院注重教师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对接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测试研究中心,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才”主题研讨会议,了解“国才”考试的推行背景、考试流程、评判标准以及在教学中的落地;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加大国际化人才师资培养力度;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引进留学博士8名;与国外部分高校开展合作,实施教师国外访学、暑期研修、国际合作科研等计划,切实培养师资的国际意识;通过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等机构开展学术研讨、国际化师资团队培养等校本教研活动;不定期邀请ISEC培训师、国才专家等来校进行师资培训,扩大受益教师范围。

(六)创新教学评价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要求达成性评价、自我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德州学院对比课程目标的符合度与达成度、人才培养要求的符合度与达成度,建立健全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反馈机制,促进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一是不断加大形成性考评的力度和比重,注重学生个性化的进步与提升,达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根据学校学分制改革原则的规定,将国才考试的评价指向融入形成性评价体系,设立国才考试专项学分置换及平时成绩奖励政策,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国才考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二是根据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即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和国际人才考试证书,实现大学英语测评与企业需求对接。采用“以赛代考”、“以证代考”等多种教学评价方法,创造“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环境,将国才考试融入到形成性评价体系。

(七)搭建培养平台

实施基于成果导向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还需要建构服务于学生学习成果产出的平台体系。德州学院通过建设线上开放课程《世界与中国:国际理解教育》,搭建学生接触原汁原味语言和场景的课程平台;通过举办“国才英语沙龙活动”,选派外教和优秀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合作教学,为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借助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为学生的过程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形成性评价提供支持。另外,学校依托“学校、企业、社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定期派英语教师轮流到企业进行实践研修,承担与一线教学相关的横向课题;同时聘请资深专家来校讲学,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教改课题研究;与山东鑫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外贸企业签署《国际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在上述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形成了集培养、实习、就业、培训、服务于一体的企校研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培养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提供平台支持。

总之,成果导向教育作为目前国内外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也是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引领。在这一教育理念引领下,理论上实现了地方高校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的三个转变:从学科导向向成果导向转变,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从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转变;实践上优化了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流程和新环境:打造了特色课程,创新了人才培养方法,搭建了企校研密切合作的人才培养立交通道。

参考文献:

[1]李志义.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5(03):32.

[2]金保华,刘晓洁.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北京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6):7.

[3]马应心,李宁.地方院校落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8(11):26.

猜你喜欢
成果导向教育大学英语
基于工程认证及成果导向教育的环境工程专业体系构建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化工原理》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协同育人理念引领下成果导向式教学在“旅游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电子商务》教学探讨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校人才培养探索及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