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进行AACSB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机理研究

2019-09-10 07:22智路平谢伟
高教学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因素分析学科建设协同发展

智路平 谢伟

摘  要:对比AACSB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对于高校教学科研的要求发现,两者在目的、过程、标准、定位等多个维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商学院如何在进行AACSB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中取得协同效应,实现“以评促建,以建带评”,是本研究的核心目标。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为例,使用要素分析方法,深入剖析通过AACSB国际认证前后,学院学科建设的发展脉络和成就,提取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抓手,作为在人力、财力支持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平衡发展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AACSB;学科建设;因素分析;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4-0021-03

Abstract: Comparing the requirements of AACSB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for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it is found that they are highly consistent in many dimensions, such as purpose, process, standard and orientation. How to achiev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AACSB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business schools is the core goal of this study. Taking the School of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nd this paper uses factors analysis method to deeply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achievement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before and after AACSB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and extracts the key elements of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as a grasp, a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realiz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mited human and financial support.

Keywords: AACSB;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factor analysis;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一、绪论

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 简称AACSB)国际认证要求申请学院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水平、改进教学方式和发展科研活动,而近年来作为高校发展核心的学科建设同样着重于教学体系的优化、教师和学生研究水平的提升、教学科研条件的优化和研究成果的转化。

AACSB认证标准强调使命(MISSION)在学院管理、教学、科研、学生发展等每一个环节中的作用;强调管理的流程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强调用各种数据、文档、流程等体现和规范学院的运作。AACSB认证标准包括四大模块,共计15个标准,它们分别为:战略管理与创新模块(含3条标准:使命、影响及创新;学术贡献、影响力、与使命的一致性;财务战略和资源分配)、参与者——学生、教师、行政人员模块(含4条标准:学生入学管理、学生发展及职业发展;教师充足性和配置;教师管理和支持;专业人员的充足性和配置)、学与教模块(含5条标准:课程管理和学习保证;课程内容;师生互动;学位项目的教育水平、结构和等价性;教学有效性)、学术参与及职业参与模块(含3条标准:学生学术参与和职业参与;高管教育;教师资质与参与)。

其中战略管理与创新模块中的使命、影响及创新标准、学术贡献、影响力、与使命的一致性标准、财务战略和资源分配标准、参与者——学生、教师、行政人员模块中的教师充足性和配置標准、教师管理和支持标准均与学科建设息息相关。

学科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学科通过成立完善的领导体系, 制定三到五年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任务和目标来进行建设。学科建设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及两个维度,其中三个要素是指: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两个维度[1]是指从研究主题及研究方法角度考虑的学术维度、和从满足社会需求角度考虑的实践维度。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构建领导团队、建立规章制度、选聘团队成员、合理经费支持、定期考核。

使命问题与学科建设发展方向对应,学术贡献直接由学科建设成果反映,财务战略与资源分配标准是学科建设力度和自由度的重要保障,教师充足性与配置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学科团队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学科建设为教师管理与支持标准提供基础之外的保证。

目前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就某一学科与某一认证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如余卿等[2]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仪器学科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探索;刘新颖[3]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对基AACSB认证的AOL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进行分析;陈文凯[4]构建了等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学科竞赛组织和训练模式;王永涛等[5]对学科认证下改革工程制图基础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具体对于学科建设与国际认证之间的协同发展机理研究的文献还较缺乏,本研究结合相关文献[6-7],对该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二、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AACSB国际认证过程与学科建设过程的关联分析

2011年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以下简称上理管院)开始申请AACSB国际认证,2018年通过初次认证,以后每五年持续认证。

在上理管院2011年正式成为AACSB会员之后,学院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体现在学科建设方面的表现十分明显。上理管院整合学科资源,梳理系统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系统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四个学科下的成员、设施、研究方向,重新整合拆分为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研究方向独立、团队成员配置合理的强势学科,并双双成功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在一流学科建设完成的成果上,系统科学学科成为上海市高峰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上海市高原学科。一个学院同时连续六年拥有两个市级重点学科,这是上海所有市属高校中唯一的盛况。

在此期间,学院坚持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建设方针,形成了理、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科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科群优势初步显现,为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以优势学科引领和带动相关学科、促进学科深度融合、拓展学科高原、打造学科高峰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原有的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的基础上,新增3个一级硕士点:工商管理、统计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与此同时,为了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实现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上理管院与IBM大学合作部开展合作,合作内容包括:课程建设、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建实验室和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等方面。

正是经过2012-2014(上海市一流学科)、2015-2017(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这六年持续不断的学科建设,使得上海理工大学上理管院的师资队伍、科研教学条件、实验室建设、办公条件、财务状况产生了飞跃式的发展,并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系统科学排名全国第三、管理科学与工程排名全国第19,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也均取得明显的进步,为上理管院2018年通过AACSB初次认证奠定了全方位的、最为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学科建设,就没有上海理工大学上理管院全国非部属高校中第一个通过AACSB国际认证商学院的殊荣。

综合分析AACSB国际认证前、认证中,认证通过后上理管院在学科门类、管理模式、师资人才、资金支撑、科研经费、实验设施等六大类学科发展的方向及重点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三、AACSB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的协同要素分析

剖析上理管院的成功案例发现进行AACSB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在目的、过程、标准、定位等四个关键维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8],可以作为AACSB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要素(如表2)。

从目的上看,两者都注重“使命驱动”:AACSB国际认证把学院的使命放在首要地位,强调学院的所有活动与使命的一致性,学院要在既定使命的指导或引领下从事教学、科研或社会服务活动;学科建设同样要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特色以及环境的变化而灵活调整战略使命,才能达到学科建设的初衷。

从流程上看,两者都强调“持续改进”。AACSB国际认证具有周期性,要求被认证学院建立持续有效的改进机制,一轮认证期结束后,需要进行下一轮认证,重新获得认证资质,处于申请认证、获得认证、维护认证资质的不断改进、验证和提升过程中;学科建设是连续的、长期的过程,通过不间断周期性评估,准确掌握学科建设的真实状态和水平,发现并纠正学科建设目标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确保学科战略目标被无偏差执行。

从标准上看,两者都重视“国际共识”。标准是国际认证的核心,AACSB国际认证的标准是在国际上被行业认可的标准,国际认证机构按照预先设置的目标,制定出公众和行业认可的质量基准,并以此对学院是否实现了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进行判断;学科只有达到国际公认的标准才能成为一流学科,只有参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才能发现学科建设的差距,从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从定位上看,两者都注重“特色发展”。国际认证重视认证对象的特色和自身定位,认证不仅是要保证合格水准,同时也特别注重促进院校的特色发展,要求被认证学院提出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并且要有措施保证它们的实现;具有“特色”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凝练方向是贯穿学科建设始终的重要手段,根据实践明确学科自身的定位特色和办学优势,将自己的发展植根于实际需要,通过实践服务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四、商学院进行AACSB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模式

据此,从以下四个维度建立协同发展模式:

(一)目标设置维度:使命协同

根据我国目前商学院管理干部任职期限制度、学科建设周期设定、AACSB国际认证周期这三个主要条件,制定商学院未来发展使命,使命决定了商学院的水平与价值,是内源性动力。认真分析未来社会需要学院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和贡献,对竞争对手的使命进行分析,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找到自身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树立同时满足国际认证与学科发展要求的使命。使命必须清晰、卓越、差异化。使命的清晰性使得学院具备明确的奋斗方向, 使命的卓越性使得学院具备达到国际水平的可能性,使命的差异化使得学院在高强度竞争中得以脱颖而出。

(二)定位确定维度:特色协同

在特色凝练的过程中,围绕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找到学院自身在目标阶段最合适的定位。据此确定的发展特色,要满足国际认证对于商学院具备符合自身需要的特色的要求,也要与学科建设凝练的特色发展方向吻合。着力解决现实问题,按照需求的牵引,找准方向,针对关键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在服务国家长远利益和现实需求中提升学术创新力,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占领研究制高点,引领国际学术方向,扩大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三)標准设定维度:标准协同

将学科建设标准与国际认证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的考核标准必须全部达到国际水平。用国际一流的标准来衡量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的成果。只有将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放在国际视野中,坚持用国际标准来衡量、引领和推动商学院发展,持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之成为真正的世界水平,与国际接轨。

(四)考核机制维度:改进协同

将国际认证对于持续改进的考核机制与学科建设周期性考核机制进行考核标准、考核周期的协同,既要保证完全满足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的持续改进要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安排不当造成的重复考核、冲突考核等麻烦。

参考文献:

[1]常文磊,仇鸿伟,刘帅.高校学科国际评估研究述评及展望[J]. 评价与管理,2016(1):35-39.

[2]余卿,崔长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仪器学科专业英语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39).

[3]刘新颖.基于AACSB认证的AOL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以会计学专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8(25).

[4]陈文凯,贺建良,陈力航.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学科竞赛组织和训练模式的构建[J].南方农机,2018,49,305(13):37-38.

[5]王永涛,薛梅.学科认证下改革工程制图基础教学过程[J].教育教学论坛,2017(6).

[6]上海理工大学年鉴1985-2018[Z].

[7]上海理工大学AACSB认证报告[R].

[8]朱金明,林梦泉,李澄锋,等.基于教育认证理念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54-57.

猜你喜欢
因素分析学科建设协同发展
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研究现状分析
无形资产减值因素分析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