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三全育人”建设路径思考

2019-09-10 07:22吕甜甜
高教学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建设路径三全育人

吕甜甜

摘  要:应用型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和学校应用型发展定位,不断夯实队伍建设,形成德育合力,形成全员育人;将德育贯穿学生生活全过程,点滴锤炼德行,形成全程育人;构建“大德育”体系工程,协同共进,形成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三全育人”;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4-0050-03

Abstrac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pplication type college, we should combin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 in the new era and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type college. We can constantly enhance team building to form moral result force, which is whole staff education; penetrate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students' whole process of study and life to temper virtue, which is whole course education;structure 'great moral education' system to coordinate advance, which is all-round education.

Keywords: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ee All-round Education; construction path

新時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005年1月17日,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曾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各高校要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工作机制。”结合新时代教育形势和教学要求,教育部党组2017年12月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指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格局的要求,其中包括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大育人体系”。从传统意义“三全育人”提出到新时代“三全育人”更具时代性和操作性的具体举措,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培育和构建大学生德育体系建设进一步系统化。

一、应用型高校“三全育人”思想的提出

高等教育学泰斗潘懋元说:“应用型不是层次的高低,而是类型的差异——从发展定位来看,它是以本科教育为主,‘地方性’‘应用型’是其最鲜明的特点。”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宿迁学院坚持应用型发展定位,以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目标为导向,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加强建设,积极探索“两转一化”(转化联建成果,转换办学机制,努力将先进办学理论和实践宿迁学院化)、“两融一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社会办学资源,努力创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新模式)和“两聚一高”(聚焦人才培养质量,聚力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在未来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应用型为抓手,更加关注产教融合、区域定位、特色发展,不断将总书记“实践育人”理念逐渐应用型化,积极构建应用型高校人才体系。在此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德育体系、“三全育人”体系的建设和思考具有积极的现实问题导向和时代意义。

二、全员育人,夯实队伍建设,形成德育合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在育人教师队伍中,应用型高校应逐步形成学校党委行政为领导核心、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老师为主体、行政和后勤老师、学生党员干部和班助共同加入的队伍体系。

首先,学校党委行政为学校领导核心,也是德育建设体系的核心,对学校办学定位、方向和宗旨有很大影响。如在党委中心组定期讨论学习中,进一步规划新时代学生道德体系建设目标,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国家及省重要道德教育方针要认真领会并贯彻实施。其次,任课教师中,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宣传党和国家重要方针引领作用,专业课教师要结合自身专业给予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辅导员老师要及时关注学生日常思想动态,共同打牢育人队伍的主体基石。再次,学生在校园中和行政与后勤老师打交道也较多,如图书馆、学工处、宿舍管理、食堂管理、教室管理等,这些领域在学生学习生活中都是日常的生活琐碎,当学生碰到问题时更需要老师为其及时解惑答疑,树立良好的品格形象。最后,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班助在学生成长道路上也发挥重要作用。这部分人群,虽然是学生身份,但身为学生党员或干部等,对周围其他同学具有非常重要的表率引领作用,他们也应当纳入德育队伍建设体系之中。

三、全程育人,贯穿学习生活全过程,点滴锤炼德行

“三全育人”建构体系中全程育人,要求应用型高校将德育思想贯穿学生成长的大学四年,通过四年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学习行为和习惯养成,在点滴实践中锤炼品行。

在学生刚入学的大学一年级,高校应抓好学生从高三至大一的转折过渡。在笔者所在高校,在入学第一年,学生不仅学习一般高等学校强调的教学规范准则,学校更以“宿院学子十箴规”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抓手,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德行品格。“宿院学子十箴规”(遇到老师问声好,做人感恩最重要。人际关系互谦让,班舍文明齐打造。教室会场图书馆,手机静音环境保。迟到早退和旷课,恶小累积比山高。违章用电危害大,夜不归宿险如刀。考试作弊和斗殴,违法乱纪不可饶。生涯规划定目标,就业创业与深造。英语四级大一过,成功考研路不遥。决不挂科是底线,全面发展是王道。大学四年莫虚度,成人成才传捷报。)颁布于2015年11月,内容涵盖品德修养、生涯规划、遵章守纪等,朗朗上口,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践性强,易于规范学生在刚入学时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大学一年级突出大学英语四级抓手,是我校学风建设另一重要突破口。我校2017级大一学生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为85.3%,2018级大一学生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为86%,四级一次性通过率年年攀升,在全国同类高校遥遥领先。浓郁的学风、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大学后续学习基础,更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

在大学二年级,学校以“互联网+”创新创意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以及学科竞赛为切入点,鼓励学生突破创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学生通过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的训练,学会查阅文献、学会思考、学会构思论文,这为发掘学生身上的学术研究品质搭建很好平台,并为大学毕业论文写作和毕业设计的完成打下基础。在大学三年级,学校以考研为突破口,鼓励学生备考相关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1999年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20年后的今天,对于00后们,未来研究生教育也将逐步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在笔者所在高校,以2018届毕业生为例,毕业生总数3273人,1066人报考硕士研究生考试,523人达考研国家线,386人被正式录取,考研录取率为11.79%。大三期间以考研为抓手,不仅营造浓郁学风,也为学生在未来继续深造增加砝码。当学生进入毕业季,学校以考公、毕业求职为侧重点,重在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和面试能力培养,为即将进入职场学生锤炼优良品格。

四、全方位育人,构建“大德育”体系工程,协同共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全方位育人要求立足思政课程、开辟课程思政,不断创新活动载体,逐渐形成“大德育”建设体系。

首先,立足思政课程,深化改革,突出应用人才培养目标。

思政课程理论教学是传播党和政府的最新理论思想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最新理论融入教材教学,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厘清理论、讲清现实,解决学生思想困惑,才能讓学生提升理论涵养,并且心悦诚服。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思政课逐步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在笔者所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思政学期团队实践、暑假分散实践、集中专题实践、春节专项实践、课程实践教学基础上逐渐形成“读·听·看·论·写——‘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思政课程的网络教学改革也是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生互联网原住民身份和提高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应然选择。在思政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将课程“教案”、“课件”、“视频”、“延伸阅读”、“章节测验”等版块信息上传平台。在教师正式上课之前,学生对识记性知识可以自行自学完成。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可以在网络讨论板块提出,教师可在网络看空间及时答复,并对反映集中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统一回复,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其次,开辟课程思政,挖掘德育元素,营造全校育人特色。

应用型高校学科门类设置丰富,涵盖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农学等学科门类。围绕培育学生应用型技能,各门专业课教学中可积极探索专业课程德育元素,开辟课程思政建设。如在理工科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和某些工艺或技术相关的“大国工匠”,介绍数字背景下、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攻坚克难的大学教授、科学巨匠等,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大家们紧跟时代脉搏,摸索研制过程中的一丝不苟、精雕细琢的优秀品质。在师范类教学中,介绍教师基本规范要求时,着重介绍曲建武、张莉莉等全国师德模范,学习他们优秀教学方法、学习他们如何关心学生成长等。在外语类专业班级教学中,关于文学翻译讲解时,可以介绍优秀翻译学家们的人生事迹。如《朗读者》介绍96岁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虽然96岁高龄,但讲到翻译事业,滔滔不绝,动情处依旧热泪盈眶,每一个眼神都流淌出智慧的光辉。如他翻译的第一首诗林徽因的《别丢掉》,从前翻译为“Don't cast away”,但现在他为什么认为“Don't forget”更为精准,更能表达当时主人公的心情。在翻译过程中希望外语类学生对待专业翻译也可以学习翻译家“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如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作品也可以融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环保设计理念。

最后,创新活动载体,增强育人实效。

全方位育人除了抓住课堂教学主体外,还应根据时代发展和学校实际在课堂之外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强德育效果。可以结合国家社会重大纪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纪念活动,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我与国旗合个影”、“我爱你中国”快闪、“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宿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可以结合地方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西楚文化、地方红色资源等。可以结合校情,不断升级“宿院学子十箴规”。如前文所述,我校目前实行的“宿院学子十箴规”发布于2015年。四年过去,“宿院学子十箴规”耳濡目染熏陶下,学生的行为习惯已经有很大提升,“十箴规”中哪些可以去除(已经融入学生日常习惯)、哪些要继承(需要进一步坚持)、哪些要创新(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宿院学子十箴规”也有待升级。可以结合新时代数字技术特点,运用好网络资源,发掘好、传播好育人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网络平台德育作用。如宿迁学院官微于2016年9月9日正式开通,贴近学生生活,吸引学生兴趣,塑典型、讲正气,传播青春故事,荣获《中国青年报》颁发的全国高校官微百强荣誉称号,是一个“会讲故事、讲好故事”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01).

[3]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Z].教育部,2017-12-05.

[4]张俊国.“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于探索[J].高教学刊,2017(24):165-167.

[5]张文风.对高校“三全育人”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2):60-61,68.

[6]杜丹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机制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05):171-173.

[7]王岩,冯爱玲.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组成要素解析[J].高教学刊,2018(16):163-164+167.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建设路径三全育人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