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地方高校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思考

2019-09-10 09:57任轩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9期
关键词:价值观内容建设

【摘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各地方高校也提高思想认识,加大了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力度以及推广范围,同时取得了较大的效果。然而大部分地方高校在设立新媒体平台时,存在内容深广度与创新性的缺失、学生主体性与本位性的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性的缺失等问题,因此,各大地方高校应积极探讨一条适合高校新媒体发展的“坚持专业化和制度化发展、坚持内容为王、坚持机制创新”的新媒体平台建设之路。

【关键词】融媒体;地方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

1. 融媒体

“融媒体”作为一个新的传播概念,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将报纸、广播、网络等不仅有类似之处,又具有互补特征的相关媒体,在人力、内容等领域加以全方位融合,达成“资源结合、内容兼并、利益共赢”的新媒体。它属于一个全新的媒体形式,整合了众多传播媒介,甚至包括各类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介,在对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加以结合的情况下,更好地利用这些媒体的有利特点,同时弥补之前传统媒体的不足,实现了媒体间的共融和发展。

2. 融媒体时代下地方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作用

在融媒体时代,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即时性特征,将所传播的信息以最快捷的速度进行发布并进行广泛的传播,同时在多种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意见反馈和互动机制,学生可以通过转发评论等方式进行意见表达,保障了学生和学校间可以有效进行互动。

3. 融媒体时代地方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现状

3.1 内容深广度与创新性的缺失

综观融媒体时代全国高校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每个地方高校都拥有微信、微博、QQ、抖音和校园官网等多个官方信息推送平台,而对于媒体公众号的影响力往往以点赞数、新闻发布数、评论数以及转发数为考核标准,导致许多地方高校的新闻发布往往以关注流量为出发点,而并不是将优质内容的创新型发展作为高校新媒体生命力的根本。部分高校的校园主页、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的内容建设存在着机械式生搬硬套和两极分化的问题,而且许多地方高校微信、微博和公众号的视频、图片和文章大多来源于网络,雷同度与重复率较高,给广大师生造成了视觉上的审美疲劳,导致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差,师生认可度低,宣传效果不明显。因此,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建设深广度和创新性的不足,变为了不利于地方高校新媒体科学进步的一大主要要素。

3.2 学生主体性与本位性的缺失

作为“网生代”的新时代大学生,不仅是互联网的活跃群体,而且是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設的主要受众群体。在现如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老师通常都居于主导位置,学生通常都是居于被动接受信息的位置,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达成。互联网思政教育内的老师和与学生间的界限,无实际思政教育中那么稳定和显著,更展现出了其公平性、互动性等特征。这也就意味着高校新媒体是发挥学生主体和主动作用的重要平台,然而,高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是学生主体性与本位性的渐行渐远。部分高校新媒体的信息内容脱离了学生群体,官方回应信息的实效性、适用性与学生想要获取的信息匹配度不高,平台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性差,忽略了对大学生的话题和价值引导,未能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对校园大事小情的关注度和积极性不高,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地位难以凸显。这样的做法严重影响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形成了有“获得”却“无感”的尴尬局面。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性的缺失

地方高校新媒体平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方面往往过于表面化,多表现为一些浮光掠影式的理论宣传,没有融入一些生动活泼的案例及宣传形式,无法进一步对学生产生有利影响,让学生可以彻底将核心价值观铭记在心、并用行动来落实。部分高校新媒体在新闻宣传方面存在错误的价值导向,认为无论新闻内容真实与否,关注量和点赞数才是王道,一些高校媒体甚至出现了恶搞和丑化英雄人物的现象,对社会、学校和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尤其是在学生的日常聊天和网络学习中,存在篡改历史和“红色经典”的网络恶搞表情包,违反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性缺失的一种显著反映。高校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效果尚未获得较好的发挥,就难以把握大学生在网络领域思想发展变化的趋势,无法提高高校新媒体的威信、团结力与口碑。

4. 融媒体时代下地方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策略

4.1 坚持内容为王

地方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要坚持内容为王,坚持内容就是思想,内容就是生活,内容就是导向,持续驱动高校新媒体自身拥有的巨大活力,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开发新媒体,达成平台建设的科学转变与改革性成长。在具体的工作事务中,要从新媒体平台的思想精神内涵、表现载体形式两个层面加以把握。在新媒体的思想精神内涵层面,积极展现高校新媒体在新形势下的新生命力与优势。经由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文化中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与审美等变成现代大学生的日常追求与优秀习惯,让高校新媒体可以慢慢地与学生实际相吻合,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在高校新媒体的发布内容中,要凸显传统节日和爱国精神等合乎时代精神的转化运用,让新媒体变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的关键平台。在表现载体形式上,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把握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借助现代媒体的表达方式,达成高校旧有媒体与新媒体的进一步结合。另一方面,要汲取素材和灵感,通过新视角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手法,展示高校的魅力与风采。

4.2 坚持机制创新

地方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新媒体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创新,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建立党政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舆情收集、监控和分析机制,建立新媒体队伍的学习培训机制、建立完善的制度和人力财力的保障机制。坚持在党委的共同指引下,建立以党委宣传部为带头力量,围绕党政干部而开展的,广大师生党员为主体,学生广泛参与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协调运行机制,使学校内部各单位和部门形成分工明确和上下合力的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提高新媒体议题的发布质量,不但必须关注议题的采集、核实与详细的发布事宜,还需对后期的相关紧急问题加以及时处置,确保高效的舆论监管,合理指导议题的发展趋势。全面增强新媒体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专业素质,建设一支有能力且有智慧的高水平队伍。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保证新媒体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真正作到依法依规。同时,要为新媒体工作的日常活动提供基本的经费保障,慢慢地健全新媒体工作所需的硬件设备,保障高校新媒体工作有较多的发展基地,努力推动高校新媒体平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妍.高校融媒体建设现状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09):9-12.

[2]李鹏.关于高校新媒体建设和传播把控的对策研究[J].传媒论坛,2019,2(18):25.

[3]张卫华,张原.“互联网+”时代高校新媒体平台的构建[J].西部广播电视,2019(15):69-70.

[4]刘佳欢,冉真真,李冠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新媒体队伍建设路径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6(53):126-127+133.

[5]谢芳.探讨高校新媒体建设与运营思考[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7):129.

[6]吕亚超.高校融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以“黑龙江大学”校级新媒体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11):51-52.

[7]刘闯.融媒体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任轩(1980.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硕士,讲师,从事插图设计与创意产业、农业旅游规划设计等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观内容建设
我的价值观
寒露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