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博凯
摘 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所感知的竞争和压力都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由于一些人不注意适当的调节自己的心理,使得他们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抑郁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目前,这种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1993年,对北京学龄前儿童抽查发现存在行为问题的占10.9%,到2003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8.2%。这一现象到今天并没有减少,还在上升。2018年,根据埃格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在2- 5岁的儿童中,有1%- 3%患有抑郁症,而且这个比例似乎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根据儿童与青少年健康数据资源中心(Data Res ource Center for Child & Adoles cent Health)提供的資料,在美国,每七个儿童里就有一个患有精神,行为或发育障碍。可见,关注儿童抑郁症问题已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重问题。
关键词 儿童抑郁症 表现 策略
一、儿童抑郁症的表现
儿童抑郁症通常有以下六种表现:
(一)精神萎靡
对学习和生活提不起兴趣、无愉快感。
(二)悲观失望
他们内心被悲观感、无价值感和无助感充斥着,自我评价低,容易做出负面猜测。
(三)闭锁对抗
此类儿童将自己的心房关闭,不与父母和朋友沟通,专门与父母“对着干”,严重的表现有离家出走。
(四)情绪偏激
他们有些整日恐惧,有些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
(五)生理障碍
此类儿童有的会有睡眠障碍,有的有躯体机能假性障碍,但是去医院检查却没有生理疾病。
(六)自杀
这是抑郁症最严重的表现之一,据统计,至少有15%的严重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
无论是哪一种表现,都不是家长、老师,或者社会所乐意见到的。那么,我们要如何帮助有抑郁症的孩子茁壮成长呢?首先,家长要信任孩子;其次,找准孩子得抑郁症的原因,对症下药。
二、儿童抑郁症的应对策略
具体来说,应对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家庭治疗
家是每个人的港湾,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们获取情感支持的重要单元。但是许多抑郁症孩子的病因和病情的加重却和父母的行为分不开,无知是一个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因为他们不信任孩子。任何不利于学习的表现,在一些家长的眼里都是在“巧立名目”,都是为了逃避学习。对于家长来说,他们不是真的完全不了解抑郁症,而是根本不相信孩子真的是有病。而孩子之所以得不到家长的信任,是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孩子的健康可能远不如取得优异的成绩、不输在起跑线上更有意义。今天,许多家长都应该追问自己:“如果孩子没了,再好的成绩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所以,父母要关爱孩子、理解孩子,不能随便就认为孩子在说谎,了解孩子存在的问题。对那些存在自卑心理的孩子,则要多方式的鼓励他,帮助他进行自我展示,建立良好的自信;对于压力太大的孩子,父母就要有意带领孩子进行休闲娱乐活动。根据不同的问题,对孩子进行不同的引导和帮助,陪他们一起尽可能的走出抑郁症。
(二)药物治疗
对于那些非常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当普通的心理治疗已经起不到效果的时候,我们只能建议采用药物治疗,通过抗抑郁剂、镇静剂和安眠药等药物改变孩子们脑部神经化学物质的不平衡,维持正常的身体生理躯体机能。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是药三分毒,在可以选择其他治疗方式的时候,尽量让还在发育成长的孩子们少吃这些药物,同时,服用这些抗抑郁症的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盲目服用。
总之,我们要重视和关爱患抑郁症的孩子们,这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心理疾病,儿童青少年还处于社会化的初期,心理还不是很成熟和完善,难以处理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更容易引发抑郁症,因此,也要求我们对此加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