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茵
摘 要: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而小班化教学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更大的优势。本文主要从活动分工、目标分层、成员间合作互助、座位调整、奖励机制等五方面,根据我校小班化教学特点,探讨小班化“合作学习”的策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班化;合作学习;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是现代教学的方式之一,以学生数学发展为本,从学生的数学基本情况出发进行灵活式教学。《数学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小组学习形式进行的教学策略,它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听”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我校是小班化教学特色學校,小班教学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个别照顾的机会,还可以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评估他们的表现。那么,如何在小班化数学课堂中高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方面。
一、分工明确
在许多合作学习小组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少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或者是干着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而教师在活动中往往过于注重活动的结果,而忽略了活动的过程,只要有人代表小组给出正确的答案,小组就能过关。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无疑是给了那些开小差的学生一个“避风港”,对他们自身并没有很大的提升。
所以,教师在小组活动开始之前,要明确小组活动的分工,而小班化的合作学习人数比大班的合作学习要少得多,这时教师可以更加充分地监督,让分工更好地落实。例如,我校胡老师在“可能性”一课中,设置了“掷骰子”的小组活动。她把小组同学分为A、B、C、D号学生,A、B号负责掷骰子并监督其他两个同学有没有记录错误,C号负责画象形统计图,D号同学负责表格统计。通过这样的分工,使得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数学课堂中,而且他们之间的合作又是互相监督的,学生不仅提高了参与度,注意力也有所提高。这样的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开小差,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为了避免有学生偷懒或者走神,教师可以注意学生讨论的内容是否与主题有关,若偏离了要及时指出和制止。针对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小组或学生,教师也可以及时给予提示或帮助。
在小班化数学课堂中,明确的活动分工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减少纪律管理时间,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关注到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补充或者总结,让学生的学习与合作变得更有效率。
二、合作互助
合作互助是合作学习的第一要素,没有成员之间的互相依赖,就不可能有合作。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每个成员都要明白,不可能靠单个人的力量完成小组活动,每个人都要对小组做出一定的贡献,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这样会促使小组内成员互动合作,以求达到预期的目标,完成教师的期望。
为了让学生意识到积极互赖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性,在一次数学活动课“小小预算师”中,我让学生从“交通、住宿、饮食”三方面完成一场旅行的预算,在规定的时间内预算完成得越详细的小组获胜。在小组成员的分配上,我也考虑了学生的能力,进行了优、差搭配。在活动开始前,我提醒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在组内分好工,规定好谁负责拟订方案,谁负责列式,谁负责计算。经过我的提醒,大部分小组很快分工完毕,而且活动过程中配合得也非常好,每个人都专注地为小组出一份力。但是有一个小组的某个成员不太配合,因为在平时的一些计算比赛中,他都是稳居第一的,所以他觉得不需要其他成员的帮助。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合作意识不强,只好让组内的其他孩子另组队,想通过比赛结果让他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最后的结果不出意料,他排名靠后,这才意识到团队的力量,也愿意在往后的合作学习中与同学共同努力。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意识到了合作互助的重要性,也让我发现合作互助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果每个小组成员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参与度自然就会提高;成员间通过交流讨论、共享经验,在小组内部保持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动机,形成团队合力,为主动学习提供动力。
三、目标分层
小班化教学力求关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通过学习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但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学习能力有强弱,为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不至于因为目标太简单或者太难而失去兴趣,因而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制定不一样的学习目标,适当对学生进行分层,并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如我在教学“鸡兔同笼”一课时,一开始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想要他们在一节课内理解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但是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只有几个学生能按照我的预期进行交流讨论,大部分学生还是一头雾水,就连简单的画图法都似懂非懂,这样的合作学习意义并不大。后来我降低了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目标分层并做了不同的要求,只要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一种即可,再放手让他们去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一来,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跟伙伴交流,也能试着去听取别人的意见,这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是有所提升的。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能使思路与表达更清晰;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许他们一开始只懂一种最简单的方法,但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反复地聆听,思路会变得更加清晰,对于较难理解的难点也能略懂一二,这就是进步。
合作学习并不是要求整个小组的学生都保持一致的学习进度,学习数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让学生在自身的认知范围内不断提升知识与能力才是我们的目标。小班化数学教学的合作学习更应该让学生在合作中提升思维能力,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起来才会更加有兴致,不能让合作学习变成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差生的一种形式,“优生发言、差生发呆”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共同进步才是合作学习的目的。
四、及时调整
数学的学习与培养是多方面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每个知识点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每个学生自身的发展优势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可能对于数与代数比较容易理解,但在空间想象能力上相对薄弱。为了更均衡地提升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与优劣势,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发挥其所长,弥补其所短。
小班化数学课堂的人数比较少,所以教师操控起来会比较方便,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比较了解,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地調整学生的座位,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比如有些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强,但是理解分析能力比较弱,在计算练习课的小组合作过程中,可以安排他作为组长去帮助组内的成员;在学习比较抽象的内容时,就让他去一些分析能力比较强的小组参与学习。这样能让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也能学习别人的长处,让学习更具有主动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座位的调整有助于生生之间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被忽略。教学不应该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的成绩、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的影响更强有力。所以在小班化课堂上,对小组合作进行及时的座位调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他们学到的会更多,也更愉快,以此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等的均衡发展。
五、奖励机制
在合作学习中,为了形成组内合作、组内竞争的氛围,奖励机制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尤其是在小班教学的过程中。小班教学的人数比较少,教师可以及时地在课堂上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并以计分的形式对最终积分最高的小组进行相应的奖励。教师在评价合作小组时,不仅要关注小组的总成绩和名次,还要对小组合作过程的表现进行质性评价,不仅要表扬表现好的小组,也要对表现不好的小组进行提醒甚至批评。不然合作学习的次数多了,学生的重视程度会有所下降,合作的目的也就难以达到了。
新课程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小班化数学的合作学习是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出发,让学生处于轻松的课堂环境,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种新的教育形式是师生共同交流的过程,有利于教师管理学生,并且能从学生的数学发展状况进行针对性教育。小班式数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数学问题中学会自主探究。教师要在设计合作的环节之前,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适当地给予纠正与指导,这样的小班化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卓,杨建云.合作学习——一种教学策略的研究[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