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图升 刘洋 黎载波 赵三银 赵旭光
摘 要:从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特点分析入手,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认真研究,按照“两结合+四平台”的原则,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构建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2-0056-03
Abstract: 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ed talents, the practice course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 is carefully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wo combination and four platform", the cont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is adjusted and a complete and operabl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s constructed, which lays a firm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advanced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spirit.
Keywords: practice teaching; talent cultivation; construction
一、概述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坚持能力为重的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4]。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中指出“创新能力是提高质量的灵魂”[5],“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及创新人才培养、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等要求的细化,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才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8]。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从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特点分析入手,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课程进行认真研究,从而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构建完整的、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材料专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9-11]。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按照“两结合+四平台”的原则,即“两结合”指的是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四平台”是指通识实践平台、学科基础实践平台、专业基础实践平台和专业综合实践平台等四个平台,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构建了完整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一)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
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学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两部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校内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将二者有机结合对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凸显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13]。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见习(1周)和毕业实习(12周)环节,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强调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工作内容要贴近实际。该环节可以以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与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有机融合,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根据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关性和时序上的连续性,统筹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构筑起“四大实践教学平台”,即“通识实践平台+学科基础实践平台+专业基础实践平台和专业综合实践平台”。
1. 通识实践平台的教学内容以公共基础实验和实践为主,辅以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该平台开设的主要实践课程及相应的学时数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4学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4学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4学时)、《军事训练》(2周)、《大学英语》(32学时)、《创新创业基础》(8学时)等,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养能力。
2. 学科基础实践平台主要培养本科生掌握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相关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该平台实践环节开设的主要实践课程及相应的学时数为:《大学物理实验》(32学时)、《金工实习》(2周)、《基础化学实验》(32学时)、《物理化学实验》(32学时)等,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方向的學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 专业基础实践平台主要培养本科生掌握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相关工作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能力。该平台实践环节开设的主要实践课程及相应的学时数为:《材料科学基础》(8学时)、《材料工程基础》(16学时)、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8学时)、《材料力学》(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8学时)等,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特定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 专业综合实践平台主要培养本科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相关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本科生在该领域的综合素养。该平台包括:专业综合实践、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和以项目为导向的综合训练三部分;该平台实践环节开设的主要实践课程及相应的学时数为:《材料工艺性能与实验》(48学时)、《土木工程材料实验》(12学时)、《专业见习》(1周)、《毕业论文(设计)》(12周)、《毕业实习》(12周)等,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特定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专业核心技能训练设置2周,学生根据以往掌握的知识要完成从实验构思、设计、计算、实现到运作等整个环节,通过该实践课程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以项目为导向的综合能力培养,主要是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兴趣和学习能力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参考图2所示。
(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1.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本科生进入实验室提供有利条件。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契机,很多本科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积极加入了导师负责或所在的科研课题组,进入了导师所在的科研实验室,从事一些导师负责或者是本科生自拟的科研或教研项目[14]。进入实验室后,本科生与导师一起开会讨论、设计方案、实验分析、撰写论文;在此过程中,学生丰富了自己的书本知识,培养和激发了专业兴趣。
2. 成立科研创新实验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报名,教师选拔出3-5人参加创新实验小组,并由优秀学生担任小组长,由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验内容是由教师设定的,做一些教材以外的设计型、研究性的多步骤综合性实验,其内容涵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并要具有一定的前沿性。
多年来,实驗室吸收部分优秀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制定实验方案,进行较高层次的研究。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较快地熟悉科研一般过程,从中感受科研工作的全部内涵,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 设置创新学分,指导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对实验过程中成绩突出或有创造性成果的学生进行奖励,设置创新学分,提高学生参与开放实验室的积极性;以项目为导向的综合能力培养,主要是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兴趣和学习能力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攀登计划等科研项目,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创新研究,形成良性循环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质量得到了切实提高,素质教育得到了很好落实。
三、实践教学效果
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通过调整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按照“两结合+四平台”的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不仅在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近三年,学生已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项;成功申报广东省共青团“攀登计划”项目2项;作品“结构梯度型复合透水砖”获校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获“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三等奖;学生参与撰写完成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2015年材料专业两人荣获“韶关学院鑫金汇创业奖”(全校共10项),分别为“汉礼学士服工作室”和“广东中旅(韶关)旅行社大学路营业部”;先后指导6位同学的本科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相关指导老师被评为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建立;2017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和就业率分别为18.8%和100%,均位居全校工科专业第一位。
四、结束语
从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特点分析入手,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课程进行认真研究,从而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按照“两结合+四平台”的原则,即“两结合”指的是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四平台”是指通识实践平台、学科基础实践平台、专业基础实践平台和专业综合实践平台等四个平台,构建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且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地方高校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波,李文芬,颜亨梅,等.开展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5):28-30.
[2]付坤,周晓勤,凌振宝,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工科类专业新常态实践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0):18-21.
[3]杨利云.试点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3):239-24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中发[2010]12号,2010.
[5]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Z].教技[2012]6号,2012.
[6]赵晓丹,吴春华,周振,等.构建以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206-209.
[7]刘艳,林相友,逯家辉,等.改革实践教学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6(7):84-86.
[8]王晓民,李妙然.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96-99.
[9]劳士健.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7(12):102-105.
[10]施长君,马静岩,白玉成,等.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0):1-4+17.
[11]赵晖,彭其安,徐 .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6):232-234+239.
[12]周静,刘全菊,张青.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3):165-168+176.
[13]孙科学,郭宇锋,肖建,等.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5):233-235.
[14]金宏伟.应用型地方高校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2):178-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