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
【摘要】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实施探究式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探究式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016-01
0
一、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探究内容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手段。教学目标是教师预先确定的,通过外在动力和内在认同的共同作用,真正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要取得良好的探究式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因为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其次,教师对教学内容要进行加工和组织,因为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能有效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有些知识内容,由于种种原因,难以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去获取,有些也没必要做探究。例如,在探究出一些运算法则后,有一些课时专门是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像这样的内容就没必要再探究。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情境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问题情境,可以是有趣的小实验,可以是一个小故事,也可以是一段录像。如在《图形的平移》学习时,教师可通过故事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认识平移的定义并探究平移的性质。南京有座六层楼高的南大酒店,位于两条马路的交汇处,建筑面积5424平方米,重约800吨。因马路拓宽,这幢楼要拆除。大家都觉得很可惜,都说:“要是能将整幢大楼移动一下就好了!”这样既可以保持酒店的原貌,又省钱省时。后来建筑工人用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技术将大楼平移到南面26米远的地方。整个工程只用了不到造价四分之一的钱,而且节省了两个月的时间,十分划算。通过故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向前探索,使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实践证明:如果数学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乐于去学、乐于探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设计的问题,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要富有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产生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呼唤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
三、重视过程,引导合作探究
“学中有探,探中有学”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特征,一般问题可以在边学边探究中自行解决;一些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要让同学合作交流、讨论解决。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研讨;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开阔思路的特点,使获得的知识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的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引导和指点,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
例如在学习“菱形的性质”一节,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
教师:请同学们用菱形纸片折一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索下列问题:
①菱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線段?菱形的四边有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②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对角线的位置关系呢?菱形的每一组对角线与角有何关系?
③从菱形的边、角、对角线及对称性说说它具有的性质,它区别于平行四边形特有的性质有哪些?
具体的做法: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菱形,边操作边思考交流;教师有意识地从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做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交流后,得出菱形相关的性质,并尝试推理证明,鼓励学生口头表述探究的结果。通过动手折叠图形进行探究,让学生感受动手实验的乐趣;通过合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进一步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保证探究时间,合理指导探究过程
探究式教学能让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作保障,否则探究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可我们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却总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常常过早地介入甚至草草收场。这样一来,剥夺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机会,也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的机会。因此,学生自主探究时,应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和交流的时间,教师应采取以看、听为主的方式,时刻关注学情。同时思考:探究过程中该不该介入,什么时候介入,下一步的教学该如何调整,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等。教师需要把握时机,及时做出恰当的选择,以确保探究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重视学习过程评价
让学生展示探究成果,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提出的每一种结论、解法,不论正确与否,不论繁琐与否,都要给予积极的正面评价,以保护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应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总之,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探究式教学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