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芬
前不久,笔者连续调研了黄山市8个区县的小学一年级科学课。通过听课、分析与交流、讨论,收获颇丰,也发现一年级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共性问题。
材料的选择
小学一年级科学课以活动为主,而活动就需要材料。在选择实验材料时,要求方便易取,且实验现象明显,这就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替换。
1.《我的小船》实验材料
教材中“我的水果船”是用猕猴桃和火龙果做小船,把这两种水果切开,然后挖出其中的果肉,就成了一艘小船,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水中下沉的水果,形状不变,重量减轻后,就能浮起来。
在广州(教材是粤教科技版)猕猴桃、火龙果非常普遍,但在黄山,火龙果很贵,上课的季节猕猴桃也不多,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甚至都很难买到。为了做小船,我们必须选择替代的物品。老师们认为可以用番茄、萝卜、马铃薯,为此笔者买了这3种蔬菜做实验,结果番茄、萝卜是浮的,只有马铃薯是沉的。把番茄切开,放入水中一半沉一半浮(因为番茄是果实,有空的部分),看来番茄不适合做小船。切开萝卜,原来里面有一些空心,所以是浮的。只有马铃薯切成两半后,在水中依旧是沉的。因此,笔者最终选择了马铃薯作为“我的小船”的替代材料。
马铃薯作为块茎,每个部分密度都一样,用小勺也比较容易挖空,学生也决不会吃取出来的马铃薯,这样不用担心卫生安全问题。
2.《百变的纸》单元中A4复印纸的广泛应用
《百变的纸》单元,要做纸杯、纸桥、纸绳,经过反复实验,得出A4复印纸比较适合做实验材料。它不容易吸水,适合做纸杯;纸的结实度也比较好,可以绕纸绳。同一批复印纸,材质一样,大小、厚薄都一样,易于做对比实验。比如做纸桥时,全班同学用同样的纸便于比较,教师不必为裁成同样大小而烦恼。
教材中测试纸张结实程度的实验,把几种纸裁成大小一样的纸条,然后在纸条上直接挂钩码。这个实验中,钩码是不容易被挂在纸条上的。其实简单的操作方法就是把重物放入一个塑料袋中,再用纸条或纸绳直接提起塑料袋,这样每次加重物时,操作简单、方便。用35 mm×30 cm的纸条绕成纸绳,可以承重12瓶550 mL的矿泉水。学生在做这个实验时,兴趣浓,震撼大。
本单元中还要注意纸的材质,我们日常讲的纸,是用植物纤维加工而成的。教材研究的也是这种纸的特征,因此我们为学生提供的观察用纸,就不能用塑料纸、锡箔纸了。
3.滴管的选择
检测纸的吸水性时,教师提供了几种纸,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在纸上滴一滴水,然后观察比较水迹的变化情况。水被染成黑色、红色之后,现象会更明显。滴一滴水,用什么滴效果最好,而且好控制呢?用滴管,用毛笔,还是其他工具呢?滴管在小学里面用得不多,而且小学生不易掌握操作要领,稍不注意就已经是好几滴了,满纸都是水的痕迹,用毛笔也不好掌控力度。几经尝试后发现还是用筷子好,筷子往水中蘸一蘸然后往纸上点一下即可。
习惯的养成
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让人终身受益。一年级小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好的科学课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习惯
一年级科学课教材反复训练学生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事物。上册中的《我们来观察》就是引导学生认识感觉器官及其作用,紧接着就是观察水果;下册中的认识水、空气,都用到多种感觉器官,从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意识到,只要提到观察,就想到用多种感觉器官。比如研究纸的性质,我们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纸的颜色,用鼻子闻一闻纸的气味,用耳朵听一听揉纸时的声音,用手摸一摸纸的厚度、光滑度和柔软度。当然对于不熟悉的事物,我们不能随意去尝、去闻,要注意观察时的安全。
2.引导学生认识猜测的重要性
先做出各种猜测,然后去检验,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对未知的事物做出推测。比如,同学们会猜测石头在水中会下沉,而泡沫板会上浮。那为什么在做沉浮实验时,还要先让学生猜一猜呢?因为生活经验有时不准确。例如,苹果到底是沉还是浮?笔者在几个地方讲课,很少有教师能给出明确答复。做这个实验时,笔者拿着苹果让他们先猜一猜,哪怕这个过程只有几秒的时间,等再把苹果放入水中,估计他们此生都不会忘记这个画面。再如,执教纸的承重性时,教师让学生先猜测,自己带来的几种纸哪种最结实,然后对它们排排队。
猜测可激发学生对一些简单实验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内驱力要去做实验。如果猜测与现象不一致,更会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要让学生明白猜测就难免有对错,猜错了也不用难为情,不要有任何思想包袱。
3.教学生如实填写记录单
《哪些物体是浮的》一课,要求学生先猜测,再填写记录单,然后实验、观察,再次填写记录单,浮用“↑”,沉用“↓”。有一个小组的4位同学,拿到记录单后,甲说这两个我知道我来填,乙说这两个我知道我来填,其他同学也没有异议。但到海绵时,丙说海绵是浮的,丁说不对,海绵要吸水,会慢慢地沉下去。这里出现了分歧,但并没有呈现在记录单上。筆者当时就对这个小组说,既然你们意见不一致,就要注明:认为“↑”的有3人,认为先“↑”后“↓”的有1人,这些都需要如实记录,等到实验后,看看到底哪种猜测是对的。
执教本课时,教师最好提供一些沉浮现象明显的材料,如果选择了海绵,教师也要知道海绵先浮后沉这一特征,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提供材料前,教师要先做实验,以防出现与经验不符的情况。例如,有一位教师做小竹筏演示实验时,筷子放一根沉入水中一根,到现在也没弄明白那是什么材料做的。
概念的关注
有些科学概念的细小差别,如果只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那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教学中只有得到教师的引导,学生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才会对概念的理解产生质的飞跃。
1.周围就有空气存在
学生已经知道很多地方都有空气,他们会说冰箱里有空气,气球里有空气,空调里有空气,我们身体里也有空气,等等。但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很少能意识到教室里就有空气,我们周围处处有空气。因为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他们早就习以为常,那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
要认识空气,我们首先要收集一袋空气。教师让小组长来领塑料袋,接着说,给同学们发空气。这时同学们会哈哈大笑,空气还要老师发吗,我们身边就有,把塑料袋撑开抖一抖,就装了满满一袋空气了。此时他们会意识到,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
《空气是什么样的》一课中有一个实验,在装满空气的塑料袋上扎一个小孔,然后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这个实验是为后面一课《空气还藏在哪儿》做铺垫的。在这个实验中,已知塑料袋里有空气,放入水中看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此时空气以气泡的形式出现让我们肉眼看得见(这是一种置换法,让看不见的东西看得见)。当我们碰到一个物体,比如粉笔,不知它里面是否有空气,就可以把它放入水中,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粉笔里有空气,这是从已知向未知的推理过程。
2.气味和味道两个词不能混用
气味和味道虽然都是人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到的信息,但气味是通过鼻子闻到的,而味道是通过舌头尝到的。我们可以不接触香瓜,就能闻到香瓜散发出香的气味,但只有用舌头尝一尝,才能体验到香瓜甜的味道。而有些时候,味道与气味混用会令人尴尬,比如路过一个垃圾场,“这个味道真难闻”,难道去尝了垃圾吗,否则怎么知道味道如何呢?因此,学习了科学课之后,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气味和味道这两个词,不能混用。
3.动物与环境相适应
认识小动物(蜗牛、蚂蚁、毛毛虫)时,要强调动物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描述是在哪里找到这些小动物的,让他们从小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相适应,比如蜗牛大都生长在蔬菜上、草叶上。要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小动物,而不是在电视上、动物园里看到的动物。因为动物园里的动物大都离开了它们的生长环境(栖息地)。动物是离不开环境的,低年级数学教材中也很注意这个问题,如3只小鸭子一般都在河里,5只青蛙一般在荷叶上。
安徽省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45000)