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兰香
摘 要: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类型,根据不同的品种和地域因素存在不同的种植特征和技术要求,基于这种农作物的重要性,在具体的种植工作开展中,不仅要重视小麦品种本身的质量,更要通过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种植中的不同流程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从而通过优化种植环境观和技术,达到优化小麦种植效果的目的。从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方法入手,进一步探讨了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关键词: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推广
田间管理工作需要根据小麦种植不同性质和维度的影响因素,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就需要对田间管理的原则进行准确把握,并且按照合理的流程开展管理工作。
1 田间管理工作的原则分析
田间管理和相关技术的推广工作,都需要把握住一个合理的工作原则,具体从宏观的总体原则入手进行分析和研究。
1.1 择优选种原则
对于小麦的种植工作而言,小麦品种的选择是影响小麦种植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了打好小麦种植的基础,并且为进一步的田间管理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所谓的优良品种,不仅是指小麦本身的种子质量,还包括了所选的小麦品种是否与当地的种植环境相适应。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只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种植效果。
1.2 有效规划原则
有效规划原则是基于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即田间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的影响因素众多。在开展管理工作初期,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注意按照一定的依据做好整体管理工作开展流程和开展方法的规划,从而保障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的落实,发挥出管理工作的作用。
2 田间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
在把握住所述的两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具体的管理工作开展需要按照科学性和实际需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1 注重管理工作中的季节性特点
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季节性特点主要是指小麦的种植和生长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和季节因素。因此,在田间管理工作中,将季节性因素纳入到一个重點考虑问题的范围内是非常重要的[1]。小麦作为多个季节都可以进行播种的农作物,根据不同的季节,在播种的时间管理方面都有相应的差异。在田间管理的初始阶段,应当考虑到小麦的季节性特征,选择适宜的时间范围进行播种,并且根据不同的小麦播种期对于这一阶段的气象变化情况进行重点关注。
2.2 合理施肥并控制长势
小麦的田间生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且不同的麦苗植株在实际的长势和状态上都是有所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小麦的生长情况合理施肥,尤其是底肥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小麦的底肥类型包括基肥、分蘖肥、拔节肥、磷肥、钾肥。施肥的具体总量和各类肥料的施肥量需要根据小麦叶片的颜色变化进行调整,避免不足或过量的情况产生。各种不同类型肥料的常规施肥量统计表见表1。
2.3 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的问题上,需要采取的是“防治结合”的原则,即在病虫害发生的前期就通过积极的排查和检验,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病虫害问题的苗头,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尤其是在小麦的生育期,更应当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避免这类问题影响小麦最终的生长效果。防治的方法主要是药物防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利用丙硫·戊唑醇悬浮剂、丙硫·戊唑醇悬浮剂、吡蚜酮、芸苔素等药物,并且选取合理的施药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和处理。
3 技术的推广分析
关于技术推广,可采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做好推广工作,才能确保技术的普及程度,为更进一步做好小麦田间管理效果打上良好基础。
3.1 注重新技术的推广
新的种植技术主要特点在于种植操作的简便性,且能够同时保证良好的种植效果。在具体的宣传推广方面,需要不断从形式上加强宣传推广的力度,并且通过获得政府的关注和资金的投放,建立种植的示范区,为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提供观摩和参考的实体。最后,在推广的过程中还应当从技术培训的角度出发,针对一线的种植户从技术原理到技术实施的操作方法全面实施培训和考核,切实提升种植人员的技术水平。
3.2 种植典型示范区域的推广
除了在示范种植的初期推广相应的技术之外,在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还应当对不同应用区域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追踪和关注,对于种植效果好、产量高的区域,应当树立重点宣传区域进行宣传推广,并结合其区域性的突出成绩制定相应的宣传推广方案。注重这项工作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加快技术的大范围普及应用效率。
总之,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类型,其生产和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需要依托先进的技术来完成。为了确保种植和管理的效果,需要工作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从实际出发,做好选种、种植、管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的工作,通过全面的管理和控制,为取得更好的种植效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 1 ] 阮彦东.小麦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7,34(23):28.
(收稿日期:20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