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而教,促“学”助思

2019-09-10 07:22叶艳当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3期
关键词:含义面包解决问题

叶艳当

教师批改作业时常发现学生在作业、练习册、试卷中类似的错误总是重复出现,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仿照例题做对只是一种模仿,错例更是反映学生的一种创造,它不仅暴露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还反馈了教学效果,是教学中重要的生成性资源。为此,笔者将对“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这一课中学生出现的错例,从“剖错因,寻根源”“思根源,寻方法”“觅方法,活运用”“用变式,获延伸”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究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剖错因,寻根源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是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例5,是学生在熟练有余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初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认知上的难点。为此,笔者通过收集学生错例,分析教材和学生的情况,剖析错因,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突破关键点。

从学生错例中分析,发现学生对算式中每个数各表示的意思不清楚,“至少”“最多”这两个关键字的理解不到位,无法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解决问题,写出正确的得数。主要受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少而影响,无法对于剩余的人是否需要再租一辆车,多出的1米能否再做一根绳子,做出判断。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还需创设更多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从不同情境中理解“最多”“至少”的含义,选择合适的方法,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二、思根源,寻方法

透视学生借例,寻找知识之根,思学生之错,觅出错之源,理教材之意,定教学之点。

(一)对比异同,寻区别

对比新旧教材关于“有余数的除法”单元内容的编排,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1.调:旧教材《有余数的除法》原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现调至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内容调整,让学生学完《表内除法》后接着学《有余数除法》,容易比较“平均分分完与有剩余”的不同情况,理解余数的本质意义。

2.增:旧教材原对教学内容安排了5个课时的内容;现在安排7个课时完成本单元知识点,把认识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拆分为2课时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含义,为后面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积累更多的经验。

3.延:旧教材的练习主要以计算为主,形式包括填空、竖式计算、判断改错、简单问题等。现在教材把内容涵括为“周期问题、租船问题、租房问题”,学生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为三、四年级学习优化策略问题作铺垫。因此,例5的教学显得特别重要。

(二)学生之因,欠积累

二年级学生刚学完表内除法,就立即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在内容上是连接的,但难度却提升了。首先学生的思维特征还处于直观阶段,对于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少,无法从题意中立即判断是“进一”还是“舍余”。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更多的情景,填补学生自身的不足,帮助学生能根据实例,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觅方法,活运用

(一)理解“进一法”

例5(如图)的教学,结合学生划船情境,充分理解题中的关键词“最多”与“至少”的含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符号”“列式”和“直观演示”等不同的表征方式,感悟出“余下2人也需要租一条船”,有效理解“至少”的含义,采用“进一法”,确定答案。

1.问題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把握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每条船最多坐4人”是什么意思?

(2)“至少要租多少条船”是什么意思?

关注“最多”“至少”的关键字眼,辨析出“每条船最多坐4人”就是不可以超过4人,4个人坐满一条船。一条船可以坐1人,也可以坐4人,从而产生合理安排的问题,如果一条船坐1人,出现很多的空位,并且浪费钱,顺理成章地理解“至少”的意思是“尽量每条船坐满4人,最少租几条船”。

2.探究方法

学生通过画图、合作交流、汇报等多种方式,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优化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感受“进一法”的重要性。

(1)画图法:

(2)符号表示:4,4,4,4,4,2   5+1=6(条)

(3)连减法:22-4-4-4-4-4-2=0(人),连续减了5个4和1个2,所以需租6条船。5+1=6(条)

(4)列式:22÷4=5(条)……2(人),多出的2人,还再租一条船,所以需租6条船。5+1=6(条)

(5)直观演示:安排22人走出座位,4个座位为一条船,根据条件编排位置,最后发现剩下2名同学时,学生自然从公平考虑,还要再租一条船。更为直观理解“进一法”的重要性。

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从情景中理解算式的含义,建立“进一法”的模型特征,深入理解“进一法”的含义。

(二)理解“去尾法”

“去尾法”就是在解决问题中,根据实际情况把尾数部分舍去。如做一做第2题(如图),结合学生用钱买面包的情境,通过“画图”“列式”等形式,直观演示10元只能买到3个面包,剩下一元不够买一个面包,不能用“进一法”,应把余数的1元“舍去”,理解“最多能买几个面包”的含义。为了避免学生在做题时形成思维定势,惯性思考,认为所有的题都要“进一”,笔者引导学生对比前后情景,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出正确的答案。

1.独立解决

教师需把握以下问题:

(1)一个面包要多少元?2元可以买3元一个的面包吗?为什么?

(2)“最多能买几个”是什么意思?

通过交流分析,得出1元或2元都买不到一个的面包,利用课件演示,直观理解题意,3元可以买一个面包,剩余的1元买不到一个面包,因此“最多能买几个”就要把余数的1元“舍去”。

(1)画图法:

(2)列式:10÷3=3(个)……1(元)剩余的1元不够买一个面包,需舍去余数,只能买3个面包。

学生通过看、想、说、算等方式,对比分析,优化方法,有效理解“去尾法”的含义,建立“去尾法”的模型特征,产生与“进一法”对比的疑惑,提供机会。

2.归纳总结

结束“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教学,学生正处于混乱状态,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透彻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什么租船问题要“进一”,而付钱买面包却要把余数的1元“舍去”。

通过对比,产生思维碰撞,再通过小组交流,发现并总结方法,像租船、租房、运菠萝等问题,每条船尽量坐满人,剩余的人数、菠萝数量等还需再按排一辆车或一条船而采用“进一法”。像“买面包”“做绳子”,裁衣服等问题,因剩余的钱不够再买一个面包或再做一条绳子、一件衣服,需采用“去尾法”,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对于“进一法”与“去尾法”的意义理解更透彻,突破知识难点。

四、用变式,获延伸

学生在对比两种解决方法的异同,总结生活事例,但达到灵活运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需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分析问题,灵活运用,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为此,教材在练习编排上有一定的梯度,从运菠萝的问题,到练习十五的第1、2小题,都是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巩固。但第8和第10小题的难度加大,考验学生思考的全面性和灵活性。

1.变式一:综合性强,活学活用

第8小题(如右图)是一道综合题,学生需考虑3种花的情况,解答时要以3种花中按要求枝数所能扎的束数最少的那种花为标准才能确定答案。但学生出现两种不同情况:

第一类:22+16+10=48(枝)7+3+2=12(枝)48÷12=4(束)

学生先求扎成这束花共有多少枝,再求出花的总数中有几个12,就是几束。没有找准条件的要求,把多出来的百合花、郁金香当成玫瑰花,填补玫瑰花的缺失,造成解题错误。

第二类:玫瑰花:22÷7=3(束)……1(枝)

百合花:6÷3=5(束)……1(枝)

郁金香:10÷2=5(束)

學生根据条件正确列出算式,但在判断能扎成几束时,学生无法正确判断,会认为扎的束数最多就是正确的,却没有想到玫瑰花的数量不够扎。

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题意,列出正确算式。笔者通过画图,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玫瑰花里每束有7枝,如果扎成5束,玫瑰花的数量不够,所以以扎成束数最少的那种花为标准。通过此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灵活性,提升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

2.变式二:延续性强,承前启后

第10小题(如右图),借助童话情境,运用“进一法”解决的两个问题,答案是唯一:

如果都住大房,22÷6=3(间)……4(只)

3+1=4(间),需要4间。

如果都住小房,22÷4=5(间)……2(只)

5+1=6(间),需要6间。

第(3)问还可以怎样安排住房呢?学生可以随意安排住房,只要合理即可,但隐含着一个重要的链接——合理安排,优化策略。如果都住大房,有一间房就会多出2个空位。如果都住小房,有一间房也是多出2个空位。但学生从第一题算式中发现,剩下的4只小动物可以安排住小房,浪费了空位,所有房间都能住满更为省钱,为三四年级学习优化策略作基础铺垫。

总而言之,教师需认真分析学生的典型错例,从教材、学生、教法等方面剖析错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分析问题能力,掌握基本解题策略,感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含义面包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好吃”的面包灯
智珠
鼹鼠牌游乐场
面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