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杨卫平
摘 要:创业学习是创业实践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大学生作为最受关注的创业群体之一,使得大学生创业学习的研究势在必行。文章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关联主义五种学习视角来剖析创业学习,总结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学习的三种特征,未来大学生创业学习应该更关注创业学习的前置因素,提升其创业胜任力,构建基于大学生需求的创业学习模型。
关键词:学习理论;创业学习;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5-0028-04
Abstract: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is one of the topics of great concern in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s one of the most concerned entrepreneurial groups, college students make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is imperative.This paper analyzes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ehaviorism, cognitivism, constructivism, humanism and relevanceism, and summarizes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in the Internet era.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learning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ntecedents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enhance their entrepreneurship competence and constructing entrepreneurship learning model based on the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learning theory;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college student
一、概述
在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使得双创战略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成为就业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大学生作为最富创意和活力的青年群体,已经日益成为创业时代的生力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创业能力,培育企业家精神,更是其拓宽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由于创业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创业研究经历了特质论到过程论的深化,创业的焦点也从最初关注的“为什么是这些人而不是那些人”的创业,过渡到关注创业的过程和行为。有学者认为,创业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创业理论需要学习理论,甚至创业理论是学习的理论一种[1]。创业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结合演化出了创业学习这一研究对象,目前学术界关于创业学习的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创业者个体、团队和组织,尤其是创业者个体。然而,创业者个体中鲜有学者研究大学生创业学习,创业学习的概念、特征等基础概念也尚待厘清,本文从学习理论的视角来比较不同学习理论流派下创业学习的异同,并进行评述和展望。
二、创业学习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行为是学习者在环境的刺激下做出的反应,认为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学习是一种“操作制约”的过程,学习遵循“发出动作-得到结果-强化行为”的路径,如果得到的结果是其满意的结果,学习者就不断重复“操作”这种行为。杜班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将学习划分为经验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经验学习主要依赖于学习者的经验和强化,经验学习主要包括实际经历、观察反思、概念提取、主动实践四个阶段(Kolb,1984)。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面对环境刺激时候的反应或者强化其行为的一种学习方式。
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学者将学习模式概括为观察、模仿、重复、强化、成形五个阶段[2]。创业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以将创业学习理解为一种不断试错的行为,而关键事件对创业学习具有重要意义[3],创业成功的经验与创业失败的教训对学习者都有着重大影响。Petkova认为由于创业活动的复杂性和创业情境的多变性,创业失败或出现错误是非常普遍的[4]。他构建了基于错误操作的创业学习模型,主要包括结果产生、错误辨认、错误改正三个组成部分,通过这三个学习流程,创业者不断纠正错误的创业行为,积累成功的创业经验,直至取得最终的创业成功。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通过分析人的认知过程来研究学习的规律,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内心积极的反馈而形成的一种认知行为。不同于行为主义学派的的“刺激-反应”说,他们认为“意识”在刺激反应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即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其基本观点包括: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性的行为,是人作用于环境,而非环境作用于人,学习者对于刺激的关注和加工取决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重视认知、理解、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重视内在的学习动机的强化作用;认为学习是一种智慧潜力的开发,主张创造性学习。
Politis从认知学习的方式出发,构建了如何通过探索式学习方式和利用式学习方式转化为知识的过程[5]。Corbett的创业学习模型则以机会识别和开发为核心,而机会识别的数量则受到信息获取和转化的影响,学习的过程存在直观领悟和綜合理解两种信息获取方式,以及内在反思和外在延展两种信息转化方式,并且信息获取方式和转化方式存在相互匹配的情况[6]。Cope认为经验转化为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反思的作用,关键事件尤其失败的教训更能引发创业者深度的反思,促进更高层次的学习。Holcomb等认为创业学习是创业者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观察两种方式来积累知识,并将其融入自身已有的知识框架,基于直观推断来制定创业决策,采取行动并产生学习结果,结果又能给经验学习和模仿学习提供反馈,整个创业学习过程形成一个循环的动态系统[7]。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者把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通过自己的认知体系,来建构和解释现实,学习就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也包括对原有知识、经验的重组、调整和改变。知识的建构过程即学习的过程更强调情境性、主动性和社会性,知识建构需要特定的情境,并且是学习者在与他人的互动协商过程中主动建构的结果。
Rae以讲述创业者的创业故事构建了创业学习三因素模型,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这三个因素分别是个人和社会身份的变化、情境学习和“协商办企业”[8]。第一个因素主要是强调创业者身份的产生和变化受到创业者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可,即表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创业者的设想,同时创业者身份还受到家庭角色、自身实践和自身目前和未来身份的影响;第二个因素主要强调情境学习的重要性,创业学习离不开特定的情境,创业者可以通过在特定行业中学习来积累行业工作经验,通过文化共享来进行机会识别,通过创业行动和实践来开展“干中学”;第三个因素是“协商办企业”,Rae认为企业的创立不是创业者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而是与他人一起建构的,“协商办企业”需要参与和实践,创业学习的过程就是创业者学会动员他人和创业者一起来创办企业,并共享信念和利益。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离不开企业制度、文化的建立,即需要对“意义、结构和实践进行商讨”,同时,创业者和企业员工的角色需要在企业的不断变化中进行重新定位。此外,外部关系网络的管理是创业者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因为与企业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如顾客、供应商等可以提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资源,是创业者进行创业学习必不可少的活动。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这种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由外部条件的刺激而发生的,而是基于人體内部、基于自身的情感和意愿而做出的主动性的、综合性的选择。人的学习是为了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充实自己的人格,学习是为了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基于这种观点的创业研究者认为创业学习也应该关注提高创业者的自信、创业自我效能感、情绪控制等。
Rae和Carswell提出了以自信和信心为核心的创业学习模型[9],他以叙事的方式让创业者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在描述性的话语中总结出了创业能力的发展包括自信和信心、价值观和成就动机、设立并实现宏伟的目标,基于经验的个人理论、已知能力、社会关系和主动学习这八大要素。自信和信心是创业学习的核心要素,创业者如果没有自信和信心,就不可能成功创业,并进行创业学习;设立目标并实现宏伟的目标是创业学习的重要动力,创业者的自信和信心通过价值观和成就动机来影响目标的设置和实现,并且通过成就反过来影响创业者的自信和信息;而个人理论、已知能力、社会关系和主动学习是创业者自信和信心的重要影响因素。简言之,Rae和Carswell的创业学习模型就是研究如何提高创业者的自信、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由于创业的社会化特征,Cope认为创业学习是蕴含了人的情感的,高水平的创业学习也蕴含了高度的情绪冲突,创业者在进行创业学习,挑战自我的时候也带来了相应的心理打击和情感冲突,因此,创业的过程就一个情绪上下起伏,即情绪震荡的过程。Baron(2008)探究了情绪和认知对于创业学习的影响,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分别促进和阻碍创业学习的过程,因此,他认为情绪的控制和管理对于创业者个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10]。
(五)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Connectivism)或者称连接主义学习理论是Siemens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学习理论,该理论综合了当前学习趋势的变化、学习技术与网络的使用,并结合了当前不断缩短的知识半衰期等特征,构建了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Siemens认为网络技术和连接的建立将学习理论引入到了数字化时代,学习不一定要亲身经历来习得知识,学习能力更多的体现在各种连接能力的建立,它的原理包括:学习和知识建立在各种观点之上; 学习是连接节点和信息来源的过程;学习可能存在于非人的应用和设施上;持续学习的能力比当前掌握的知识更重要;培养和保持连接来促进持续学习;看出不同领域、概念和观点之间连接的能力是一种核心技能;流通(精确的、最新的知识)是关联学习活动的目的;决策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选择学习内容,根据不断变化的事实去理解新信息的意义。[1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运用,依托互联网产生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事物逐渐渗透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关联主义学习观认为,数字化时代学习趋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者横跨了多个学习领域、实践、个人网络等非正规学习超越正式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技术(学习工具)改变或者重组我们的头脑、学习过程可以由技术取代。学习趋势的变化凸显了学习工具的重要性,互联网嵌入的概念开始兴起。俞函斐借鉴“工作嵌入”的概念,提出了“互联网嵌入”,从互联网嵌入的三个维度(联系度、匹配度和牺牲感)来探究互联网嵌入到个体创业活动中对于其机会识别和开发的影响,实证研究证实,个体互联网嵌入程度越高,更有利于其创业机会识别和开发[12]。刘玉国等也借鉴互联网嵌入的概念,并引入创业学习作为中介变量,探究互联网嵌入对于创业团队资源获取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嵌入促进了知识在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加快了团队成员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速度,拓宽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个人网络,提供了更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料,加快了创业知识的获取,创业知识资源的获取又提升了创业团队获取其他资源的能力[13]。
三、不同理论视角的综合比较
本文从学习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创业学习规律,通过分析得知,创业学习的研究有的建立在一种学习视角上,更多的则是融合了多种学习理论的观点,本文从学习的目的(动机)和学习来源来比较这几种不同的视角:
不同理论视角在创业学习目的和学习来源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基于行为主义学习观的研究者认为创业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对自身成功经验的不断重复和他人成功经验的模仿来强化自身行为,不断地纠正错误的行动,进而改进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学习是通过经历获得;认知主义学习观认为创业知识是创业学习的核心要素,学习就是为了获得知识,利用知识来进行机会识别和资源获取,取得创业成功,学习的来源不仅要通过经验获得,更要对经验进行不断思考,学会反思;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是在人的头脑中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是为了解决当前面临的创业问题,解释现实;人本主义学习观把提高创业者的自信、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控制等作为创业学习的核心,认为如果没有对创业的自信和信念,创业者无法取得创业成功;关联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将不同专业节点和信息源连接起来的过程,因此创业者的网络连接能力是创业能力的核心,学会连接的能力,能够给创业者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源,进而加快创业知识的获取来进行机会识别和资源获取。
这几种理论视角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大部分都把知识看做学习的重要内容,单标安等总结概括了创业知识的概念和理论来源,认为创业知识是创业学习的核心要素,并且是区分创业学习和组织学习的关键因素[14]。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知识来源虽然稍有差异,但都认为学习发生于人体内部,而关联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也可以发生在个体外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可以由技术来进行存储和操作,很显然,这更符合互联网时代学习的特征。
四、大学生创业学习的本质
相比于一般的企业创业者,大学生创业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高的知识素养,但大多缺乏创办企业的实战经历,更多的大学生则是通过参加企业实习、创业大赛,创业讲座、勤工助学活动来积累与企业相关的各种知识,这些实践经历为大学生未来的创业活动积累了不同于课堂上学习的一般知识,而是积累了用于创业机会识别和资源获取的创业知识,而这正是区分大学生接受在校一般学习和有目的地进行创业学习的关键点,因此,本文认为,大学生创业学习具有如下特征:
(一)大学生创业学习首先是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激发
关于大学创业教育的认知或者说发展取向问题,一直存在一种认知偏差,认为高校的创业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会创办企业,并取得创业成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不认可这种功利主义倾向,杨晓慧对创业教育的价值分析认为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帮助创业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创业教育首先应当是关于意识、精神和心灵的教育[15]。严毛新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认知偏差,创业教育的主功能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而促使学生创业成功只是次要功能之一[16]。万海峰认为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发展取向首先应该是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文化建设的缺位将导致其创业斗志和信念的缺失,进而影响其创业能力的提升[17]。大学生进行创业学习最终不一定会创办企业,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激发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崛醒,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应有之义。
(二)大学生创业学习是一种经验学习
经验学习一直是创业学习的核心要素,基于创业者自身的直接经验学习和基于他人经验的观察模仿学习是创业学习的重要方式。虽然大学生创办企业的经历有限,但是依然可以通过企业实习、勤工助学实践、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来积累相关的行业经验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或者通过参加创业讲座、沟通与交流,观察和模仿自身社会网络中家人、朋友、企业家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来学习,这些经验尤其是成功或失败的关键事件经由学习者不断反思,认知加工,甚至建构意义,转化成创业知识,来促进学习者创业能力和创业胜任力的提升。因此,高校应该结合大学生创业学习的特征去搭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经验学习提供必要场所。
(三)大学生创业学习是嵌入在互联网中的学习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出现在网络化程度比较低,学习技术含量尚不高的时代,因此,学习被视为内化的个人活动,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渐重组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交流方式,学习不仅是个人的内化活动,也可以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外化于人的活动。Siemens认为,知道知识从哪里来(where)比知道谁(who)知道什么(what)更重要,有实证研究证明了互联网嵌入对于创业学习的正向作用,并对创业机会识别和资源获取具有正向影响。大学生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引领者,应该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快创业知识的获取,提升自身创业学习的水平。
五、结束语
基于创业者个体的创业学习研究主要关注新创企业家这个群体,对于大学生创业群体关注较少,大学生群体的创业学习具有创业学习的一般特征,又有其特殊性。本文從五种不同学习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不同视角创业学习理论、学习目的、学习来源的对比,进而得出了大学生创业群体创业学习的特征,它既具有一般创业者创业学习的特征,又有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大学生创业学习首先是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激发,这启示高校创业教育要杜绝功利化、扎实内功;同时搭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经验学习提供必要场所,强化互联网在创业学习中的作用。创业学习作为创业实践领域的重要议题,未来更应该关注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前置变量,找出影响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因素,进而针对这些前置变量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升大学生创业学习的水平。
参考文献:
[1]Minniti M. Bygrave W. A dynamic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le
arning[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1,25(3):5-16.
[2]刘延.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对外语学习的指导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9):43-45.
[3]Cope J. Toward a dynamic learning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
ship[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5,29(4):373-397.
[4]Petkova A P.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from performance errors[J].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Journal,2009,5(4):345-367.
[5]Politis D. The process of entrenreneurial learn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5,29(4):399-424.
[6]Corbett A C. Experiential learning within the proces of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exploitation[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5,29(4):399-424.
[7]Holcomb T R,et al. Arichitecture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Exploring the link among heuristics,knowledge,and action[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9,33(1):167-192.
[8]Rea D.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based enterprise[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06,18(1):39-56.
[9]Rea D,Carswell M. Towards a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J].Journa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1,8(2):150-158.
[10]Baron R A. The role of affect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8,33(2):320-340.
[11]西蒙斯,李萍.關联主义: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5(8):1-9.
[12]俞函斐.互联网嵌入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4.
[13]刘玉国,王晓丹,尹苗苗,等.互联网嵌入对创业团队资源获取行为的影响研究——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6(6):916-922.
[14]单标安,陈海涛,鲁喜凤,等.创业知识的理论来源、内涵界定及其获取模型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9):17-28.
[15]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39-44.
[16]严毛新.高校创业教育功能认知偏差与应对[J].教育发展研究, 2014(1):63-68.
[17]万海峰.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学习模式构建的现实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370(9):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