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而其中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一直以来就是社会高度关注与讨论的话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对于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面对这个就业大危机的环境,非常容易出现心理急躁。烦闷、不平衡的心理问题。本文简单分析了当代就业环境和大学生在就业压力下产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也介绍了其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解决对策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现今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以及近几年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当代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之际面临着很残酷的社会现实环境,承受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毕业是他们人生中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是离开校同走向社会的过渡点,很多大学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承担起就业问题带来的压力,出现了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和困扰,心理危机越来越严重。这时,社会应当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到合适的对应策略改善这一情况。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当前人口众多,社会中各种企业义有相应的改制与减员,致使工作岗位对于就业人员来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这一点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的现实。在大学生毕业之际,很多学校会举办双选会来保障学生的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有所改善,但学校的双选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大学生在当时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不明不白地就签了三方协议,以致到正式工作时义觉得工作不合适,从而提出辞职。刚毕业的大学生普遍存在这种情况,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或不明確自己到底可以干什么,以致在毕业后找工作时感到无限的迷茫,一家义一家公司的投递简历,在面试时却义因为什么都不了解而不被聘用,长期如此,势必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打击,严重时就会形成心理上的问题。
三、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的心理表现
(一)认知方面
认知是指人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客观事物的特点与不同事物之问的联系,同时还可以更好的显示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在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之际,就会出现对就业的认知,这是大学生在寻求就业以及就业的过程中,对自身、对工作以及对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认识。如果长时问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义处于急切地找工作心态中,心理危机的出现就会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甚至是生活方面的认知出现问题,即出现不合理的认知表现,主要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
自卑心理是大多数大学生都会有的心理,只是各自程度不同。很多大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没有认识到自身较之其他大学生来说的所具有的优势,而是觉得自己很多方面不够好,比如学校不是重点名牌大学,专业知识学得不够好,掌握的事物不够全面等等。这些认知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心理,从而是大学生显得不自信,出现自卑的表现。做什么事情都束手束脚,甚至出现了自己完全能够做得好的事情或岗位也会认为别人肯定能做得更好,从而不会去争取,浪费了很多好的机会,就这样周而复始,对于自身来说,就陷入了一个泥沼。
自负心理对于自卑心理来说情况相对少一些,同时,自负也是自卑的对立面。自负的现象虽不常见但它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自负的大学生常常会觉得自己非常厉害,什么事都能做,同时对于工作岗位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很高,很多时候两者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以致在就业过程中也不能找到自己认为合适的工作。一般来说,自负的大学生没有对自己进行一个清晰且客观的认识,同时也不愿意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意见。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学校学习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仅仅是理论,而对工作来说,最重要的是工作经验,单位好工资高的工作岗位必定会对工作人员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不会选择刚毕业的大学生,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义被自负的大学生看不上,于是就业问题就一一浮现出来了。
(二)情绪方面
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活动,可以表达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主观需要的一种态度。在大学生面临就业危机时,很多同学会表现出各种负面情绪。第一,焦虑。不同的大学生心理焦虑的程度不一样,对自身认识得不全面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恐惧都会让大学生产生一定的焦虑心理,主要表现在心神不宁,意志消沉。第二,急躁,急躁较之焦虑的情况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心烦意乱、紧张烦躁,这类大学生的神经绷得很紧,一点小情况就会导致他们心理的建筑物崩塌。在就业时,基于这一心理,会出现很多大学生没有考虑清楚就跟用人单位签约的情况,而后发现工作不合适,从而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大部分刚毕业的学生都是家里的希望,父母很快就把刚毕业的大学生当成了能顶起一片天的大人,也希望他们能够找到一个合适而且赚钱多的工作,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孩子们很大压力,进而会导致他们就业时的心理危机出现。
(二)高校心理教育效果不佳
心理教育对现代高校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课程,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认识到心理辅导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致很多高校没有加大力度甚至没有相关的心理辅导教育工作。这都使大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发展方向,导致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容易被现实情况左右,从而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
(三)择业时的心理落差
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这样的一种心态:毕业了我就可以做我喜欢的工作了,可以大施拳脚了。但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并不会给你一飞冲天的机会,反而,还会打击折断你的翅膀。严峻的就业形势、只够生存的工资以及招聘工作的各种不公平现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大学生的信心和美好愿望,久而久之,势必会造成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创伤,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过大最终会使得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五、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解决措施
(一)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重大阶段,家庭因素都占据着很大影响。在大学生选择就业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给予孩子最大的尊重,让他们能有自己选择工作以及毕业后两年生活方式的权利,家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工作上的参考和建议,但要充分理解和支持学生自身的想法。
(二)建立高校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高校要健全毕业生心理档案,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心理健康状况。具体工作可以从大学生新生入校时就做好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检查工作,对发现心理有异常的学生做好沟通排解工作,同时做好记录。同时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让自我感觉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有地方可以排解疏通。
(三)社会提供相应支持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整个社会以及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大学生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政府需要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建立相应的就业制度帮助大学生就业,从而有效减少因就业问题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
六、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际面临的压力很大,很多由于压力过大产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更是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正常,也不利于他们对工作的态度。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时的心理危机问题,必须要求高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发挥各自的作用做出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志学.基于就业危机环境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34( 10):108-111.
[2]李金妮于秋波.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透视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6):234-235.
[3]林晓佳.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7,15(2):176-180.
作者简介:
景马良,陕西科技大学,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