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使建筑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营改增”政策应运而生,税负体制和税务计算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入手,及时调整经营方式。在本文中,笔者深入分析了“营改增”政策下部分建筑企业税负增加的现象,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
一、导致建筑企业税负增加的原因分析
(一)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不够,令税负增长
一是劳务人工费。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劳务人工费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占据总造价的250左右。通常,建筑施工单位主要劳工来源于建筑劳务公司和临时用工,但是劳务公司所能够提供的发票多为3%的税率,有的劳务公司还是差额征税,可抵扣进项税额很少,临时工则更无发票可提供。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难以获得能够抵扣的进项。一般来说,企业这方面的销项税率大多是9%,建筑施工企业则有约6%的劳务进项税额无法获取,因而其在劳务人工费方面需要承担较大税负。二是材料费。在施工的过程中,材料费这项支出非常庞大,约占到总造价的50%~60%,混凝土、砖所适用的增值税简易计税税率是3%,然而企业为9%的销项税率,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白行承担6%的税负:部分砂石、辅助类建材供应商为小规模纳税人,也是仅能够提供3%税负的发票。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税负出现增长现象。此外,建筑施工企业的各种设备基本配置到位,采购新设备的状况非常少。但是税法明确指出,只有在“营改增”税制推行后所采购的设备可以抵扣。也就是说,在“营改增”政策下,建筑施工企业能够用来抵扣的进项税额非常少,其需要承担更多的税负。
(二)预交增值税
在建筑企业纳税成本增长的原因中,预交增值税是最主要的原因。现阶段,我国针对跨地区而建设的工程项目适用的是“项目就地预交增值税,机构总结清算,按月申报缴纳税款”的税收政策。南于在办理预交手续时环节众多,还没有开设网上申报的渠道,很多建筑企業为了在规定的时问内完成纳税,往往针对同省内的项目而配置专职的税务岗位,由该方面员工统一负责纳税申报工作。而这种方式会令企业不得不承担更多的纳税成本。
二、在“营改增”政策下,建筑企业减轻税负有效措施
(一)构建起完善开票审批体制
为了有效避免纳税资金被占用的现象发生,并降低销项发票多开的可能性,建筑施工企业应构建起完善的开票审批体制,南项目人员而申请开具发票,开票人员基于既定制度而开展审核工作中,尽可能地降低开票出错的可能性。建设开票额度和结算额度之问存在一定关系,销项票不能高出结算额;引入一键开票的软件,使系统在开票的过程中自动生成发票销项台账,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这一系统随时查看项目开票情况。这样做,一是能够使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减轻:二是能够使企业降低管理期问的资金支出量。基于对外开具发票的具体情况,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具体涉及发票纸质单据、应用流程、风险预警等多个方面,从而全面提升发票数据的准确程度,降低税务风险。
(二)建立预缴管理台账
在运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难以彻底消除未按期预缴税务的情况,这必然会催生税务风险。针对此,最好的应对办法是建立预缴管理台账。在营改增政策下,建筑施工企业在销项发票开具完毕后应在项目所在地的税务部门中预缴纳税金,在管理预缴纳税金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加大。且从实际情况看,各区域预缴税金、申报等适用的程序不一样。项目建设周期一般很长,发票开具过程中间隔的时问也非常长,有时候已开具的发票没有在要求的期限内完成预缴,这样会令整个预缴发票管理工作混乱,使得建筑企业面临更高的税务风险。销项发票管理台账能够清晰地判断出销项发票是否办理了预缴税金,这样能够有效地消除税务风险。
(三)尽可能多地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发票
在“营改增”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同林绿化建筑企业可以合理取得含有在圃证明的免税苗木票,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快更新各种同定资产,获得更多的能够抵扣的进项税额。这样一来,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有效地降低税负,缓解经济方面的压力。除此之外,在同定资产更新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先进科技,走在时代前沿。在采买同定资产的过程中,相关科技企业也能够得到更多订单,实现自身的发展。综合来看,建筑施工企业加快更新同定资产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推动我们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力地促进产业升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除了可以采取上述措施降低税负外,还应该高度重视海外业务,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重点关注国家相关税法,有效的应对策略,不但可以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还能够享受到政府部门推出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其自身能够朝着国家政策期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锋,李娜.“营改增”对我国建筑企业税负影响研究与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2):216.
作者简介:
谭灿,广州市名卉景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