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重文化视域下的塔城

2017-07-12 14:59和必昌
戏剧之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东巴文化塔城

【摘 要】本文从塔城的历史概况分析了塔城形成多重文化的成因,简述了塔城代表性的东巴文化与朵翀文化的内在关系,旨在理清塔城这一特殊的地域造就多重文化的历史,借古鉴今,提出塔城发展之愿景。

【关键词】塔城;多重文化;东巴文化

中图分类号:K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72-01

塔城,纳西语称“塔展”,“塔展”纳西语“塔职”即柿子的音译;也有说法是塔即纳西语的“塔”,“展”是城池,犹如塔的地形包围着城池而得名。总面积269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老村离丽江城158公里,海拔1910-3900米。乡辖依陇、陇巴、堆满、洛固、塔城5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

一、塔城历史沿革

据《元一统志》中记载了“麽西蛮”酋长侵夺“濮卢二蛮”所居的巨津州,“贞元十年,韦皋以异牟寻兵伐吐蕃,大破之,断铁桥,取十六城,俘其五王来献捷(铁桥在丽江巨津州)”①,《丽江府志略》建置略中记载为“巨甸塔城约”,山川略中记载为“塔城关:在城西北三百五十里,旧巨津地界,今关外属维西地,金沙江从关下入府境,乾隆七年,奉题重修”。“铁桥址:在废巨津州城北一百三十里,为南诏与吐蕃交会处,铁桥之建,或曰吐蕃,或曰隋史万岁及苏荣,或曰南诏阁罗凤。异牟寻归唐时断以绝吐蕃,桥南有铁桥城,为吐蕃十六城之一,尝置铁桥节度于此,桥所跨处,穴石锢铁为之,冬日水清,犹见铁环”②。至于铁桥笔者认为属“麽西蛮”所建,“铎矟”③为麽西人的利器,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先进武器,说明当时的麽西人掌握了最先进的炼铁技术,在纳西人的称谓中也有自称为“苏喜”,铁桥自然为当时的麽西人所建。“巨津州”、“铁桥节度”为今巨甸塔城地界,“鐵桥城”指今塔城,成为军事要地。

金沙江河谷地带一直以来都是富庶之地,《蛮书》中记载“大羊多从西羌,铁桥接吐蕃界三千、二千口将来博易”,“铁桥”即塔城,悄然也成为通往吐蕃商旅往来的重镇,为纳西族、藏族文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充当了如今的“陆港”角色,为“茶马古道”提供了基础。

二、多重文化下的塔城

丽江自古盛产盐、铁与漆,属古代重要的物资,各政权为了获得此类货物,相互争斗的史书均有记载,游走于三国政权之间,养精蓄锐,势必是当时纳西民族求生之道。吐蕃鉴于军事需要在铁桥设以神川都督和铁桥节度,吐蕃势力为了迅速向西南扩张,具有吐蕃文化特点的本教开始影响纳西族的宗教。据史书记载,公元8世纪吐蕃上层统治阶级为了“扬佛灭本”,很多的本教被迫流放到纳西族地区传教,铁桥自然成为必经之地。本教对纳西宗教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对形成后来的东巴文化意义深远,许多专家已有共识。麽西诏虽属南诏国,“断铁桥”后,也就是唐朝十年后,虽然受制于南诏及后来的大理国,实际上还处于麽西召的控制,巨津州作为麽西诏主要活动地域因“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所忌”,由此引发的是“分而治之”。另据口碑资料,今塔城乡洛固的好多藏族人在清朝乾隆五十二年(1787)从维西县其宗迁入④,目前也是丽江最大的涉藏乡。因此,就其特定的历史,特定的环境造就了今天多元文化并存的丽江,多元文化的塔城。

纳西族与藏族两族关系源远流长,丽江塔城素有“东巴圣地”之称,东巴文化的是纳西文化的精髓,从东巴教内容到东巴画的表现形式,藏文化与纳西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东巴经中描述的崇仁利恩与衬红褒白咪育有三子,长子为藏族,次子为纳西族,三子为白族;东巴教主丁巴什罗与吐蕃后期苯教尊奉的东巴先饶同属一人;东巴卷轴画神像画的布局和构图上也与唐卡非常相似;东巴画《神路图》中出现的“十三层天”等众多源于原始苯教的神秘崇拜。丽江塔城乡的“勒巴蹉”,即勒巴舞是一种展示与藏传佛教古老教派——噶举派相关的一系列仪式轨程和民俗古风的民族宗教仪式乐舞,形式独特,内涵丰富。而“朵翀”文化,“朵翀”为藏音汉字,“朵”为聚合、凑份子之意;“翀”为酒之意,可以意译为聚合在一起,围成圈跳起来。朵翀以歌舞表现为主,公元775年为了庆祝赞普赤松德赞组织人们修建桑耶寺落成,在桑耶寺里围着篝火,进行自娱性歌舞表演,其中包括模仿动物的表演,歌曲及反映生产生活场景再现。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合唱等舞蹈时男女动作辐度很小,取名为“朵翀”歌舞,这就是“朵翀”的由来。“朵翀”文化作为丽江市玉龙县塔城乡独特的一种文化形式被云南省文化厅列入2016年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朵翀”一共分为十二幕,每一幕又有数量不等的歌舞组成,整剧由108首歌舞和话剧组成。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藏学的五大学科。在第十一幕中介绍了“朵翀”的来历,主要围绕“朵翀”来历来展开,也将整台戏剧推向高潮,将“八槽”围在圈中央,以话剧方式讲述“朵翀”来历以及“朵翀”功绩。其中由《请跳一曲穿插舞》、《朵翀来历》组成。在《请跳一曲穿插舞》“……(外圈)那你现在去哪里呀?(内圈)我要朝太阳升起的地方去。(外圈)太阳升起的地方有木头筑成的墙。(内圈)那就去南方呀!(外圈)南方有火焰做成的城墙。(内圈)那就去西边吧!(外圈)西边有铁筑成的墙。(内圈)那么就去北边吧!(外圈)北边有水做的围墙。(内圈)如果东西南北方向都去不了,那就在此地吧!”中提到了五行方位观,即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五个方位所对应的木、火、金、水、土五行。五行方位观作为原始宗教的哲学观念在中外哲学史上均有出现,与纳西族的“青蛙五行”生命观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具有藏族文化特点的“朵翀”中剧目中,其中第二十六首《鹿曲》中则描述了关于纳西人射猎的话剧。“朵翀”以送亡魂送往故地送往天堂结束,东巴《神路图》也以超度灵魂回归故地与天堂结束。藏族与纳西族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探讨,塔城这块神奇的土地也值得我们大家一起挖掘其特有的文化现象。

综上所述,塔城乡鉴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造就了多重文化,造就了今天的“东巴圣地”,“歌舞之乡”以及“茶马古道”重镇。

三、薪火相传,共建塔城

塔城位于丽江玉龙县境西北部,东隔江与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相望,南接巨甸镇、鲁甸乡,西与北面维西县相连,各民族大杂居,自然景观优美,物产丰富,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如世界第一座铁桥遗址,神川府遗址,铁桥节度遗址、神川之战、花马国(麽西古国)等可以打造成文化旅游项目,弘扬以东巴文化、“朵翀”、“勒巴蹉”文化。以文化强乡为龙头,带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公路是经济的先行官,现有的公路不能满足交通发展的需求,应以旅游为依托,政府援助、招商引资等路径解决现有的公路窄、弯道急、坑洼不平的道路问题;(二)借地方政府、文化人之手重点打造文化品牌,走文化旅游之路;(三)规划恢复建设塔城铁桥古遗址,以茶马古道、传统古村、塔城关等为文化旅游奠定基础;(四)积极争取重视各类非遗传承项目的扶持资金,使多元文化得以传承;(五)营造团结、文明、健康、绿色、和谐的乡风。

注释:

①②《丽江府志略》丽署新出(九一)临字第〇三号,丽江县县志编委会办公室翻印,第43页,第89页。

③《南诏德化碑》。

④杨福泉.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315.

参考文献:

[1]郭大烈,和志武著.纳西族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2]杨福泉著.杨福泉纳西学论文集[M].民族出版社,2009.

[3]杨福泉著.纳西族文化史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和强著.唐代麽西分布考[M].作家出版社,2014.

[5]杨国清著.丽江文化旅游崛起解读[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和必昌(1980-),纳西族,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副主任,艺术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油画、民族艺术教育、设计、民族民间艺术。

猜你喜欢
东巴文化塔城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玉水寨
丽江东巴文化的发展变迁刍议
新媒体视域下东巴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
从多元文化视角看新疆塔城地区少数民族音乐
见证忠诚 卒不停息——记新疆塔城公路管理局塔城分局冬季除雪保通
东巴文化保护的数字化策略研究
东巴文化传承机制探析
新疆塔城-额敏地区蒿类荒漠合理放牧强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