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计算思维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创新教育

2019-09-10 07:22:44毕波郭立丰胡金燕仲光萍路敬祎卢旸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16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创新教育

毕波 郭立丰 胡金燕 仲光萍 路敬祎 卢旸

摘要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各专业入学后都要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计算思维又是当今社会生活、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方式,计算思维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如何将计算思维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6-0115-02

1 计算思维的概念

计算思维是指利用计算机概念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是通过约简、嵌入、转化和仿真等方法,把一个看似困难的问题重新阐释成一个简单的可以解决的问题。

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专业问题、工作问题以及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创新教育的简述

2.1 创新教育的基本概念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格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创新性人格体现在对一件事物的好奇心、主动性、求异性和洞察能力。

高校作为传承、创造知识与技术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部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兴趣是探索和学习的起点,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兴趣至关重要。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并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 创新教育的现状

当代高校的创新教育活动大部分都是依靠理论性的教材对学生进行创新问题和技能的讲解,忽略了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对枯燥的教学和一成不变的讲解产生了厌倦的情绪,从而难以对创新教育产生兴趣[2]。同时,课程的考察方式千篇一律,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松懈、态度消极,当面临考核的时候,就会采取临时抱佛脚,随意应付的形式,这样就使得创新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此外,大部分高校在创新教育方向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由于大部分教师缺少在创新教育方向的经验,所以很难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从而导致了高校创新教育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3 计算思维对创新教育的影响

创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创造力和创造思维层次上的创新,还可以培养其他能力层次上的创新。思维是创新基础[3],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是达到创新的主要途径。积极的研究和探索计算思维的内涵,深入挖掘计算思维的特点及规律,并将计算思维巧妙的与计算机技术联系起来进行创新,是现阶段高校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力手段。

3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概念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公共计算机课程[1],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也是高校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自课程开设的30多年以来,计算机基础课程不断的在进行改革和完善。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其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3.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3.1.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着陈旧的问题,与中小学学过的计算机课程中的内容有部分的重复[4]。由于学生对于重复的知识点无法产生新鲜感,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渐降低,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情不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因为大学生计算机基础仍然选择传统的授课方式,造成了学生学习到的内容都是书本上的知识点,并没有一些创新的知识,因此无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3.1.2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形式单一

现如今,对于大部分的高校来说,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也就是理论和实践进行交叉教学[5]。看似很注重实践类的操作,但是具体的模式同单纯的理论讲解并没有什么不同,依旧是教师讲解演示一遍后,学生按照步骤练习一遍,导致了学生缺少思考,只是机械性的重复,致使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善,缺少创造性和实际的应用能力,导致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3.1.3计算机课程考核模式过于单一

当代高校学生的综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分别乘以相应的权重后相加得到的,计算机基础的成绩也不例外。但是平时成绩的审核方式是单一的,大部分高校的平时成绩都是以平时课堂上的签到情况和平时的小测验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导致了大多数学生的平时成绩相差不大,综合成绩仍然是由笔试成绩决定的。因此学生们减少了实践的部分而又趋向于死记硬背的模式,导致了部分实践操作能力较高的学生无法发挥专长,成绩不甚理想。

3.2 将计算思维融入计算机基础中的意义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为了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并且灵活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学会关于計算机的基础类知识,还可以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各方向全面发展,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边牢记所学知识、构建知识框架,一边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

4 将计算思维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并开展创新教育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作为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门课程,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创新教育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

创新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具有开创型性格的人才为目标,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需要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同时引入计算思维。不仅仅需要简单的学习和掌握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分析和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4.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计算机教育以语法和算法为主要的教授内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法和算法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不要求学生对程序进行深入分析,也不要求程序的效率。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思维去分析和考虑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有思想有秩序的处理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2 开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形式

传统的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都只是依靠教师的讲授以及学生的重复练习进行实现的,无法使得学生对实践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靠教师的讲授是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一定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内容,用以引导学生的计算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对课堂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自主的进行实践。

4.3 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改变计算机基础课程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权重,通过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成绩在平时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刺激学生多动手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 结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个高校教育的基本课程,对创新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计算思维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各方面积极配合的教育过程,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将计算思维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所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忠庆.基于計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优化策略分析[J].才智,2019(18):192-193.

[2]张立铭,周虹.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1):251-252.

[3]夏婧.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5):96-97.

[4]钟诚,何秋燕,邹雷.浅议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5):194.

[5]江瑾.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探讨[J].科技风,2019(12):33.

(编辑:杨梅)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创新教育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16:19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00:31:41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41:48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6:03:32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15:46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