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澜
【摘要】 本文以湖南广益实验中学生物社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如何从社团活动类型的多元化、活动设计的以校为本以生为本、活动开展中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活动参与面的扩大、活动成果的整合与展示等方面进行优化。
【关键词】 初中生物 社团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7-160-01
一 社团活动类型的多元化
实践现状:我校目前已经开展的活动主要分成以下几类
优化思路:后期可以在以下几个类型的活动上进一步开发:
1. 生物与环境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户外的参观实践,也可以指导学生选择一个与环保有关的具体问题。
2. 校园植物详细地图与挂牌
邀请植物分类学方面的专业老师进行协助,对校园的植物进行详细调查、辨认、归类,对较显著的乔木、灌木进行挂牌,集体编制《校园植物地图》。
3. 生物科普讲座
二 、社团活动设计的以校为本以生为本(以我校生物实践农场为例)
实践现状:从10年至今,我校的生物实践农场已播种七个春秋,在对蔬果的种植中,学生们学会了松土挖渠,了解了水、肥对植物的重要性,尝试了对作物进行移栽扦插,探究了各种方式除草和杀虫,观察了果实的发育、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优化思路:
1 . 对实践农场的提质改造
设立生物农场门牌、搭架藤本植物攀爬架、进一步细分土地块、改良土壤、建造温室、设立盆栽植物展示台、教学植物栽培专区、制作花木展示板...
2. 对学生种植过程给予更多探究性指导
栽培作物的选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当季栽培植物,并自主搜集了解相关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种植技巧。
种植的基础知识——把课堂搬进实践农场,松土、播种、浇水、追肥、间苗、移植、扦插、除草、杀虫、灭菌...
将问题转化为课题——面对学生在栽培过程中的一些疑惑,指导学生把问题转化为一个合适的探究课题。
3. 对实践成果的评价
活动的评价分上下两个学期进行。第一学期评价社员种植记录本与收获成果,把收获的果蔬和栽培的观赏植物在年末社团节上进行展示和贩售。第二个学期评价社员的探究过程记录和小论文,优秀论文归类保存。、
三、 社团活动开展中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践现状:目前我校生物社活动开展的策划主体还是老师,学生往往作为知识的接受方、活动的实践者而不是提出者。探究活动也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少真正创新性的发现。
优化思路:
1 . 制定社员小组专题汇报时间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专题收集资料(如调查“反式脂肪酸在常见零食中的含量以及对人体的危害”等常见生物学相关热点)。也可以对一些生物现象进行探究实验(如研究“根瘤菌是否能提高除豆科植物意外农作物的产量”)。小组以PPT、剪报或者现场展示的方式进行结果汇报,其他学生可提问或者质疑,使社团活动由师生互动转为自主讨论、互相学习。
2. 开展社会热点辩论会
一些有争议的生物学热门话题(如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可在社团活动时间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讨论。
四、 社团活动参与面的扩大
实践现状:一般来讲,我校每年的生物社团活动参与的学生以七年级为主,而社团活动的开展水平取决于当年七年级备课组的师资力量以及老师的主观意愿,内容缺乏连贯性、质量参差不齐。
优化思路:
1 . 扩大学生参与面:面对全体初中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周期至少由一年改为两年。
2 . 扩大老师参与面:打破年级的界限,由固定的群体(或个人)开发某一门兴趣活动,年年实施,修改、完善并创新,形成规范的、有开发深度的、有物化成果的精品社团活动。
3 . 扩大社会参与面:与湖南师大生科院合作,聘请教授、博士等专业人士来校上课或参与野外生物科学考察活动指导。学生家长中也有不少是植物栽培的爱好者、环境保护的热心人士、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士,也可以邀请他们来校举办相关知识的讲座,协助组织一些校外企业或研究所的参观学习。
五、活动成果的整合与展示
实践现状:虽然我校生物社团活动开展多年,但进行的各项活动资料整理不完整、不成系统,从而未能有效地在之前的经验之上得以深化和改进。成果宣传的平台也局限于校园网页和家长会的展板。
优化思路:
1. 设立专门的生物社团教室
(1)设立专门的展示柜台或板块,展示社团成員的优秀作品和研究成果。
(2)设立生物图书角。
2. 建设生物社团公共微博或微信
展示社团活动照片、探究成果、记录“开心农场”农作物种植情况、学生生物摄影作品,或是分享生物科学的最新进展,推荐生物相关的科普视频。
3. 将社团活动成果汇编成册
每年选取学生实践活动中优秀的实习心得、种植笔记、生物摄影、探究论文等汇编成册,印刷成社团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