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文化滋养下的地涌金莲

2019-09-10 01:26周翊兰龙春林
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金莲傣族彝族

周翊兰 龙春林

地涌金莲在滇中彝族地区具有食用、观赏、水土保持、饲用等多种用途,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地涌金莲是受人爱戴的“五树六花”之一。狭域分布的中国特有植物地涌金莲,由于彝族的传统管理和利用,以及受到傣族佛教文化的影响,得以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西双版纳等信奉小乘佛教的地区,都要在寺庙周围种植“五树六花”。种植和培育这些植物,是南传佛教在西双版纳本土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关于“五树六花”的具体种类,虽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Franch.)C.Y.Wu ex H.W.Li]以其独特的金黄色花序都能成为其中之一,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崇拜。

地涌金莲的别名有千瓣莲花、地莲花、地芭蕉、地母金莲、地涌莲、矮芭蕉、地母鸡宝兰花,傣族名为波欢般嘎,彝族称之为嗯嘎兜,是芭蕉科(Musaceae)地涌金莲属中的唯一成员,而该科另外两个属(芭蕉属Musa、象腿蕉属Ensete)的成员则较多。

地涌金莲在西双版纳一带虽被奉为尊贵的“五树六花”之一,但其原产地却在“遥远的北方”,就是千里之外的金沙江河谷地带。其自然分布地海拔高度为1500-2500米。地涌金莲在云南各地均有栽培,尤以楚雄、大理、丽江、昆明、曲靖等州市栽培较多。其花序硕大,苞片金黄色,經久不衰,异常美丽,是具巨大发展潜力的园林植物。

野生地涌金莲

人们平时看到的地涌金莲大多是人工栽培的。野外是否还有它的踪迹?这一直是植物学界的一个谜。国际著名的植物学家克雷斯(J.Kress)博士曾经感叹:地涌金莲的自然分布区过于狭小,野生种群可能已绝灭了!克雷斯的担忧不无道理,有些物种就是由于分布区太狭窄,一遇到自然灾害或人类活动的干扰,整个物种就消失了。

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终于有幸找到了野生状态的地涌金莲,它们大多生长在悬崖绝壁上,人们难以企及。与栽培的植株相比,野生地涌金莲最显著的特点是花序苞片为橙色,而不是栽培种的金黄色;另一个较大的区别是,野生的叶片更明亮,叶柄稍微呈现红色。

野生地涌金莲的种群数量稀少,生境非常特殊,分布范围十分局限,且其种子难以保存,更不易萌发,应加以严格保护,禁止采挖。其所处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土壤侵蚀现象严重,石漠化趋势加剧,植被正在退化,亟须进行生态系统修复。作为重要的种质资源,野生地涌金莲需要在获得特许的情况下进行研究,才能应用于繁殖、育种和园林绿化,并通过回归引种来扩大其野外种群数量。

彝族利用地涌金莲的传统知识

滇中地区是地涌金莲种植比较普遍的区域,这里的彝族等少数民族拥有非常丰富的关于地涌金莲的传统知识。

地涌金莲是彝族人的传统菜肴。夏天,彝族同胞食用其幼嫩的假茎。假茎除去叶鞘后,取其最中心部分,当地人叫作“芭蕉心”,这就是可食的部分,把它切成丝与肉丝或肉片一起爆炒,味道清香可口;与牛、羊等汤锅同煮时,味道十分鲜美。冬季是地涌金莲的盛花期,彝族同胞采集其花,用于做汤或制成凉菜,一般与火腿肉、蚕豆米同煮,做成汤菜;做凉菜的时候,先将鲜嫩的苞片切成丝,用清水煮3〜5分钟后,捞出滤干,加入辣椒、花椒、葱花、食盐搅拌,即可食用,风味独特。另外一种吃法是做成咸菜(腌菜),可以加腊肉爆炒,素炒也有特殊的清香味。除了彝族,云南西北部的纳西族也用地涌金莲制作美味佳肴,款待宾客。

在云南中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地涌金莲是重要的饲料植物。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百姓在房前屋后、坡耕地上种植地涌金莲,将其全株作为猪饲料。他们发现,以地涌金莲为饲料喂养的牲口生长快、肉质也较市售饲料喂养的鲜美。这其中的奥秘,与地涌金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有关。

地涌金莲是具巨大发展潜力的观赏植物,其植株丛生,花序呈金灿灿的黄色,硕大而奇美,花期可长达半年之久,当地百姓将它们种植在村庄附近和庭园中,作为观赏花卉。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已建立地涌金莲苗圃,在公园、城镇街道、居民小区和其他绿地栽培,也作为室内观赏。

民间用地涌金莲的花和汁液人药。在云南的景东彝族自治县,当地百姓采集地涌金莲的假茎,绞出汁液后内服,用于解除草乌中毒。景东黄草岭地区用地涌金莲的花序与猪心同煮食用,据说对心脏病有一定疗效。

地涌金莲的叶片和叶柄纤维发达、柔韧性好,是优良的编织材料。从前,彝族百姓喜欢用它编织草鞋,柔软而耐穿,爬山不滑。用地涌金莲还可以编织多种家庭用品,如坐垫、绳子、篮子和竹筐的背带,甚至还可以做背小孩的背带,这些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物品,正慢慢地从人们的视线和记忆中消失。

彝族地区盛行土法养蜂,每个村子甚至每个家庭都养一至数群蜜蜂。在地涌金莲的主要栽培地区(如滇中高原的楚雄等地山区),由于海拔较高,冬季十分寒冷,绝大多数植物都不开花,此时蜜源非常稀少。而种植于房前屋后和坡地上的地涌金莲,在秋冬时节竞相开放,为蜜蜂提供大量蜜源。因此,彝族地区即使在最严寒的季节也不需要给蜜蜂饲喂糖浆,地涌金莲成为这些地区冬季最重要的蜜源植物。

滇中紫溪山一带的彝族人,很早就发展了一种十分特别的混农林系统(agroforestry system),可以概括为“果树+地涌金莲+作物+蜜蜂”系统。他们在庭园和山坡台地栽培李(Prunus salicina)等果树,其中一个叫作“清脆李”的地方品种最为著名。在坡地或台地上种植玉米、小麦、豆类、蔬菜等农作物,而地埂边则种植成行或成片的地涌金莲。采用非常传统的方式养蜂,装蜂的容器一般就地取材,将一棵枯倒的树木锯成约一米长的树段,掏空后,在两端用砖头或石块拌牛粪糊上,外侧留一个小孔供蜜蜂出入。这些蜂巢常常就放置在坡地或台地边缘,上面用树皮、瓦片、石块等覆盖,既防止被雨水淋湿,也起到了稳定作用。有时也将蜂桶用架子直接固定在畜栏或杂物房的土墙上,或者在墙上凿洞后把蜂桶放入洞内。这样,就形成了“果树+地涌金莲+作物+蜜蜂”的独特混农林系统,当地彝族村民可以从这个生态系统中获得诸多产品。

云南中部和北部山区的平地很少,主要是坡耕地,非常容易受到雨水冲刷而导致水土流失。这里的彝族村民将地涌金莲按等高线种植在坡地上,或者栽种于坡地(台地)的地埂边,由于其个体粗壮、密集生长、叶片宽大,可阻挡泥土被雨水带走,能防止或减缓因雨水冲刷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因此,这里最为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非地涌金莲莫属。

作为圣花的地涌金莲

在佛教经典中,莲花(莲华)主要是睡莲属(Nymphaea)植物和莲花(Nelumbo nucifera)的花。按颜色来分,佛经里的莲花有白、青、红、紫、黄等五色,称为“五种天华”,其中以白、青两色最受青睐。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花大,又名“百叶华”;青莲花,梵文音译为优钵罗,因色青故名,其叶狭长,下部叶小而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经中称之“莲眼”,也就是观音菩萨的眼睛。还有以莲瓣多寡来分,佛经上说有人华、天华和菩萨华三种。人华者,莲瓣仅十余而已,天华者莲瓣达数百,而菩萨华者,莲瓣多达千数,即是佛教最尊崇的千(瓣)莲花,佛国莲华的象征。而地涌金莲的苞片,酷似睡莲或莲花的花瓣,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色泽金黄,在隆冬盛开,比睡莲花和莲花更加夺目,因而被尊为佛教圣花。

宋朝理宗嘉熙年间(公元1237—1240年)所建的涌金寺,位于云南通海秀山螺峰顶,俗称大顶寺,取佛家语“地涌金莲”之意而命名。在傣族文学作品中,地涌金莲是善良和惩恶的象征。而作为佛教圣花的地涌金莲,在信奉小乘佛教的地区具有特殊的宗教文化价值。传说佛祖诞生之时,每走一步,足下都会生出金光灿灿的金莲花,也就是地涌金莲。在傣族的民间传说中,当佛祖讲经讲到精彩之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地涌金莲被定为小乘佛教寺院的“五树六花”之一,是因为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花卉。傣族、布朗族村寨的缅寺庭园里,都要栽种“五树六花”。根据不同的理解,“五树六花”的种类并不完全确定,一般认为“五树”是菩提树(Ficus religiosa)、高榕(Ficus altissima)、大青树(Ficus spp.)、铁力木(Mesua ferrea)、贝叶棕(Corypha umbraculifera)、槟榔(Areca catechu)、糖棕(Borassus flobellifer)这几种树;而“六花”则包括地涌金莲、缅桂花(Michelia alba)、荷花(Nelumbo nucifera)、睡莲(Nymphaea tetragona)、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var.sinicum)、黄姜花(Hedychium flavum)、黄兰(Michelia champaca)、鸡蛋花(Plumeria rubra)、凤凰木(Delonix regia)、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等。由此可见地涌金莲在佛教文化中的尊崇地位。

永续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由各国首脑参加的最大规模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截至2016年6月底,共有196个缔约方。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公约,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在中国生效。《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三个主要0标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组成成分的可持续利用;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共享遗传资源的商业利益和其他形式的利用。《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义务之一是在当地居民和社区的参与下,尊重、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传统知识。由此可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应认真对待并予以落实。

对于地涌金莲这样一个分布区极其狭小、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有性繁殖非常困難的物种来说,如果没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没有当地百姓那么多管理和利用地涌金莲的知识,没有他们世世代代的栽培和守护,地涌金莲可能早就从地球上消失了。可以说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滋养了地涌金莲,让这朵金莲花永不凋零。中国各民族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的成功案例非常多,地涌金莲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值得深入挖掘[7]。这个“以民间传统利用促进保护”的成功案例,对其他物种和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与利用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1]许再富.西双版纳傣族热带雨林生态文化.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16卷第2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3]Wu D L,Kress W J.Musaceae//Wu Z Y,Raven P,Hong D Y,eds.Flora of China.Beijing:Science Press;St.Lou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2000.

[4]Liu A Z,Kress J,Long C L.Customary use and conservational attention to Musella lasiocarpa(Musaceae),a monotypic genus endemic to China.Economic Botany,2003,57:279-281.

[5]Long C L,Ahmed S,Wang X R,et al.Why Musella lasiocarpa(Musaceae)is used in southwest China to feed pigs.Economic Botany,2008,62:182-186.

[6]龙春林,郭志永,刘博,等.中国民间资源植物及其传统知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7]Long C L,Li H,Ouyang Z Q,et al.Strategies for agro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promotion:a case from Yunnan,China.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2003,12(6):1145-1156.

关键词:地涌金莲  彝族传统文化  傣族佛教文化  保护  可持续利用

猜你喜欢
金莲傣族彝族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春日垂钓
张华全 金莲 曹严匀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Splash Water for Happiness 泼水迎新年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别样的风情
西双版纳州傣医常用姜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