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溢坪古墓葬与碑刻调查

2019-09-10 07:22邓辉
三峡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碑刻

邓辉

摘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白溢坪村曾是容美土司的“北府”(帅府)所在地,也是土司区与流官区分界。今漂水岩处“汉土疆界”碑即是明证,出入有四关。2016年至2017年间,我们对白溢坪区域重要的遗址遗迹、墓葬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该区域一批土司时期的古墓葬,与其相关碑刻文字,存有大量关于土家族历史时期的各类信息,较有价值。

关键词:白溢坪;古墓葬;碑刻

中图分类号:F0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9)02-0025-05

在白溢坪村,仅仅是康熙到乾隆时期的与土司有关的墓葬,就有十多处。其中有土司时代官员墓葬、居民墓葬等,碑刻中可见与土司头人关系密切的内容,这些碑刻史料,均不见于地方史志资料,有些是我们新近调查发现的,笔者将调查发现的墓葬与碑刻一并表述,以利于更多的研究者进行研究。在我们的发现中,除“汉土疆界”碑外,“覃光极”碑刻、“桂氏家族墓地及碑刻”,康熙时期向氏、王氏家族墓群与碑刻等,是白溢坪区域土家族几大姓氏的家族墓地,另有其他关系紧密者。

一、调查所见的墓地与碑刻

2016年11月,民族学院组成的调查小组首先对白溢坪区域进行了初步调查,有不少收获。2017年11月,笔者又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康豫虎为领队的率领下,又一次进行调查,在广泛的踏勘调查中有新的发现,现就调查所见介绍如下。

(一)桂氏家族墓地与碑刻

桂氏家族墓地,位于白溢坪村哨棚岭的山顶部,是以桂崇高为主的家族墓地,主要是他与他的夫人等埋于此地,共计四座土堆墓,占地南北长约20米,东西宽约10米,约200余平方米,墓葬为一字排列着,其三座有碑刻文字。就桂崇皋的墓碑而言,高140厘米、宽53.5厘米、厚15厘米,其碑的基座长73厘米、宽47厘米、高22厘米。碑文为中书“清故容美标原任亲下营副总兵官桂公讳崇皋号民治府君之墓”。并有五峰安抚使田耀如提写的碑铭文字(见后),后书有“皇清康熙五十一年岁次壬辰仲冬月吉旦,孝男可攀、可援,孙男联、芳、喦、萼、馥”等。桂崇皋与容美土司田舜年关系密切,是其重要的下属官员,亦多次出现于有关的史料碑刻中,因此这里发现的桂氏家族的墓地及其碑文资料,对于研究容美土司的历史与文化,是补充性的资料。另有乾隆二十二年(1757)的碑刻,为桂门田氏墓碑,碑高162厘米、宽65厘米、厚23.5厘米。同样有基座石,是桂崇皋的多位夫人墓葬。

(二)尚金高墓地墓群

墓地位于白溢坪村5组(上山公路的大转拐处),墓地前是较为平缓的宽台地,尚金高的墓葬,为土堆墓,有石围,其碑石尚存,为圭形碑石,碑首雕饰二龙戏珠,碑高144厘米、宽55厘米、厚24厘米间,碑文为“故乳祖考尚公讳金高老大人(自?)建之墓。”前书写着“踏选吉地一穴,扦作癸山丁向为茔,粤稽千古常修,蒙畈白依,蓬莱之饪以归化县之育。白先祖陈九李祖遗伞毛司,生子李世美,异世六日母亡,父迁付□□,金高乳母向氏托孤寄□,土主以定白溢产白落业,养育成春,美子丁无定心常口未报达,经李在……耳示闻而……遂忘乳祖之音容虽查派之英灵常存,不忘乳祖之恩,敢忘黔源之力。”后书有“专裔后代子孙发达,亡化蒙庥,百世昌隆。孝男尚国玉、聂氏,乳男李世美、田氏。乳孙李本口……皇□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十五”。

其墓的东侧有李世美的墓葬,为乾隆十一年(1672)十二月立。其碑刻为圭形碑,碑首雕饰二龙戏珠。李世美与尚金高的墓葬,同在一地,相距约10米间,这说明尚金高的墓葬是李世美的后人而为。碑刻内容表明,这里的李氏是白散毛土司处而迁至此地的,是今天了解与研究容美与散毛土司历史的材料。

(三)向氏牌坊墓

白溢坪牌楼坡位于白溢坪村,传称属于向氏墓地,其墓前的牌楼,实为碑刻(现已残毁大部分),今仍存其牌楼的基础与构件,并有少部分竖立保存,基础为三门遗迹,牌楼通宽5.53米,均有稳定的基础遗迹,牌坊残存,残高2.85米,其枋额原雕饰精美,枋石高36厘米、厚16厘米,其牌坊石柱直径为32×38厘米,所见抱鼓石鼓直径48厘米,厚23厘米,通高120厘米,今天的坊前仍多堆积着坊石残件等。其坊后的石围墓,墓堆直径6米左右,高约1.5米。己无碑文立于前。

(四)王家坡王氏家族墓群

王家坡王氏家族墓地位于白溢坪村七组,与牌楼坡仅一沟之隔,相距约150米。王氏墓葬群是清康熙至乾隆时期为主的土堆墓群,共计五座土堆墓。存有碑石者三座,首推是“妣王门相氏之墓”,碑高105厘米、宽46厘米、厚16厘米,立碑时间为“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吉旦”,墓主“生年丙寅年九月十六日辰时生”,“丁亥岁十二月十六日告终,孝男王加才,媳张氏。孙王良臣。”另有乾隆十九年墓碑,碑高115厘米、宽55厘米、厚14.5厘米,其它文字因硬质风化,多已经模糊不清。另有乾隆二十七年(1762),碑石高105厘米、宽54厘米、厚19厘米,碑文字有“清故显妣考王孝男王(奋武?),媳田氏,(奋超?)”等。其他土堆墓葬在一侧,多已经被埋在土坎里。

(五)田霞年墓与墓群

田霞年墓位于白溢坪村蜘蛛盘窝(意指其地形的特点),墓地在山顶的小平地,见有三座,一字排列,仅田霞年的墓有碑刻文字,圭形碑,其碑高116厘米、宽43厘米、厚17厘米,碑首雕饰二龙戏珠,另有碑座,长92厘米、宽43厘米、高17厘米。主要书有“清故显考田公讳霞年之墓,皇清乾隆四年岁次已□季冬月二十二日吉旦,孝男田姿如唐氏,次邦如、向氏,四国如、覃氏,孙男,孙女,有弟。孝侄男田永如、孝孙男田有□”。从田霞年墓的右侧来看,似是与其夫人之墓有关,这与桂氏家族等墓地的排列特征相同。田霞年墓地及碑文资料,是今天了解容美田氏土司及其后裔们活动的重要文獻资料。

(六)李家坪向氏家族康熙年间墓群

李家坪发现有康熙乙已(1665)年的向姓墓碑,其碑刻高91厘米、宽57厘米、厚16厘米,碑帽高38厘米、宽74厘米、厚42厘米,碑文多模糊。另一侧还有尚姓碑文,为乾隆三十一年(1766)碑,碑高183厘米,宽90厘米,基座高35厘米、宽90厘米,厚不明;帽高47厘米、宽95厘米、厚47厘米;内高129厘米,宽50厘米。碑文是“青龙顾阴佑儿孙千□,白虎右迎后裔世代□□。”因墓葬需清理,故不明对联。

(七)白溢坪肖氏墓

该墓葬位于白溢坪响水溪的一侧山坡地上,墓堆已经被推平,存碑文。圭形碑高106厘米、宽58厘米、厚54厘米,其碑的镶嵌完整,有楹联对称,瓦面的碑帽是此阶段所少见的,文字主要是肖母覃氏,为乾隆五十五年庚午岁孟冬月立。碑帽完整,雕饰着瓦檐的瓦当与瓦滴,瓦当圆形,沟滴三角形,因文字被埋不少,需要进一步清理才能明了碑文的全部内容。

(八)白溢坪覃氏家族墓地

覃氏家族墓地位于白溢坪村7组,墓葬共计有十多座,从相关的碑文上看,约自清道光以来,到民国时期的覃氏墓最多,当是今天覃氏的家族墓地,表明覃氏于此居住的历史源流清晰。

(九)上白溢坪唐氏家族墓地

唐氏家族墓地位于白溢坪村6组,位于白溢坪向帅府前的高坡台地上,这里地势平坦,分布有十多座唐姓家族的墓葬,均为土堆墓葬,初步了解多属于光绪前后的墓葬,墓葬区以竹林掩隐,碑刻文字记录了不同唐姓人的事迹与后人的名字等。从调查来看,这里的唐姓白清代的前中期开始,就一直居住于此地,并有二、三百年间的大白果树为证。

(十)向彩台家族墓群

向彩台家族墓群,在白溢坪村委会的后侧靠山边的坡地里,是一处以向姓为主的墓葬区,共有多座清代乾隆时期的向姓墓葬,特别是向彩台及其后人向士隆(向彩台之子),今存乾隆时期的碑文。向彩台属于石围土堆墓,前有碑,因文革时期破坏,现仅存主碑高133.5厘米、宽63.5厘米、厚20厘米,碑中书写着“清故待赠显考向公讳彩台(门王氏)号元章老大人府君(孺人)之墓;乾隆十九年岁在甲戌季春月;孝子士昆、覃氏,士侖、田氏,士隆、施氏,侄竣、彭氏”。另有向士隆的墓葬,为双室双土堆的围石墓,保存稍好,占地的面积大,约在120平方米左右,石围前的兩侧曾立有华表柱,一柱己毁,一柱现存于村委会里,柱成六边形,高186厘米、厚24×22厘米间。碑立于中部,碑高106厘米,宽58厘米,厚14厘米间。碑文字上额书写有“永古佳城”;中书“清待赠显考向公士隆(妣母施氏)”,“乾隆五十五年庚午岁孟冬月。孝男向兴邦、李氏,向兴国、桂氏,向兴道、赵氏;侄男向兴禹、田氏,向兴汤、王氏,向兴武、田氏,向兴鲁、毛氏。”

(十一)陶氏墓葬

今在哨棚岭山岭的中部,距离桂崇皋墓地约200余米,墓碑向南,石围规整,其碑刻上所写的时间为乾隆二十八年岁次癸未季冬月,中书“清故显考陶公讳大相老人真性墓”,碑高128厘米、宽84厘米、厚38厘米,碑帽宽带101厘米。两侧的碑柱雕饰着双龙纹,墓碑中心上部似乎雕饰为龙珠凸突在外,这类的碑刻雕饰,较为少见。

(十二)覃光极墓碑

其墓碑发现于墓岭,发现时是复盖于沟渠上用于过沟的搭桥。经稍微清理后,发现是一块容美土司时代的墓碑,其文字内容为“容美军民府摽下授箭经历覃光极墓”,前书有“命系康熙癸亥十月十八日午时生,卒于乙酉十月初六,有孝男覃显丕、妻蹇氏、母唐氏”。碑在今天墓岭,但其墓葬所在地已经不明,这是一块有关容美土司属下官职与机构的实物资料。从采花乡的《覃氏族谱》记载中可知,覃光极是覃宗泰的次子,其职官、生死的年月与碑刻文字同,其葬地指称为‘肖家坡’。

二、白溢坪地方的记事碑刻

在白溢坪最重要的碑文为漂水崖的“汉土疆界”碑,其地在白溢坪村与苦竹坪村相交界,是白溢坪属于土司辖境的重要资料。另有修路碑与嘉庆年间的“关帝庙碑”等,记录了历史时期的道路与关庙修建的历史过程。

(一)漂水岩“汉土疆界”碑

今在漂水岩(旧时称红渔坪漂水岩,今为苦竹坪村)处的“汉土疆界”碑的碑文内容与竹桥的“汉土疆界”碑相同,是湖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笔者于2016年10月13日前往调查,漂水岩碑刻紧靠悬崖绝壁间,上方属于白溢坪,绝壁的下方为陡坡,碑文立于崖壁与陡坡相交的崖壁脚,立碑处是上下白溢坪的必经通道,往上是悬崖峭壁,抵达白溢坪境,陡坡地带是长阳县属之地。碑文面向西北,东南紧靠崖壁是容美土司属地白溢坪。其碑高192厘米、宽82.5厘米、碑厚23厘米。青石磨面,文字有损毁,总体是镌刻楷书铭文25行,碑文2084字,上端刻有“汉土疆界”大字。

(二)漂水岩修路碑文

在《汉土疆界》碑的左侧,立有咸丰二年(1852)的修路碑,记载了当年修缮道路的过程,以及出资众人的姓名等,碑文中共有76人集资,修缮了通往白溢坪的道路,这也是白溢坪现存碑文中唯一一块与修路相关的碑文,从而可见此路的重要性。现将其碑的正文录于后:

阳乐交界之间漂水岩,乃上下往来之要道,其崎岖难往较之蜀路若更胜焉。早年曾经先查修理,奈近来山水冲崩几至行旅难通,爰集腋成裘,任工重行,见康庄坦平,商人歌而农人喜,来抬凡我众姓之善举也,兹当□成之际,因为序于碑首。

(三)白溢坪关庙碑文

白溢坪的关庙,今仍存有遗址,而碑文亦因早年的破坏,文字未能保全,今虽残断但经拓片后又大部分保存。早前李诗选曾提供抄录的文字,今依其拓片相对照并再次辨识,现将其碑的正文录于后:

昔裴相国休癖佞佛,以故所□□有佛像,经相国措置哉,恒多顾佞佛,非名……有关庙久逆,所自来创,自□□(容美)土司双、夏二世复启,于九峰公历百余年,……先年募修殿宇,而圣像有多□未遂。睹斯像也,虽功在汉室,而忠亘古今,英……国家定鼎以来,历代沐其鸿府,屡加旌勃,登之王爵而非诬。本朝蒙其呵□……鹰杨而奋志,钜魁歼魏,信誓旦旦,桃园之义,固山河忠忱,嗷嗷古城……絏秉华阳而胆照奸雄,口华夏所由人人惕威而建像,因以处处庄严也。

(四)白溢坪右仰通知碑

发现的右仰通知碑刻,在原来的中街外侧,因早年对碑头有所损坏,故文字内容不全,但仍有部分文字记录了白溢坪曾因粮食问题而起的纠纷。碑文为:

……纪录十次李,为查案出示,严禁以除弊……岁有定额,私派差徭,尤干例禁,来府前,访闻长乐县有等下肖……民情事,下查禁间,现据长乐县民生民向光瑞等,以禁查安究竟等……县书役勿串乡保,违悖前宪纪,扫革差徭示谕,优藉采买仓……彩柘茨向夫额、夫塘坊柞费、册费,迎送官员过境灰费,稻草……契并遭浮勒各情,纷纷其呈,随卷查,道光八年内,所生民……控府并倥奉……疑出示,严禁在案,该书役地保等,胆敢违示,复滋弊端,杂……痕恨本应立提究办,姑再出示严禁,为此示仰该乡人等,……串乡保违示,藉采买等项,秋派、勒折准受害之人,指名禀究,……公守法,遇有采买仓谷,应特价平买,接送兵米,亦应给价夫行,……公派累粮户所有,拨粮只取笔资税契,应粘司尾税价,照……辙仍前舞弊,病民一经访闻,或被告发,定即从重究办决……示。右仰通知……十六日。实刊白溢保晓谕!

本碑刻文字因上半部分损毁,已经不见完整信息。经查阅史料,知其为李焕春在咸丰二年(1852)出告示严禁境内田土租佃中的种种不法行为,今从光绪《长乐县志》中查阅到“咸丰二年,李焕春任内,痛陈其弊,禀请上宪示禁之。”那么,这块存在的碑刻文字,是其痛陈社会弊端的重要资料。

(五)有关南街北街的石刻碑文

白溢坪曾有南街、北街,但只見于清代道光以来的墓葬碑刻里,这里引述几则:白溢坪向母刘氏墓碑文字有:“白溢石桥河北街土地下穴吉地”;刘氏出生于“本保第泗溪小河口土地下”,碑记为道光十八年(1821)八月。另有咸丰九年的向治义墓碑上有:“南街土地下”文字;光绪十二年(1894)的蔡、杨氏墓碑文里记录了“北街”。民国二十年(1931)的陈裕墓碑文有“南街”地名。今存碑文中可见,白溢坪白土司时代以来,曾有商业街道,碑文的记载,对今天了解土司时期至民国年间的商业是有所帮助的。

三、土司官员的碑刻文字

在白溢坪发现的碑刻文字中,一是康熙时桂丛皋、覃光极、李氏墓碑等,另有关庙碑文等,是我们今天了解与研究容美土司历史的重要碑刻。还有尚金高碑,对于了解容美土司与其他土司间的关系也有所帮助。

(一)桂崇皋墓志碑铭

桂崇皋的墓志铭文,记录了他是容美土司下的将军,为“亲下营副总兵官”。有关他的事迹内容,有田耀如(五峰安抚使)的提记:“口而深笃,……禁怀风高,性情云迅,经权时应多历盘错,宠辱不惊,先世无间,其休休之处,口口之风也,之古史未多观也,余年三岁,主父标骑将军,即将余负故于,公公竭力经营,方抚绥余口口,公之德,因安葬于此,作甲山庚向,勒石略以志之”。桂氏与田耀如的关系,也仅见于此碑文的描述,这是有关五峰安抚司由田氏执政的见证,对于五峰张氏土司与田氏间的关系史,也是重要的资料。关于桂崇皋,我们还可以从《新改荒路记》碑文里看到为“内左营副将桂崇高”,《百顺桥》碑文里亦同为“内左营副将桂崇皋”,仅是“高与皋”的书写不同,白溢坪见到桂氏墓葬的存在,表明桂氏家族主要的生活区域是白溢坪一带,是守御白溢坪区域的重要将领。

(二)覃光极墓志铭文

覃光极的墓志铭文,书写着“容美军民府摽下授箭经历覃光极”,从其职位上看,白溢坪不仅仅有将官类的军旅驻守,还有属于文官的管理机构——“经历司”。这是我们只发现了“经历”职位的墓志铭文,但是在《新改荒路记》碑文里有“白溢副经历覃显勋”,《百顺桥》碑文里也是“百益副经历覃显勋”,只是“百溢或是百益”,两字的写法不同,但同属于一人的名字。

另外,碑刻中的覃光极与覃显勋,从辈份上看,覃光极有子称覃显丕,可见覃显勋是侄子辈。这说明,白溢坪在土司时期,有管理民间生活的管理者,还有守御防卫的军事管理者桂氏,民间的管理当是以覃姓为主。但是,其碑文中最大的疑惑是覃光极的卒年,生于康熙癸亥年,在乙酉岁卒。我们认为,是甲子纪年中出现了错误,而非碑刻纪其生年的错误。

在容美土司时期,白溢坪有将官与文职经历的官员,而白溢坪在清初时期,有民户百十余家,表明这里人烟密集,是容美土司十分注意防守的边关区域。其民政与军事的管理上,可谓是全方位的。

就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前期土司拥有白溢坪地方,清代以来在其地名称谓上各有不同,有称‘白鱼’、‘百益’、‘白益’、‘白溢’等,可见汉字记录时,书写同音字记录同一地方,有时也不一样,依白溢坪而言是非常明确的。我们过去对这类事情了解有限,而通过田野调查所见的记录即可明白。白溢坪地域内所发现的一批与容美土司有关的墓葬群及碑刻文字,是十分重要的土司时代的文物古迹,是今天了解与研究容美土司历史的重要材料,更是五峰县境仅有的重要的土司遗址、墓葬碑刻区。这批遗址、墓葬与碑文墓志,过去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今天则需要作出规划与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以备更多的人进行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黄祥深

文字校对:夏雪

猜你喜欢
碑刻
明显陵碑刻图式元素的艺术特征探析
鲁甸碑刻艺术研究初探
从碑刻看清水江流域民间生态行为
汉碑档案
欲访汉碑游齐鲁 致尚宽厚遗绪新
关于山海关区石河镇出土石碑的简考
中国传统碑刻刻工题名的发展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