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再到《2018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我们从这一份份文件中解读出国家对于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影响教育发展改革,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提高国民素质是予以高度重视的。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经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培养适应信息技术新时代的公民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依靠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是要让信息技术融入学生的每一堂课,“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改革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数据;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17-0124-02
Abstract:From the 13th Five-Year Pla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the Ten-Year Development Pla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to the Key Point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n 2018. From those documents,we can see that our countr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education,the enhancement of nat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quality. In today’s era,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profound changes in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style. It is incumbent upon our teachers to train citizens to adapt to the new era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o we can not only rely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ssons every week to improve students’information literacy,but also l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 into every lesson of students,“moisten things silently” influence students,and reform education.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big data;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classroom teaching
1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融合的现状
1.1 硬件环境及经费投入
我校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在农村,这里人均收入低,至今互联网入户覆盖率极低。但是,鄂尔多斯市政府投入了大量教育经费,帮助我校实现了“三通两平台”,每一个教室都安装了触控一体机。教师的师机比例是1:1。学生的生机比例也达到了5:1,监控全覆盖,另外还有电子阅览室、智能课堂等。可以说,目前我校的硬件设备配备比较齐全,完全有条件实现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融合。
1.2 软件环境及教师培训
目前学校对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已经常态化,每学期都会举办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也会不定期地向各科目老师推荐适合他们的教学类APP等。我校教师对于各类办公软件都运用自如,对于部分视频剪辑软件也相对熟悉,对白板使用方面的各种操作也十分了解,也有不少老师利用各种APP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辅导。此外,教師们也积极参加各类微课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总地来说,我校有实力较强的教师团队,可以作为推行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堂教学融合的坚实基础。
2 在农村寄宿制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困难
虽然针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融合,我校具备了很好的硬件条件和软实力,但是依然有很多阻碍和困难。
2.1 寄宿制学校的阻碍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有学生住校,到了初中几乎全校学生都住校。学校德育处不允许学生在校内携带手机,这样一来,我们开展翻转课堂等形式的课堂教学就会受到阻碍,甚至连学生的前置性作业都难以合理拓展。此外,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学生空间利用率也极低,学生并不能很好地享受到国家网络教育资源的种种优惠。不能随时随地地接触到网络,难以利用网络进行有效学习,这成为阻碍我校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提升学习能力的主要原因。
2.2 教师的抵抗
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节约上课时间,增加课容量。可是,教师的讲课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却不高。学生可能会因为各种动画效果分散注意力,关注不到知识技能要点。所以,整节课都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往往是备课时间很长,上课效果很差,学生成绩也不理想。相反,一些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甚至连PPT也不使用,教学效果反而相对较理想,学生对课堂知识吸收得比较好。这就使得一部分老师比较反感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此外,我校还开展了智慧课堂教育。因为使用平板教学所做的电子课件比做PPT难很多,但是上课过程中却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老师也比较讨厌使用。
2.3 家长的反对
因为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娱乐购物等方面。家长对信息技术的落后认识导致他们即使是有条件给孩子买电脑、平板和联网,通常也不会这么做。家长甚至片面地认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会孩子上网,会让孩子受到网络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家长对于信息技术处于“谈虎色变”的状态,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
2.4 学生的管控
针对教师和家长的反对,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管控。但是,现在市面上的管控软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bug(漏洞),这些bug一旦被学生发现,教师就会很难管理学生。如果给学生在APP上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学生就有可能会使用网络搜索答案,致使这种家庭作业达不到教师预期的目标。
3 信息技术教师助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融合的措施
针对以上各种分析,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想要助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融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
3.1 信息技术教师被动助力的措施
因为各科教师其实还是很想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课堂效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增大课堂容量等,但是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合理利用各种复杂的工具。我们可以专门建立一个学校的教师信息技术提升群,方便各科教师随时随地地向信息技术教师咨询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这时候,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就充当着一个技术支持的角色。
此外,针对学生无法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问题,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选择在课余时间开放机房,让学生可以灵活地按照学习需求来机房学习。
3.2 信息技术教师主动助力的措施
除了給予被动的帮助,我们还要主动出击。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学科教学,我们要助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融合,就应该主动关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思考这些问题能否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
首先,我们应该去听各学科的课,并做好如表1的记录。通过听课来发现问题,并帮助其他科教师去解决问题。其次,我们可以把教师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录制成微课,发布在群里,或者是放在网站上,让教师可以随时查询。然后,我们还可以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把一些优秀的APP、小程序网站等推荐给老师和同学。最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这个平台上的各种优秀的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融合做得好的案例推荐给教师。
4 展望未来信息技术教师的助力方式
4.1 全员开发新资源
目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能做的就是知识与技术的搬运工,告诉其他各科老师应该怎么做,并帮助他们学习信息技术。但是,即使最优秀的软件也不可能完全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在提倡个性化教育和全民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只是被动地去接收别人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和新资源,而是应该发展出适用于我校的资源,成立学校的资源库。
所以,我觉得类似于Scratch这种简单易懂的编程语言,应该让教师全部学会。这样教师就能够根据自己的课堂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APP,然后再利用平板进行教学,效果一定会特别好。我们甚至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关卡式的游戏,让学生充分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4.2 大数据支撑下的个性学习
如果能够根据每一个学生自身的条件和特点设计一套完全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且通过大数据不断地追踪学生每一个节点的学习任务是否达标,有哪些知识点不牢固,哪些知识还需要再次巩固。我相信,我们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虽说目前我们接触不到更多的信息技术手段,但是我校也可以建立本校学生的档案网站。在这个网站上,我们针对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的表现都有相应的评价,每一次作业都有记录,每一次考试都可记录相关情况。这个网站对家长、教师和学生都开放。通过这个网站,我们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学生的成长轨迹,这对于教师开展教学也很有帮助,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
5 结 论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这是我们国家的机遇与挑战,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第一线人员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念和坚毅的品格,破除各种困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我们的祖国成为教育强国。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就是要做好助力者的角色,早日让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学习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寇生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思考 [J].甘肃教育,2018(17):90.
[2] 陶秋梅.做有思想的教师 让教材活起来——基于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融合的思考 [J].辽宁教育,2015(17):30-31.
作者简介:张瑞(1979.10-),男,汉族,内蒙古人,中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