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春
【选题的由来】
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呈现历史真实的态度、能力和方法。做为历史教师应坚持正确的历史结论必须建立在全面把握史实的基础之上。在近代中国没有哪一个事件能像义和团运动那样,包含着如此多的相反的信息、相反的价值和互相冲突的目标,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大清政局下,帝国主义侵略和近代化交织,爱国主义和盲目落后相伴。至今,在中国史学界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也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义和团运动本身的特殊性造成了教师教学难,学生学后模糊等问题出现。每次授课后,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的疑问,诸如义和团爆发同洋教是什么关系?如何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迷信行为?清政府为何会向列强宣战?《辛丑条约》中列强为什么没有割地和口岸的要求?为弥补教材的不足,破解教学中学生的疑惑,本节课引入了“辩证”的思维方式,通过大量史料还原重构历史,力求让历史事件更鲜活生动。一方面充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意识,促进学生历史方法论的元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营造同体悟、探究和批判的历史课堂氛围,让学生对历史多一份敬畏之心。对传统教学中清政府对列强的不抵抗或投降卖国的说法进行纠偏,引导学生重新去思考义和团激烈、极端、迷信的排外方式。将义和团同八国联军侵华放在一起讲解,既让学生清楚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懂得爱国需要理性,斗争需要策略,民族需要自省。“理性爱国”是本节课确定的教学立意。
【教学过程设计】
一、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甲午战争留下的伤口尚未愈合,列强又一次将魔爪伸向中国,面对这些危机,有一群人从田间,从码头,从城镇,从华北大地的尘土中走出来,走进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演一幕悲壮的挽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先了解一下义和团运动的背景。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义和团运动轰然起于民族矛盾的激化之中。他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于侵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同时又包含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插图版)
教师:这则材料提醒我们,义和团爆发是由于民族矛盾的尖锐引发的,这一矛盾在华北地区尤为突出,为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同长江以南相比,华北原本相对封闭,在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间里,华北出现骤变。随着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和铁路、轮船行业的兴起,大批的农民,手工业者,船工和纤夫纷纷失业,造成众多流民剧增,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旨在让学生关注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和活动范围,了解华北这一特殊的地域,为义和团运动止步于北方并末蔓延到南方做铺垫。同时,将这一运动同19世纪末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相关联,体会到这是一场由民族矛盾引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老百姓非常可怜。将近一年时间里滴雨未下。土地荒芫,根本无法开耕,庄稼也种不上,地太干太硬。其结果是,许多中国人无事可做,陷入了饥饿不满和绝望状态,他们…,…愿意加入任何组织……。”
——摘自《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美]柯文[2]
民众和乡绅把自然灾害的频发归因于外国人。他们坚决认为,外国人宣传异端邪教和禁止崇拜孔子,圣像和祖先,触犯了神灵;外国人修路时毁坏了地下的“龙脉”,开矿时放走了山中的“宝气”,从而破坏了风水。
——摘自《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徐中约[3]
连续干燥的天气导致了“赤地千里”“易子而食”的悲惨场景时有發生,人们感到无比焦虑和恐慌,当各种祈雨活动毫无例外的失败以后,生活中严重缺乏科学知识的民众把灾害源头同洋人的入侵挂起钩来。
教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洋教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分析洋教为民众所痛恨的原因?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西学东渐基督教传入中国,《黄埔条约》签订后,列强获得了在通商口岸传教的权利,《天津条约》之后,外国传教士的势力进入中国内地,教民人数不断扩大。许多教会和教民,长期仰仗洋人势力,为非作歹,教案频发,在民众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生活的苦难和旱灾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让人们内心恐慌的情绪加剧,于是,洋教及其中国教民就成了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
教师:恐慌中的华北平原如同浇满汽油的干草垛,随时都有燃烧的可能,充当助燃物又是什么呢?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1900年夏,天津有人传说,义和团的总师傅是个108岁的老人,法力无边,曾潜入紫竹林的一幢洋楼,看到三个大瓮,一贮人血,一贮人心,一贮人眼。
——摘自《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教师:对于材料的叙述,你认为是否属实?当时的民众是否相信?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此时的华北平原谣言四起,诸如:洋人井口投毒,摄人灵魂,挖取人心,生剥人皮,适时出现的谣言点燃了巨大的火药桶,一场排教杀洋的运动在所难免。
【设计意图】这些遥言的存在,反映了当时华北地区民众内心的一种恐慌,同时也折射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深刻的矛盾。让学生充分理解荒诞离奇的谣言让民众对死亡的恐惧转化成了满腔愤怒,与其被洋人杀死,不如放手一搏。
教师:观看以下视频(中国通史中的片断),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义和团运动兴起和活动范围以及同列强交战的主要地点?第二,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第三,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斗争方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义和团在山东兴起,迅速向直隶蔓延,在清政府的支持和利用下,围攻了北京的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虽损失惨重却久攻不下。这是为什么呢?抛开清王朝的摇摆不定和官员的暧昧不谈,我们分析一下义和团的斗争方式。
这些落后的小生产者,自发组建而成,缺乏统一的领导,手中拿着最传统的棍棒和大刀,战前往往通过一番花哨的仪式,比如烧香磕头,念咒吞符,降神附体,把自己变成无所不能,刀枪不入的大仙,这些迷信的作战手段,蒙蔽了当时的世人,究其真相,不过是气功和催眠甚至巫术而已,在战斗中结局可想而知。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难逃失败的命运。
【设计意图】教师借助视频,让学生了解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对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从而得出义和团运动无统一领导、无政权、无纲领也无统一的军队,仅仅是一场自发、分散的农民运动,其水平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相去甚远。通过对斗争中表现出的“迷信”做法,让学生了解当时的迷信在每一位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影响和支配着每件事情甚至人们的一举一动。借助多媒体手段,提升学生兴趣,也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概括叙述历史事实的能力。
有人说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人说這是一场失控的暴民运动,有人说它体现了民族自强的精神,还有人说它是一场破坏文明的蒙昧主义闹剧。下面,我们透过这则合约,看农民在运动期间的诉求,来走近这个群体。
(义和团运动期间团民代拟的“和约”)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六、康有为回国治罪。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兵官,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5]
教师:这则“和约”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反帝斗争的愿望?有什么不足?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材料中抵制外来侵略的强烈愿望,比如说收回主权废赔款,收回关税和土地,反基督教文化等,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感。然而,“和约”中盲目排外的天朝观念和华夷观念又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保守意识。在“扶清灭洋”的口号下,革命意识和保守心理同时存在,这是那个时代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自我摆脱不掉的桎梏。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述“和约”的展示,优于“扶清灭洋”的概念化讨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朝廷“和约”,这是一件伪造品,作为历史材料,它却真实反映了制造者的思想。当旧式小生产者自发地充当民族斗争主体的时候,他们代表民族的同时又代表传统。
教师: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代表传统社会在民族矛盾面前的倔强和不屈,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
此前,中国从无任何社会势力,用如此强劲的声音和视死如归的气概表示“最恨和约”。义和团的英雄壮举,显示他们“实为中国民气之代表”,表达了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西方列强通过强力和不平等条约奴役中国的意愿,激励着中国人民始终不懈地坚持废约反帝斗争。
——摘自《义和团对不平等条约的影响》李育民
经过义和团运动的打击后,瓦德西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把“华人置诸德国吏治理之下”,实在是“一种困难”,对中国实行瓜分实为下策:“并吞土地一事,与其谓为促进商业,则毋宁谓为阻碍商业。”
——摘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金冲及(简本,上册)
由此看来,义和团运动的影响,第一,展示了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坚强决心和英雄气概。这是一场群众性反对不平等条约的先导,民众第一次对传统国际法中的反动原则和理论说“不”。第二,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从此以后,列强开始以华制华,中国的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
义和团运动虽反映了传统社会在民族矛盾面前的倔强和不屈,然而,运动中破坏铁路,轮船,砍断电线,甚至在进入北京之后,烧杀劫掠,充分暴露农民革命的迷惘和落后。
义和团称传教士为“毛子”,教民为“二毛子”,“通洋学”、“谙洋语”、“用洋货”等人被依次称为“三毛子”、“四毛子”等,凡为“毛子”全部在杀害之列。因为其仇视一切带有“洋”字,与“洋”人有关的东西,所以有用洋物者“必杀无赦,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士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
——摘自《 历史翻不过去》罗哲郁
【设计意图】义和团的历史地位是个极富挑战的难题,融入太多的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历史评价之前,应先对历史史实有基本的了解和“理解”,避免简单化、符号化。所以,通过鲜活生动的史料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它既是是一场民族英雄主义的展示,又是一场群众非理性的爆发。它将西方的物质文明和侵略混淆在一起。
中国需要革命,但是中国需要建设性的革命,而不是生灵涂炭的革命。对于这种非理性的民族英雄主义,正如陈旭麓所说,”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二、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运动在晚清的华北制造了巨大的恐慌,最终也带来了八国联军的入侵和《辛丑条约》的签订。1900年6月,八国联军组建,在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登陆,直奔北京而来。清政府恐慌之余,在6月21日向各国宣战。这是一个国家向全世界最强大的11个国家同时宣战,与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一贯表现格格不入,有人说这勇气源于慈禧太后对列强要求她还政光绪的一种报复,有人说这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给予的压力,还有人说,是对列强无视中国主权的一种反抗,甚至有人说这是因为清朝大臣虚假的捷报,平添了慈禧太后的勇气,不管这勇气来自何处,结局却以巨大的代价惨淡收场。8月,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当时北京除了守军15万人,还有30万“刀枪不入”的团民,仅仅5个小时,全城沦陷,仓促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留下了可怜的京城臣民和绞杀义和团的上谕。北京城瞬间成了悲惨世界的缩影。
【设计意图】清政府宣战的原因在中外史学界众说纷纭,或许原本就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才让慈禧做出了如些莽撞的决定。如果一一展示材料,难免过于繁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义和团运动时中国清王朝的政治状态和面临的困境,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供给学生不同的视角。
“洋兵蜂拥而入,将居人无论男女驱逐,空手而出,衣饰财物,丝毫不准携带,合门财产并为洋人所占更有奸留妇女、戕杀男人者。人在仓促之间,不及防备,多被所扰。由是有闭门自焚者,有全家身殉者,有被逐无处投依自尽者,有被污羞忿捐生者。各街巷哭嚎之声,遍处皆同。以京师合城而论,前三门外受灾稍轻,城内及北城受难尤重。死尸遍地,腐烂熏蒸,惨难寓目。……北京被占领以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
——摘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金冲及[6]
当硝烟散去,和谈成了最終的归宿。77岁高龄的李鸿章再次被启用,甲午战争后他已经被撤下了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的头衔,此时正赋闲在家。危难之际再次出山,经过八个多月的谈判最终与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教师:概括《辛丑条约》的内容,并分析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列表分析:(略)
瓜分狂潮的转向避免了中国社会在肢解中沦为殖民地,而八国联军反抗的失败却急速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教师:《辛丑条约》同以往条约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既无割地,也没开口岸,满足了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侵略需求。这一特点除了与义和团斗争关系密切外,李鸿章外交的策略同样功不可没。
他(李鸿章)要在国际公法里把中国由交战国换成受害国;拳匪是叛逆;两官被劫持;宣战诏书是矫诏”;入侵洋兵是来华助剿叛逆……因此中国对来华助剿的洋兵固有赔偿军费的义务;但是助剿各国却没有对华要求割地的借口。
——摘自《从晚清到民国》唐德刚[7]
【设计意图】从李鸿章谈判过程中的策略和智慧等历史细节的呈现,让学生走进历史,走进真实的李鸿章,让学生体会到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中坚人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让学生对历史人物能够客观公正地评判。
然而在强权即公理的时代下,个人的努力在糜烂的政局下,仅仅是徒劳。辛丑条约签字时,李鸿章不想把自己的名字留在耻辱的合约上,便将他的名字写成了“肃”,作为朝廷,一级肃毅伯,他既承担了历史的责任,又表现了内心的无奈。签约后的他大口吐血,两个月后撒手西去,临终前依然心系朝廷,留下一折一诗,”
海外尘氛尤未息,诸君莫做等闲看”
“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告诫他的晚辈要关注瞬息万变的国际社会,为病入膏肓的清王朝开出了医治的药方,将一个油干灯枯的清王朝推上了改革之路。
就在北方一片混乱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骙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就联合起来与列强私自达成协议,自己辖区境内不许义和团活动,洋人承诺不进攻所辖地区,史称“东南互保”。虽然意味中央集权的削弱,却换来一方国土的安宁。可见,“理性爱国”永远是晚清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时代精英们选择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插图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版社,2000
[3]徐中约.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4]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版社,2000
[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6]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