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鹏
60年来,陈竹琴一家三代人为了新疆西北角这条叫作201线的省道,用真情和汗水在公路线上谱写了一曲爱路护路之歌,也见证了新疆塔城地区公路事业的发展历程。
位于新疆西北角的省道201线,名不见经传,但这条路却有—段世界罕见的暴风雪灾害地段——玛依塔斯。这里东西风交替频繁,风吹雪形成的积雪时常让车辆滞留在此。
60年来,有一家三代人为了这条公路,传承接续,用真情和汗水在公路线上谱写了一曲爱路护路之歌,也见证了新疆塔城地区公路事业的发展历程。
“路一代”陈竹琴、李鸿飞
支边来疆修公路
上世纪50年代,塔城地区公路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1960年,陈竹琴和李鸿飞在祖国的号召下,不约而同从江苏南通来到新疆,参与修建新疆乌鲁木齐到塔城的公路。
那段艰苦的岁月,刻进了陈竹琴的记忆里。今年76岁的老人,无论何时回忆,都说犹如昨日。
修路艰苦,不仅风餐露宿,每人还要用一辆毛驴车,独自装运5车沙子。一天干下来,毒辣的阳光晒得人脸通红,汗水浸湿了衣背,从头到脚全是灰尘。“我们修路经过玛依塔斯,晚上睡觉时,帐篷都被风刮跑了,女孩子住在那里别提多害怕了。”
1963年,陈竹琴和李鸿飛这两个远离家乡千里又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因“路”结缘,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但谁又能分清,这种缘分,不是那份艰苦岁月中闪烁的一丝甜带来的呢?
经过几年奋战,乌鲁木齐到塔城的公路在他们这批筑路人的努力下初见雏形。公路开通后,身为技术员的李鸿飞留在了当时的塔城公路段,陈竹琴分到额敏二道桥道班。从此,他们的身份由筑路人变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代养路人。
“那时上路养护全靠走路,还要自带干粮,因为一出门就是一整天。我们要一路修补、清理坑洼和塌方路面,中午就在路边吃饭和休整。”陈竹琴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工作,虽然单调、枯燥,但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几年后,陈竹琴和李鸿飞有了_儿一女。小女儿出生后,为了不影响工作,夫妇二人含泪将7岁的大儿子李建成送回老家交给父母抚养,身边只留下年幼的女儿李永芳。每每说到此处,性格乐观的陈竹琴都忍不住把头转向别处,平缓愧疚情绪……
日月轮回,时光更替。1980年,额敏公路段成立后,陈竹琴才和调任额敏公路段段长的李鸿飞团聚。彼时,公路养护装备开始提档升级,拉沙子的人力车换成了手扶拖拉机、翻斗拖拉机等,道班房逐渐减少,中午还可以坐拖拉机回家吃饭。
回想起一“路”的变迁,陈竹琴既激动又感慨,“我和丈夫与公路打了一辈子交道,对公路有很深的感情。”1999年,深爱的丈夫李鸿飞因病去世,永远离开了她。但让陈竹琴感到欣慰的是,儿子李建成和孙子李长青相继接班公路事业,延续了他们夫妇对这条公路的深情。
“路二代”李建成子承父业养公路
“儿子,当一名公路人很骄傲,从事公路事业吧!”铭记着父亲的殷切希望,1981年,李建成在老家初中毕业后,选择了和父母一样的职业,成为和布克赛尔公路段的一名养路工。
从那以后,李建成先后在塔城公路总段当过驾驶员、在额敏公路段从事过机械修理,还在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担任过班长,参与抢险救援。
1990年12月中旬的一个夜晚,李建成接到抢险救援电话后和同事驾驶东方红推土机到玛依塔斯K39处进行救援。当时,地面积雪伴着大风形成强劲的风雪流,能见度极低,一辆货车已被积雪淹没,只能看到车顶。李建成和同事们齐心协力推开积雪,将车内3人转移至安全地带,凌晨6点,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基地。
下车时,李建成身上的防寒服都已湿透,加上外面极低的气温,衣服冻得和铠甲一样。
“由于玛依塔斯落雪较早,每年1 1月5日,我要带领20多名工友进驻玛依塔斯,一直到第二年3月才能回来。”那些年,李建成的除夕都在抢险救援中度过。
李建成始终坚守在公路养护、公路救援第一线。仅2013年,他就救助被困车辆200次,救助被困旅客500多人,从未有过失误。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赞美。李建成的事迹,先后4次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2015年,干了34年公路养护的李建成从岗位上退休了。但当他得知,每年5月至9月这段时间,养护路段工作繁忙,缺少人手时,便和同事成立了公路养护公司,带领当地30多名工人_起参与周边县市的道路养护。
“路三代”李长青传承接续守公路
受爷爷、奶奶和父亲的影响,李建成的儿子李长青在乌鲁木齐建工学院毕业后,于201 1年秋天考进了塔城公路管理局额敏分局。
“我上班第一天,就和父亲一起到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进行防风雪保畅通,跟着师傅巴图散驾驶除雪机,经过一个冬天的锻炼,熟悉了玛依塔斯风区的每一公里路段,才开始‘独立作战’,成为独当一面的驾驶员。”今年27岁的李长青说。
2014年2月6日19时50分许,省道201线34公里处刮起了9级大风,气温降至-30。C左右,957名旅客被困,情况十分危急。
接到救援命令后,李长青和3位同事驾驶除雪机经过19个小时连续奋战,救出了被困的全部旅客。旅客救出后,李长青来不及休息片刻,又消失在风雪中救助被困车辆……从此,工友还给他起了个“拼命三郎”的绰号。
工作多年来,李长青先后参加救援工作600次,累计救助旅客2万余人。这些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有谁知道,李长青婚后3天就在玛依塔斯值班;父母住院,他依然在救援现场;妻子分娩,他也不能守在身边……
年复一年的辛勤奉献,让李长青获得了很多荣誉。2017年,他挑起了玛依塔斯抢险救援基地道班班长的重担,完成了父子间抢险保畅通的责任传承。
为保障道路畅通,基地每天要巡道3次。作为班长,李长青每天早上6点钟就要和巡道员开着巡道的皮卡车上路巡道,晚上12点还要巡道一次,遇到下雪或大风天气,就要连续在路上巡道。结婚两年来,与妻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这是我选择的工作,因为这条路,我的爷爷、奶奶和父亲都曾献了青春献终身,作为第三代公路人,我也会把心放在路上,把路放在心上,沿着父辈的脚步,守好每一段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