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裤瑶与黏膏树的不解之缘

2019-09-10 01:26哈凯丽龙春林
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哈凯丽 龙春林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白裤瑶人与一种称为“黏膏树”的树有着天然的“共生”关系:黏膏树树脂是白裤瑶特有的防染剂,用于传统服饰的染制和图案绘制;由传说依托的纹样体现了白裤瑶人对祖先、图腾和自然崇拜的信仰独特的服饰与图案元素,及时黏膏树认识、管理和利用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经验,构成白裤瑶传统知识和文化的独特内涵和精华,也是保护传统文化和物种的切入点。

人类利用植物染色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许多民族的传统服饰和一些宗教仪式都离不开染色技艺。植物性染料的价值和应用前景广阔,可概括为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增强织物的耐久性、医药价值、美体美肤美化生活的价值、营养价值、民族标记与认同作用,以及宗教与文化价值等方面。中国是最早记载有关人类认识和利用植物资源的国家之一,包括将植物作为染色剂、媒染剂、防染剂等。目前常用的染色植物有:茜草(Rubia cordifolia)、苏木(Caesalpinia sappan)、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栀子(Gardenia jasminodes、、姜黄(Curcuma domestica)、菘蓝(Isatis tinctoria)、冻绿(Rhamnus utilis)等。对民族民间染色植物传统知识的研究形成了民族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染料和色素民族植物学(dye and pigment ethnobotany)。除一些有关植物利用方面的古籍上已记载的染料和色素类植物外[3],民间尚存许多不为外界所了解的色素和染色植物、防染剂植物。世界各地的原住民世代积累传承下来的有关利用和保护植物的知识,也就是民族植物学知识,对急剧变化中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黏膏树(Ailanthus bilmoriniana),也称刺樗、毛椿树、刺臭椿,南丹白裤瑶人称黏膏树为“刳碡”,荔波瑶山乡人称之为“弄哥吊”,《庄子·逍遥游》中记载的名称是“刺樗”。刺樗为苦木科乔木,高10余米,幼嫩枝条被软刺。它的树脂是白裤瑶特有的防染剂,白裤瑶人利用树脂作为防染剂在织物上绘各种纹样。白裤瑶人衣物的原材料主要是当地所产的棉花和蚕丝,整个制作过程分为养蚕种棉、纺纱、跑纱、晒纱、梳纱、织布、采集黏膏、蜡染描图、染布、刺绣图案、缝制衣裳等11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凝结了瑶族人自古流传下来的精湛技艺和聪明才智。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世代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与贵州省荔波县交界处,云贵高原南面。白褲瑶的先民很久前就生活在深山老林中,过着原始的游耕生活,在普遍缺粮的情况下,主要靠采集和狩猎补充食物。无论春夏秋冬,都可看到白裤瑶男子及膝的白色土布灯笼裤,以及白裤瑶女子的方印背牌和摇曳多姿的百褶裙。关于白裤瑶服饰的描述,《隋书·地理志》这样写道:岭南有瑶民“其男子着白裤衫,穿中裤,女子青布衫,斑布裙,皆无鞋履。”清代李文琰的《庆远府志》说,南丹“瑶人居于瑶山,男女皆蓄发。男青短衣,白裤草履;女花衣花裙,短齐膝”。由于白裤瑶的传统民族文化保留得非常完整,被外界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白裤瑶与服饰的传说

相传,白裤瑶人最初是拿芋(Colocasia esculenta)叶披在身上当衣服穿,芋叶不保暖且易损坏,瑶民很苦恼。后来瑶民遇到一位穿着布料衣服的谢古婆,瑶民询问她做衣服的技巧。她告诉瑶民倘若穿衣服,就要先种棉,五六月开花,八九月收棉花,纺成纱,织成布,用布缝衣服。谢古婆还抓了一把棉籽给瑶民,让白裤瑶人种植棉花。第二年春天到了,大地复苏。瑶民按照谢古婆所说,做成了御寒的衣服。后来谢古婆还告诉瑶民,用蓝靛(Strobilanthes cusia)这种植物染布,可以制作既耐脏又好看的衣服。从那时起,白裤瑶人便学会了种棉、染布,并制作独特的民族服饰。

白裤瑶服饰中的“背绣大印”和“腿绣五指印”图案,既是白裤瑶服饰图案的典型代表,也是白裤瑶人迁徙而居的历史见证,它蕴含了丰富的民俗内涵与文化寓意。潘琼阁在《中国瑶族》中谈到“瑶王印”与“血手指印”的传说:隋唐时期,白裤瑶首领率众同胞从“苗众”中分离出来,在长江中下游繁衍生息,狩猎耕种。皇帝赞赏瑶王的功绩,赐予他一枚方形印章,免除白裤瑶的徭役。后壮族土司以“和亲”计谋乘机骗取了瑶王大印。大印的丢失让白裤瑶陷入战乱,丧失了土地,背井离乡避于深山。由于瑶王双手负伤,血流不止,爬山时手撑着膝盖,在膝盖上留下了十条血印。临终前,他在衣襟上画了一幅瑶王印图案,留下遗嘱:今后白裤瑶女人一定要把印章图案绣在衣服上,以牢记这段“和亲盗印”的惨痛教训,提醒族人牢记丧失权力带来的苦难。于是,瑶族子孙为了记住这一民族大耻,缅怀先王及壮烈牺牲的前辈,便在裤子的膝盖处绣上十条红杠,在衣襟上绣上大印图案。

白裤瑶人利用黏膏树的传统知识

白裤瑶人制作的黏膏画永不褪色,其秘密之一就在于它使用了黏膏树的树脂。由于黏膏树的树脂所制成的防染剂是白裤瑶人染色工艺中所使用的重要原料,故每年初夏到初秋,白裤瑶妇女会选择吉日使用斧头在树上砍出小凹槽,之后大概一个月,黏膏树就会流出淡黄色的树脂,味道清香。采集到的树脂凝固成胶体状,用水洗干净,存放在底部加少许水的瓦罐中.以免被黏住。到农历四月,白裤瑶人就将当年采集的新黏膏与往年存放的旧黏膏,以1:5的比例混合,并按照一斤新黏膏三两牛油、一斤旧黏膏一两牛油的比例进行慢火熬制,冷却后得到黑色固体黏膏,在衣物上绘制图案吋,加热溶解后使用。白裤瑶阿婆说,如果全是新采的黏膏或者不与牛油混合,则画出的线条太粗且不清晰,无法做出有精致纹样的服饰。

白裤瑶人在长期利用黏膏树树脂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关于管理黏膏树与采集树脂的经验。当黏膏树长到两米多高时,他们就在树距地表1.5米以上的部位进行有规则的砍凿,越粗的黏膏树,砍凿位置越靠近地面;越大的树,砍凿的坑距越近;砍凿越多越久,流出的黏膏越多,膏质越好。如果中途停止砍凿,黏膏树就会枯死。黏膏呈淡黄糊状,不溶于水,因此用它绘成图案后,如果再煮泡,还可回收利用。黏膏是白裤瑶人家里的常年必备品,在白裤瑶村寨,最穷困的家庭也会备有黏膏。黏膏不仅可以自用,还可在市场上流通,市场买卖也成为白裤瑶人对黏膏资源有效分配的方式之一,目前南丹县的黏膏售价为300元/千克。

白裤瑶人历来对黏膏树悉心护理.照顾有加,除了采集黏膏外,他们从来不用黏膏树作为建造房屋的大梁或制作家具的木材,也不把它作为薪炭柴砍来烧,或者其他用处。黏膏树通过种子繁殖,种子自然成熟后脱落,生根发芽,白裤瑶人也不移栽黏膏树。长期以来,人与黏膏树和谐相处,所以在白裤瑶村寨周围,一棵棵黏膏树高大挺拔,百年老树随处可见,形成白裤瑶山乡的奇特景观。过去一些壮、汉族村民以及开发商与政府都多次移植过黏膏树,但是都没有成功,绝大部分树移栽不久便逐渐枯死,少数的即使移栽成活却无法长高长大,只有在白裤瑶村寨附近黏膏树才能茁壮成长。

白裤瑶黏膏画的工艺流程

白裤瑶人利用黏膏树树脂制作防染剂,通过该防染剂画纹样后,利用植物染液进行染色,得到的就是黏膏画了。白裤瑶黏膏画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绘制、染色、脱膏三个部分。绘制黏膏图案,一般是在农闲时间,或春节前后,这段时间的温度也适宜绘制黏膏,图形不易脱色。

绘制由磨布、煮膏、绘画三个步骤组成。磨布是取一块固体黏膏均匀涂抹在长条形木板上,再铺上织好的纯棉布,接着用磨布棒把需要绘制的部分磨平并黏住木板即可。煮膏是用炭火加温,溶解锅中固体黏膏,煮好的黏膏相当于绘画的颜料。倘若炭火温度适中,煮出的膏汁颜色才会呈现出本来的黄色,若火候过大则呈黑色。白裤瑶服饰需要绘画的位置包括:女子的背牌、百褶裙上的三条环形图案,以及男子上衣下方、儿童背带等位置,一般从九月开始画到翌年二月。绘画时将两种大小尺寸不同的画刀搭在煮黏膏的铁锅上,就着热度交替作画。

图案绘制好后,第二步是染色。首先将500克蓝靛、500克低度酒加入45千克的草木灰水中,混合发酵15~18天,即可做成染料。蓝靛染是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选择猴日、鸡日、龙日下布。下布前,要把染缸染料均匀搅拌,使其发酵,10天左右以后,将绘制好的黏膏画放入染缸浸泡稍许,约半小时后取出,观察染色程度。

染色时间越长,颜色越重。蓝靛染布后,若需要黑色,则添加称之为“红薯药”或“蕨根水”的植物,也就是薯莨(Dioscorea cirrhosa)。每年七至八月有陽光的时候,白裤瑶人切开红色的红薯药,用水煮开,再放入染布浸泡约一分钟,在烈日下晒干,从此反复3〜5天即可染成黑色。鸡血藤染是将鸡血藤(Cuscuta chinensis)苗捣碎,加清水搅拌,将百褶裙放入浸染半分钟后再晒干,反复3〜4次助染后结束。完成黏膏画后,将染过的黏膏画晾干,然后将染布放入加有草木灰的沸水中搅动脱膏,大火加热。直至黏膏完全脱落,图形就呈现出来了。

白裤瑶服饰的图案与宗教崇拜

白裤瑶服饰的图形简洁不冗赘,主要装饰在女子的贯头衣、百褶裙,男子的上衣、及膝白裤、腰带,以及童帽、帛等衣物上。图形有许多种类,但基本都由基础图案反复排列、交叉组合而成。动物类图案有鸡仔花、鱼刺鸡花、小鸟花、老鼠脚花、猪脚花;鸡仔花图案由四部分组合而成,分别为鸡头、鸡身、鸡尾、鸡脚;生活类图案有米仓花、剪刀花、竹筒花、米字花;植物类图案有花朵纹、花枝;自然类图案有龙路、家神、月亮、人仔图案、五指纹、冋形纹。白裤瑶服饰图案不仅美观,而且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白裤瑶人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祈求丰收、人寿富贵的宗教企盼、民俗意蕴与美好愿望,也体现着白裤瑶人许多原始形态的信仰,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

白裤瑶人崇拜雷神和土地神,认为万物有灵。他们的日常生活就处于这种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气氛中,神、人、鬼、灵魂以及各种精灵共同生活在一起。这种自然崇拜的影响导致在白裤瑶服饰上出现雷纹等染色纹样。白裤瑶服饰中的人形纹图案多用在背小孩的背带与百褶裙的接缝处,象征着生殖崇拜,是白裤瑶渴望本族群人丁兴旺、发展壮大、不受外族欺凌的意象表征。

白裤瑶人把鸡、蜘蛛等图腾视为神圣,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鸡叫三遍太阳升,又叫三遍日中天,再叫三遍斜阳西坠,鸡是最有准信的灵物,是光明的使者。雉鸡类很神圣,敢于与野狗争斗,十分吻合白裤瑶的做人准则,于是白裤瑶人以雉的毛色作为服饰的参考标准,按照雉发、花羽、翘尾、白肚腿、花足胫等特点来设计服饰。他们也注意到雉的雌雄毛色不同,且在不同季节毛色也不同,于是白裤瑶人的服饰也随季节和场合不同而变换。任何一位白裤瑶妇女都能指认出图案中的“鸡头”“鸡身”“鸡翅”“鸡尾”和“鸡脚”。如果将内裤瑶男女的整套服装同时摆放在一起,两者组成的形态非常像鸡的造型。

白裤瑶人认为,祖先去世后会成为神灵保护后代,所以后代要缅怀家族去世的祖先并祭奠他们。服饰上的五指纹,就是对瑶王祖先的敬仰。白裤瑶女子的上衣后背面覆有一块以黏膏染与刺绣相结合制成的具“瑶王方印”图案的土布。其图案有7种造型,两种是以刺绣为主的盛装,三种是刺绣较少的便装,还有两种用作葬服。瑶王方印和五指纹印图案都是白裤瑶人对祖先崇拜的体现。

白裤瑶服饰上的图案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表达,也是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来世的美好期许。白裤瑶服饰上的回形纹,瑶语称之为“piao ni”,一般绘制或绣制于花背心和百褶裙上,寓意钱袋多多,生活更好。米字花中的“米”字形图案也是白裤瑶服饰中最常见的图案之一,与鸡仔花共同绣制在上衣部分。白裤瑶人将其称为“巴嘎”(瑶语),意思是水车架,代表着白裤瑶人对先民居住的山水之地的向往及对故土的怀念。白裤瑶男子的陪葬品上绘有四个正方形图案,中间夹杂四个“鸡仔图案”和一个“朵丫”(瑶语“米”的意思),这种图案组合体现了白裤瑶人的生死观,图案中的鸡和米都是陪葬品,鸡带路,米做饭,也可做种子,表达了白裤瑶人对死者的怀念和对来世的美好期盼。

白裤瑶黏膏画面临的挑战

黏膏树对白裤瑶人的宗教信仰、历史传承及民族认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白裤瑶人在长期实践中对黏膏树等植物资源的认识非常深刻,并将其应用在生活中,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原料的发展,白裤瑶纺织技术的传承受到很大的冲击。白裤瑶的纺织刺绣技术需要女性经历数年时间进行学习与精进,而随着妇女生活重心的转移,纺织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举步维艰。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南丹县的交通越来越方便,白裤瑶人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但是传统服饰在白裤瑶传统文化中依旧根深蒂固,许多白裤瑶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选择穿民族服饰。即使生活困苦的人家,也会拥有几棵黏膏树,用其树脂来制作民族服饰。黏膏树作为由裤瑶历史记忆的承载物、感情表达的媒介、宗教信仰的展示,维系着白裤瑶人精神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白裤瑶与黏膏树相关的传统知识和文化,对于黏膏树的管理、保护与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白裤瑶人利用黏膏的情况只存在于白裤瑶聚居地区,他们对黏膏树的认识、管理以及应用,都对外界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此外,基于白裤瑶对黏膏树的应用,可以开发更多的民族产品,造福白裤瑶和其他民族。

传统知识和文化对物种的认识、保护、管理及利用都有极大的影响,保护文化与保护物种息息相关。在传承和发扬白裤瑶黏膏画技艺的同时,也要结合白裤瑶的经济发展,将黏膏树作为一个重要媒介进行保护与宣传,并进行公平公正的惠益分享,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

[1]张国学,裴盛基,李炳钧.民族植物学方法在民族民间染色织物研究中的应用.云南植物研究,2003(增刊XIV),115-122.

[2]Siva R.Status of natural dyes and dye-yielding plants in India.Current Science,2007,92(7):916-925.

[3]Han J.Botanical provenance of historical Chinese dye plants.Economic Botany,2015,69(3):230-239.

[4]玉时阶.白裤瑶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54.

[5]李文琰.庆远府志·卷十.河池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263.

[6]潘琼阁.中国瑶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53-54.

[7]朱荣,毛殊凡.中国白裤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154.

[8]李雅日.以刀为笔绘乾坤——白裤瑶黏膏画传统技艺调查研究.装饰,2014,(6):116-119.

[9]廖明君.石头山上有人家——广西南丹白裤瑶文化考察札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82.

关键词:白裤瑶  黏膏树  黏膏画  传统文化  传统知识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