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习课目,不仅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有重要的作用,还对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解和运用有重要的影响.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直是语文教师的重要目标.本文就语文有效课堂构建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构建策略等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构建有效课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要关注过程和方法,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阶段特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
一.构建语文有效课堂的目的
构建语文有效课堂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困境,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发展的客观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吸引现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学硬件设施的缺失也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改善教师的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这也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手段.另外学生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内容学习.也为其他学科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二.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1)教师做好课前预设,提高教学过程的实效性
有效课堂需要教师课前做好精心准备,对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做好教学资料的准备和收集工作,认真分析学情,对教学活动的操作程序、方法、手段等灵活处理,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状态,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比如教师在准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到学生对文本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段还处于初步认知阶段,要做好这段内容的讲解工作,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白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是对情感表达的一种手法,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例子让学生进行理解体会,并可以选择一处景物进行练一练,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此外,对文章中一些关键句的理解和把握,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那些不愿提出质疑问题的学生从故事叙述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课堂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这需要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充分的興趣.语文学科内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相比较于数学学科,更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优势.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决摒弃死板的教学模式,特别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让教与学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通过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有效的理解吸收新知识,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诗词描绘的内容画出一幅相对应的图画,这既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印象和理解,又使学生在绘画的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根据故事背景和诗歌内容设计对话内容.这样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体会到人物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另一个方面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和表达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方式有利于缓解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感,消除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使学生积极投入其中,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3)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多元化评价
有效课堂的构建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存在.由于受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对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必然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要求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不单以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为目标,还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程度.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以鼓励教育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为目标.特别是对于长期的学困生,教师要给予额外的关注,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问题解决的方案.教师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习质量。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是新课改教育目标落实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有利于当前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而且可以为学生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必须重视有效课堂的构建,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为学生学习和发展负责,做好课前准备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浅谈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J]. 徐学文.学苑教育.2019(15)
[2]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三部曲”[J]. 殷丰勤.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05)
[3]小议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J]. 白海峰.中国校外教育.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