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

2019-09-10 18:21谢崇敏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学生观师生沟通

谢崇敏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纳德?韦纳认为“人类是有理性的,具有强烈理解环境和自身的需要,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主要激发因素,是人类动机的主要源泉。”也就是说,人渴求理解、需要理解,由此可推测,师生之间也需要相互理解。然而,在现今教育环境中,不难注意到我们的校园里正传出越来越多的不和谐音符,例如学生评价教师严厉、冷漠不理解学生,而教师也有怨言现在的学生难管,自尊心和逆反心理都特别强,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也特别多,不理解教师,自己为学生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等等,走进校园,尤其是教育教学质量比较落后的学校,学生破坏学校公物,课后谩骂老师,给老师起绰号,课堂上和老师故意作对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不理解、误解已成为师生的一个大困扰。那么,该如何处理师生之间这个桥梁呢?理解是一个认识过程,师生之间理解是师生相互认识了解彼此的过程。唯有正确的认识,才有恰当的理解。因此,师生只有正确认识对方,才能进行相互理解。

关键词:学生观;教师信任;师生沟通

一、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理解学生需要教师爱心

理解学生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事情,理解学生需要教师具有爱心。关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这是做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教师理解学生的一个必要条件。一个教师如果没有爱心,就不可能认真对待学生,就不可能走近学生,也不可能了解学生,更谈不上对学生有什么好的情感,因而也就不可能理解学生,因为理解需要适宜的感情做基础。

2、理解学生需要教师信任

理解学生就要信任学生。信任即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求真向善爱美的欲望。如果对学生不予信任,那么学生自然不会感到愉快,师生之间自然会形成误解。因此,教师不仅在学习上要信任学生,而且还要在其他许多方面要相信学生。不仅相信学生潜力,还要相信学生向善的行为。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看管的对象,看作手脚“不干净”的人,那么就不可能有好的情感和态度对待学生,就容易对学生产生误解。

3、理解学生需要教师民主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处在一种民主的氛围时,他们学得最好……为了达到这一境界,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营造互动合作的积极环境。如果教师仍抱着“以我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仍始终强调“师道尊严”,仍居高临下地端着老师的架子不放,仍一味埋怨学生不听话,难管理,那么必然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也会失去“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契机。因此,教师只有把学生当作大写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话语权,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教师应蹲下身来看孩子,用平等的孩子眼光看教学,变“权威——依存”的师生关系为“互动合作、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把孩子从大人世界的控制下解放出来。

4、理解学生需要教师宽容

宽容是理解学生的必要条件。宽容是指对他人的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缺点和不足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宽容和理解是一对“亲姊妹”。只有宽容对方才能理解对方,只有理解对方才能宽容对方。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宽容。这种宽容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有的经历和经验,而人是根据自身的经历、经验来解读学习内容和建构知识的;容忍学生犯错误,因为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各方面尚不成熟,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况且,“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正是在改正错误中获得成长的。教师应以平等之心对待学生,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包容学生的错误。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并非是无节制的,无节制的宽容最终毁灭了宽容。对学生的宽容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使宽容具有教育意义,使宽容促进学生成长。

教師理解学生,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而学生理解教师,理解教师的一番苦心,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那学生如何理解教师?

二、学生正确认识教师工作

学生认识教师就是认识教师工作的目的,性质,认识教师的能力有限,认识教师的烦恼。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主要是将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当然教师工作也是为了自己生活的需要,但主要的还是为了学生。学生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必然会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等特点,由此可见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的事情,学生要理解教师,不能对教师的工作进行“鸡蛋里挑骨头”。同时,学生要明白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掌握人类全部的知识,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教师也是人,是凡人,有七情六欲,有压力,有烦恼,学生要理解教师这些。

由于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足,单纯地讲理论给学生听,他们还是难以理解,教师应该创设条件让学生体会教师的工作。如在班上开展“今天我当小老师”等活动,让学生做一回教师,体会教师的工作,让学生认识教师的不容易。

三、加强师生沟通,增进师生间的理解

沟通是理解的桥梁。有效的沟通能架起师生“理解”的桥梁,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育效益。通过沟通,师生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相互信任、尊重。学生能理解教师对其的教育要求,乐于接受并化为行动。教师理解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知其所想。

在实际教育中,对于师生的沟通,教师往往只着眼与打开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而自己的内心世界则没有与学生分享,造成沟通的不平等。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打开自己的心灵,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经历经验、情感、观点态度等适时、自然真实的与学生分享,让学生看到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真实的老师,从而达到双方真正心灵互动、平等沟通。

教育实践让我们明白:只有当认知成为学生的情感需要,师生间产生和谐的情感共鸣时,师生才能走进彼此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去体验、理解、发现,师生才能进行心灵的沟通、精神的交往,彼此达到心心相通,心心相印;只有这种和谐理解的师生交往生态,才能使师生得以同在并同往,展示彼此的世界,实现心灵的呼应,才能让师生在心灵的约会中去探索生命的存在,演绎生活的意义,实现自我的价值。

结束语:

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师生之间更需要理解。没有理解,师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师生在相互理解过程中理解彼此情感与行动,增加了智慧,丰富生命的体验,提炼了生活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慧峰.坚定走行知路[J].福建陶研2011.4

[2]邱腾.我会选择当个教师[J].青年教师2013.6

[3]张志.我心中的“三尺讲台”[J].中学语文教学2019.2

(广东省茂名信宜市北界镇中心学校 525300)

猜你喜欢
学生观师生沟通
学生观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环境下高中英语教育观念的重新构建
小学师生沟通的障碍及其策略
外籍教师课堂典型用语及其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措施背后折射出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师生沟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字时代中职学校师生沟通现状调查(教师卷)调查报告
浅析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尊重和理解是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孔子学生观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启示
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