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笑梅
摘 要:学生将来究竟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是否可以造福社会,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仅仅依靠文化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增加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个性的塑造。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别具一格的个性风格,这些都是教育工作因材施教的资源。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掌握教材层面的知识,在形式的设计上千篇一律,没有学生针对性的内容,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空间。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思想感情的熏陶乃至个性化的培养无疑是具有深远影响的,这正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新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
语文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学习,由于其内容的广泛性和思想内涵的深度让相应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大的拓展范围。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不再只是单一的立足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而是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兴趣、价值观以及审美情趣等的因素也适当的融入其中。缺乏个性的教学难以让学生的头脑变得灵活,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经常表现得不知所措。教育工作者的个性化教学必需做到和学生心贴心的交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在互相沟通中达到启迪学生的心智,开导出学生的优秀品德的效果。
一、运用不同学习方式,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的做出调整,过去的语文教育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要求主要强调的是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以及完成正常的教学规定的任务。不可否认,上述的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分工设计还是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总结而来,对于学生基础层面知识的掌握学习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按照既定的程序来进行教学安排,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只能够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框架结构的限制,没有什么创意可言,自然更谈不上学生的个性化素质的锻炼。语文教材上的文章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内容是不变的,然而每一个人由于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素养等等不同差异导致了他们对于文本的解读也是千差万别。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工作需要综合学生的鲜明个性来进行,并且在具体操作上尽最大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超越文本,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独到见解。在执行的过程中则要把学生分为不同类型,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加深理解和认识,引入全新的思想来达到更加多元化的解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是一篇寓意深刻和富有哲理的散文,它对小学生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在学生的一般印象中,种植花草树木更多的是体验到播种、浇水、施肥和看着植物一天天生长的乐趣。这篇文章的立意和视角显然不满足于这些普通的论述,它揭示出了我们人生经历中会遇到许多磨难和逆境,在面对这些失意的时候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解放自己,让人生重新焕发出生机。文中这样写道,种树不是种菜或者种粮食作物,是百年的基业。因此种植桃花心木的人选择了一种模拟自然条件下的培育方式,让桃花心木在生长中自己去寻找水源和养分,把根扎到土壤的深处,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能经受住考验,顽强的生存下去。这一段文字点明了全文的主题思想,作者的启示也由此而来。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演变出各式各样的学习探索活动。有的学生口头表達能力好,这类学生可以讲解出一番或深奥或浅显的道理。在这当中教师也作一些点评,指出人生好比桃花心木生长的百年,每个阶段的不同经历犹如桃花心木每天遇到的有时和风细雨有时暴雨狂风的各类遭遇,为什么有的树苗活了下来,而有的最终枯萎。还有一部分学生擅长写作文,教师可以让他们延伸思维,用写作的形式把自己的感想用笔记录下来。甚至还可以继续借题发挥,让学生学习作者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简单和朴素的现象中,发现了什么人生的真谛,进而丰富情感体验。
二、设置相关疑问悬念,启发学生探索钻研
语文知识的探究性很强,学生在既定的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标新立异的思想和能力被唤发出来,需要有产生这种意识的土壤,在教材的字里行间中捕捉到许多问题和质疑就是一个最为直接的途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教师和学生确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家都以参与者的心态来交流和分析,在悬念和疑问的驱使下把学习思维延伸到全新的领域。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鲁滨孙漂流记》是一篇富有想象意味的文章,故事本身也充满了作者的新奇思想。它虚构了一个人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遭遇和在这当中的许多不可思议的举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空间,以文本为依托可以假定出许多学生的疑惑以及未知的悬念。这篇文章是从一个大的故事中整理归纳而来,文中省略了大量的原本记录的事件,恰好为学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自由发挥的余地。比如在课文的开头,主人公和同伴们乘船前往美洲的途中遇到恶劣天气,大部分船员死在海里,只有鲁滨孙一个人幸免遇难,死里逃生来到了荒岛上。海上遇险的经历同样是一个人的冒险故事,小学生的猎奇心理都很强。根据这些已知的线索,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发问:作者在乘船在海上前往美洲途中,有哪些有趣的见闻,在海上遇到大风把把船吹翻的情况下,为什么那么多的船都死了,只有鲁滨孙活了下来?他是怎样和这些困难作斗争的?我们可以揣摩一下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处于一种什么状态?······这些都为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制造了无穷无尽的思索话题。
三、结束语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初始阶段,他们的性格和思想意识的形成也与周围教育环境氛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工作者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潜能充分开发出来,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蓉华.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5):28.
[2]普风玲.试析如何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3):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