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主持人的核心能力探析

2019-09-10 09:57白溯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9期
关键词:核心能力主持人

【摘要】随着“智媒体”、“融媒体”“5G”时代的来临 、新技术飞速发展的媒介环境下,媒介对于主持人的专业能力与新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业界“摸着石头过河”,还是学界的思辨与探索,都体现了当下传媒界对于播音员主持人能力要求变化及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恐慌和无所适从。本文结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的机制导向、评判标准和社会舆论,探析新时代背景下主持人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主持人;核心能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

近年来,媒介融合不断深入、人工智能在信息传播中高频率使用、5G技术带来新媒介环境变化,主持人生存与发展空间也更加多元、复杂。未来媒介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如何培养媒体时代新人?一系列问题都是业界和学界必须面对、在摸索中前行的难题。2019年下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正式启动,这是三大台合并后举办的第一次主持人大赛,不仅赢得了普通受众高关注度和参与度,更是在传媒界掀起了关于“主持人能力”讨论的热潮。台央视综合频道有消息透露,对参赛者招募标准突破了传统,把具备过硬导向把控能力、新闻直播互动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以及人格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新的标准,为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主流文化传播注入新力量。这为全国播音员主持人的选拔和评价做出了全新的标准引导。

那么,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选手表现、专业评审评价以及受众舆论,我们可一窥新时代环境下主持人的和核心素能要求。

1. “人”的内涵

由于中国的播音主持事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源头培养上与西方国家“记者—名记者—主持人—名主持人”的成长道路截然不同。因此长期以来,对于中国主持人的身份认同出现了矛盾和偏差:一方面,主持人由于节目的包装、掌握直接的话语权和传播权,在受众当中享有巨大的知名度,并被广泛认可和尊敬;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文学素养、知识阅历受限,在传媒圈内部却往往被看低。这是由于主持人对自己的认知定位不清,追逐名利和曝光率而忽视自身建设以及对于节目制作参与度不足导致的。那么主持“人”的内涵包含哪些要素呢?

媒体人的良知。从本届主持人大赛入围的60选手表现来看,绝大多数有媒体从业经历,尤其一线记者大有人在。“脚下的泥土”不仅锻炼脚力,更重要的是留下的“真情”,即作为主持人的品格和内涵。白岩松认为:“考验一个主持人良知的最简捷方式,就是看他容易被什么触动,看他的兴奋点在哪里。通常,当一个人言称他为什么事或什么人而感动时,看看令他感动的这些人或事,你立刻就知道了他的档次。主持人的感动不再是一个人感动,你会带动许多人的情感。因此你关心什么,选择说什么等等都反映你的人格。根基有偏,最后就会差之千里。”因此长时间准备的三分钟自我展示,选取的话题关注点体现了作为主持人的良知、品格和积累的差异。刘仲萌在展示当中提到“民生新闻的经历敲醒了我以前很多想当然,也让我无论做主持人还是记者都更加谨慎。”

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一个人的魅力在于人格的魅力,人格分为虚假的人格和本性的人格、艺术的人格,有魅力的人格即是真实的人格。社会学称之为“人际吸引”,在播音学当中,这一概念与主持人“亲和力”相似,主持人的亲和力是核心竞争力,是在大众传播中受众群体对于主持人的亲近感,这来源于传受双方在信息传播中取得认知共识和愉悦共鸣。初赛第四期文艺类选手、北京大学应届博士毕业生王帆虽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媒体工作经验,但在比赛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尤其在90秒即兴主持中依然能够文采飞扬,赢得了董卿的高度赞赏,也受到了普通受众的一致认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评价也体现出在新媒介环境下受众对于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不可替代性的追逐趋向。

2.专业技能

已出场的60强选手中,从知识背景和专业出身来看绝大部分都是具备相当工作经历的媒体人,尤其是新闻类选手,无论是主持人岗位还是记者岗位,都积累了大量新闻素材和阅历,临场应变能力、节目编排能力、话题阐述评论能力都实力超群。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下三种能力依然是主持人专业技能评判的重要标准。

节目编排。无论是三分钟自我展示还是90秒即兴考核,绝大多数选手都以节目样态进行呈现,在节目选题、结构设置、话语目的、语言组织等体现了主持人对节目风格定位的理解、节目编排思路以及思维的素质。如邹韵从个人记者生涯的提问机会谈到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变化;杨光从个人梦、家庭梦引申到中国梦的实现等等,思维素质决定了节目编排的质量,是否具备可触及人心的力量。

主持人言论。主持人言论是主持人在节目当中以个人名义对事件和现象发表的议论。以往,主持人言论大多是由编辑提前写作,主持人较少参与创作,相当于“传声筒”,但是近年来,主持人的影响力不止于传统媒体的节目,更是拓展到了短视频、VLOG等新型媒介平台,主持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扩大。因此,主持人言论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其重要性逐渐凸显。在主持人大赛中,新闻类选手的90秒即兴考核为根据图片和文字进行评述,短短90秒,考察的是选手作为新闻类主持人的评论能力,包含态度的展现、新闻背景的拓展、相关新闻的联想等。同样,在文艺类节目当中,主持人言论实现了传播主体对于受众情绪的感染、舆论的引导。康辉在点评文艺类选手韩雨菲时提到,她讲述的故事当中很多年轻人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回到山村,并认为这不是妥协。作為同龄年轻人的你态度是什么,讲述中缺少了自己。可见,无论是新闻主播还是文艺节目主持人,态度观点的质量、舆论的引导力和思维个性都是至关重要的。

语言基本功。中国播音学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准确清晰、圆润动听、朴实大方、富于变化”的播音发声要求。但近年来,重表达轻语音的“口语至上”风日渐流行。殊不知,表达力建立在准确规范的播音发声之上。比赛当中不少地方台选手出现了字音含混不清、“吃螺丝”、主持语态酷似朗诵、重音不准确、节奏混乱等基本功的问题,使得原本精妙的节目设计却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传播效应,十分可惜,同时气息飘忽、声音苍白等问题也让受众感到不适。

除此之外,比赛当中也不乏使用新媒介技术手段辅助主持的选手,果欣禹携手以其为原型打造的人工智能虚拟主播“小果果”同台亮相,配合默契,带观众开启一场“时光博物馆”探馆之旅,令人耳目一新;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毕业生、IT从业者龚凡设计程序模仿人作诗,用机器学习和人类学习进行对比,阐释机器与人的关系,带来了热烈的现场效果。此外,更有最近频上热搜的“主播说联播”“康辉VLOG”等等,都共同印证了在新媒介环境下主持人了解新技术传播特性、使用新技术进行拓展传播的重要性。

技术总是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使用新技术的能力更多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技术思维,但主持人核心素质应当坚守。11月23日,在“第三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2019)”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其《新媒体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主题分享中表示,主持是技术,而人是内容,面对新技术对传媒所带来的影响,如今的主持人培养还应重点关注人的培养,主持人是否具有人格魅力、人生阅历、人性观察力、人际沟通力、抗心理压力等十分关键,主持人本身怀有永远为人服务的理念也尤为重要。

正如他所说,无论是学界的播音学理论,还是业界对于主持人的培养,都“更多在讲怎样能成为一个主持人,而不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一个主持人。这种研究过分技术性,关注了主持,而忽略了对人的研究”。只有将合适的比例放到不变的核心素质和“人”的上面,主持人才能在技术洪流中处变不惊,应对自如。

作者简介:白溯(1990—)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现洛阳师范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研究方向:播音主持理论、影视配音。

猜你喜欢
核心能力主持人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跨境电商人才核心能力分析及培养路径选择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用训练,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荧幕主持人 妙趣造型四问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
咖喱岛(四)
著名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孙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