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实主义

2019-09-10 07:22童家瑶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7期
关键词:厅长官场现实主义

童家瑶

1、定义

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高尔基

实质:暴露社会的黑暗

作者们在创作中广泛地涉及各个领域,尖锐地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勾勒出触目惊心的悲惨图画,引起人们对现存秩序的深刻怀疑和不满,因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意义。

资本主义 农奴制 封建社会 等都可以成为揭露的对象

2、故事概说

《沧浪之水》——官场小说:知识分子池大为深入官场不断蜕变的过程(知识分子的世俗化)

全书讲述了省卫生厅公务员、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从无职无权、空怀壮志,到时来运转、大展宏图的过程。其中酸甜苦辣的人生况味,险象环生的升迁之路,你死我活的灵魂搏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无不夺人心魄、发人深思。

3、批判现实主义的体现

1.客观真实性: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1)细节刻画——政府办公室缩影

(2)农村的办丧场景

2. 批判性: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特别注重社会底层社会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

(1)办公室里的座位暗示了职位、地位等级的高低

(2)通过使用金钱走后门让孩子上幼儿园

(3)有骨气的知识分子的沦落——池大为

起初是清高的,不愿溜须拍马;

想要说出真相,却是人微言轻;

听从晏之鹤的建议加入马厅长阵营;

最终被迫成为腐朽的官场中人;

3.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

池永昶:池父是一个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形象。

没有八斗之才,却坚守着至圣大德,能安贫乐道,却注定难以在当时的环境下往上爬。迂腐而固执。

池父因为在反右运动中坚持公道,为同事作了几句辩护,被划分为右派,在文革中进一步被下放。然而,不管境况如何,始终坚持操守,不肯颠倒黑白。他珍藏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便是自己的标杆和写照。他给自己的评论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作为传统的知识分子,他以孔子的思想为奋斗目标,却遭遇磨难,一生不得志,才会在得知儿子考上大学后惊喜而亡,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志向和世界的公正可以由儿子去达成。

马垂章:马厅长扮演着一个典型官僚的角色。

深谙权力运行的诀窍,懂得说一套做一套,用场面话哄群众。目的就是要保住自己的位置,保证自己权力的排他性和有效性。

应该说他算是一个能干的厅长,本身是廉洁的,虽然不节约,但也没有什么经济问题。工作也是很有魄力,比如上二甲三甲医院,申报国家课题,建办公楼家属区等。他进行人事安排和开展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前提进行的。他明白,有位子就是一切,自己的一切都是源自于权力。当池大为向他报告了舒少华的举报信表明了自己站在他的阵营中后,他就开始帮助池大为,扶持他上位,来巩固自己的权力。这就是最真实的官僚心态的写照。

丁小槐:丁小槐是典型的凤凰男,本科毕业后留在厅里,逢迎上司,到达了奴颜婢膝的程度,通过对上司的巴结和对同事的算计和斤斤计较来图谋自己职位的升迁。

4、总结——杀死过去的自己

一开始池大为作为一个崇尚先贤,保持平民尊严,愤世嫉俗,决心要为天下、为民众而活的耿直青年,是很可爱的。他的道德理想和价值基础,与他的父辈们的追求,与我们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于是表现出刚健,仁爱,慎独,自强的情怀。后来,他发现自己“无欲则刚”了好几年,却一无所有,郁郁不得志。在物质环境的挤压和别人的劝诱之下,他忽然“大彻大悟”,心中的神圣感逐渐摧毁,并欺騙自己说,为了赢得自尊,首先必须放弃自尊。一旦抛弃操守,蔑视永恒,他就活得轻松多了。他逢迎,拍马,出卖,讨好,无所不为,短短几年,他几乎什么都得到了,在官场也如鱼得水。当然他并非不知道他失去了什么,只是他也无可奈何。

作者通过池大为这一人物在宦海浮沉的经历,通过描绘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改造下,在现实的压力下,最终放弃了原本的意念、理想,在不知不觉间随波逐流走上了另一路。那条路上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因此主人公放弃了准则信念,成为了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深刻地写出了权力和金钱对精神价值的败坏,具有相当的深刻性和警世意味。

猜你喜欢
厅长官场现实主义
两道题
“C位”舍我其谁
现实主义与现实题材创作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本地好酒
官场动态
新现实主义巨匠
新现实主义巨匠:乔治.西格尔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